350-400 第一本基督徒圣经与第一本西方基督徒圣经完成的年代,中间有许多修正的部分。 352-366 第卅六任教皇利比里奥(Liberius) 354-430 圣奥古斯丁,拉丁主教,被认为是正式基督教神学创始者。 355-365 反教皇腓力斯二世,亚流主义,由君士坦丢二世支持。 360 匈奴侵略欧洲,书卷被书本取代。 361-363 犹力安(Julian)东罗马变节的皇帝,尝试恢复异教。 363 老底嘉大公会议(Council of Laodicea)订定新约26本书卷,不包括启示录。 364 老底嘉大公会议(Council of Laodicea)判决基督徒守第七日为安息日者死。 366-384 第卅七任教皇达玛苏一世(Damasus I)雇用恶棍屠杀复兴的反教皇主义乌尔西努派人 (利比里奥派 Liberians) 366-367 反教皇主义乌尔西努,由前任教皇利比里奥(Liberius)支持。 367 亚他那修,亚历山大主教,第一次提到现在新约的廿七卷书。 379-395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 the Great)统一罗马帝国的最後一位皇帝。 380 狄奥多西大帝於二月廿七日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381 狄奥多西大公会议(Council of Theodosius)在康士坦丁堡召开,第二次合一运动,裁定耶稣有真正的人性。 382-384 教皇达玛苏一世(Damasus I)要耶柔米修订并整合拉丁文圣经。 383 罗马军团撤出不列颠。 384 耶柔米呈予教皇达玛苏一世(Damasus I)新的拉丁文福音,原始文件已遗失。 384-399 第卅八任教皇西里修(Pope Siricius)批评耶柔米。 393,397 奥古斯丁大公会议(Augustine's Councils)正确提及新约廿七本书卷。 395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禁止一切异教仪式,包括奥林匹克竞赛。 395 奥索尼乌斯(Ausonius,b.310?)高卢第一任基督徒省长。 Loeb Classics 2v (Latin) 396 西哥德王亚拉里克(Alaric)掠夺雅典。 399-401 第卅九任教皇亚那他修一世(Anastasius I) 400-484 第一本西方圣经与教会大分裂年代 - 基督教教义已经成形,罗马帝国衰亡。 400? 耶柔米通俗本拉丁文(武加大)圣经(Vulgate Bible)原始文件遗失。武加大圣经成为标准版西方圣经。 400? 耶柔米增加马可福音16:14以後经文。 400? 耶柔米增加约翰福音拿淫妇责难主的经文 (John 7,53-8,11) 401-417 第四十任教皇印诺森一世(Innocent I)裁定罗马一些习俗为基督教的规范。 401 西哥德人入侵义大利。 403 约翰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安提阿主教,古教父,毁坏以弗所亚底米神庙。 410 西哥德王亚拉里克入侵罗马。 415 亚历山大主教西里亚,被除名的犹太人,以牡蛎壳杀死女数学家海巴夏(Hypatia)。 海巴夏Hypatia 的死是数学史上少见的悲剧。由於基督教方兴, Alexandria 作为地中海南岸的重镇,教会与国家都想掌握主导权,当时(412年)新就任的大主教 Cyril,与罗马 Alexandria 长官 Orestes 正进行激烈的政治斗争,Hypatia作为一个异教领袖又是 Orestes 的朋友,便被狂热的基督教徒视为眼中钉。她的死,一说被 Nitrian 僧侣残忍谋杀,一说被基督徒带领的暴民凌迟至死,都是政教相争下的悲剧。 416 西哥德人占领西班牙。 417-418 第四一任教皇柔西母(Zosimus) 418-422 第四二任教皇波尼法修一世(Boniface I) 418-419 反教皇者优拉流士(Eulalius) 418 法兰克人占领高卢 420 圣耶柔米,拉丁学者 422-432 第四叁任教皇席勒斯丁一世(Celestine I) 431 以弗所大公会议(Council of Ephesus)第叁次合一运动,裁示马利亚为圣母。 429 盎格鲁 撒克逊 朱特人将苏格兰人赶出英伦南部。 430 圣奥古斯丁,古教父、神学家及哲学家,着作「上帝之城」、「忏悔录」等钜着。 431 叙利亚基督教分裂成东方的(涅斯多流被以弗所大公会议裁定为异端)与西方的雅各派(Jacobites) 432 圣派翠克开始爱尔兰宣教事工。 432-440 第四四任教皇西斯笃叁世(Sixtus III) 433-453 匈奴的阿第拉(Attila)入侵西罗马,人称「上帝的鞭子」 440-461 第四五任教皇利欧一世(Leo I) 450 马可福音添加耶稣复活的经文 (Mark 16, 9-20) 451 迦克墩大公会议(Council of Chalcedon)第四次合一会议。裁示耶稣是在神体人体中的神人二性,是关於耶稣神人二性争论导致教会分裂的妥协物。 451 君士坦丁堡的涅斯多流派,涅斯多流强调:「马利亚不是圣母」。 454 君士坦丁堡一修道院院长犹迪克(Eutyches)提出基督一性论,他认为基督神人二性 为一性,被判为异端。 455 汪达尔人(Vandals)攻占罗马。 457-474 第四六任教皇利欧一世(Leo I)成为罗马帝国剩馀的东罗马帝国皇帝。 461-468 第四七任教皇西拉鲁斯(Hilarus) 468-483 第四八任教皇辛普利希司(Simplicius) 474-491 东罗马皇帝齐诺(Zeno) 476 罗马最後一个皇帝罗慕路斯(Romulus Augustulus)遭废黜,西罗马帝国遂亡,从此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480-547 圣本笃(St. Benedict),圣本笃派创始人。 483-492 第四九任教皇腓力斯叁世。 484-640 教会大分裂至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之时期 - 罗马帝国沦亡後,大公教会面对灾难及分歧的时期。欧洲饱受瘟疫、地震摧残。 484-519 阿迦修分裂(Acacian schism)违背「合一通谕(Henoticon)」分裂东方 (Greek)与西方 (Roman)教会。 阜丢司(Photinus)帖撒罗尼迦执事,希腊教会支持阿迦修异端,否认基督的神性。阜丢司说服罗慕路斯皇帝接受阿迦修异端。 489 齐诺摧毁爱得撒(Edessa)的涅斯多流派学校,建立圣西门教会。 491 亚美尼亚教会退出东(Byzantium)、西方(Rome)教会。 491-518 东罗马皇帝阿纳斯塔修斯一世(Anastasius I) 492-496 第五十任教皇格拉修一世(Gelasius I),第一次使用另一个头衔「基督的牧者(Vicar of Christ)- 天主教教宗。 496-498 教皇阿纳斯塔修斯二世(Anastasius II) 498 涅斯多流派定居於波斯尼西比斯(Nisibis, Persia) 498-514 教皇西玛克(Symmachus) 514-523 教皇贺米斯达(Hormisdas) 523-526 教皇若望一世(John I)殉道者 498-506 反教皇劳伦斯(Anti-Pope Lawrence)劳伦斯分裂主义。 500 焚香仪式第一次带进基督教会的崇拜,梵蒂冈第一个计画。 518-527 拜占庭皇帝游斯丁一世(Justin I)。 525 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Exiguus)订定基督教日历,并定耶稣的诞生日是公元一年十二月廿叁日。 1054 康士坦丁堡大主教与罗马教皇互相将对方逐出教会(教会大分裂 the Great Schism),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东正教成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