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奥古斯都和帝国I:军队 奥古斯都帝国的核心毫无疑问当属军队。它在共和国晚期的各种混乱和繁复的事件中都扮演了主角,而它也把奥古斯都一步步带进权力的最高峰。一直维系着它的忠诚和有效的刺激手段当然最重要的是奥古斯都对老兵安置所允的承诺。在完成这项艰巨工作方面上,奥古斯都的工作是相当的成功,因此军队在世纪交接的时候一直都是帝国政治的驯服高效的工具。奥古斯都使用招募志愿兵的方式完成了罗马军事力量的职业化,并且以此建立了28个基础军团(其中有三个后来于9AD在日耳曼尼亚被歼灭)。对于在军团中的公民士兵,服役期一般都有规定年限(开始是16年,后来是20年),服役时发饷,退役时按照功绩领取遣散费。在14BC后,用现金付酬代替了分发土地的报酬方式;而这项开支在6AD后,由一项公共基金(aerarium militare)支付。这样罗马的军队首次成为了一项可供公民选择的终生职业。奥古斯都也组建了非罗马公民部队(一般是意大利同盟部队或外籍军团)。这些附属部队被编成步兵大队或者骑兵部队的侧翼,通常500或1000人一组,有时由他们自己的军官指挥,有时由罗马百夫长或保民官指挥。奥古斯都在需要时才组建这样的附属部队,一般战役结束就遣散了。不过也有一些也是常备军,起到和罗马军团同样的作用。奥古斯都规范了这种军事力量组织形式和罗马海军,又创立了执政官卫队--一种私人军队,平时就谨慎而巧妙地驻扎在罗马城周围。 奥古斯都仔细地保证这支新型的职业化军队准确地在他所希望的方向上稳稳地前进。而部队对于奥古斯都的忠诚也用向他宣誓而得到保证。不管怎样奥古斯都都是他们唯一的发饷人和支付遣散费的人。简言之,他是他们的赞助人。军队要害部门的指挥官都是奥古斯都亲手挑选的亲信;战役的指挥官也往往是阿格里帕、提比略或者盖乌斯·恺撒--奥古斯都的家人或者近亲。他让他的军队匆忙地参加一系列战役--西班牙、阿尔卑斯山区、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还有日耳曼尼亚境内帝国前线的众多的小规模行动。在战役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地方,例如高卢和东方,军队就作为政治解决方法的一个工具(例如20BC帕提亚军团鹰徽的送回或2AD C.恺撒和帕提亚人在幼发拉底河上一个小岛的谈判),或者给当地居民提供保护(例如在高卢)。当奥古斯都不再需要军团作为防守力量驻扎在前线的时候(就象后来发生那样),他就把它们从权力中心移走,然后让他们定居在离前线近的地方。尽管奥古斯都似乎象个学者一样仿佛建立了一条"技术阵地"--沿莱茵--易北河一线和多瑙河一线,不过他的对外政策还是不很清楚。或者他还没有"对外政策"这一现代概念吧。不过,总体来说,奥古斯都的众多战役让他的新职业军队总是有事可作--仔细训练过的职业屠夫有时候会因为闲散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并且让他个人的军功越积越多,日后成为获得部队效忠的有力依据。 象对国家一样,军队的效忠对于奥古斯都也同样重要。这在27BC左右发生的两件事件里得到了证明,那时候奥古斯都还是直接指挥着他的军团。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共和国晚期的大富翁的孙子--M.里西纽斯·克拉苏斯,给奥古斯都制造了一个大麻烦。当时他是马其顿总督,并且在29-28BC的多瑙河战役中大获全胜,并且在战斗的单挑中亲手杀死了对方的最高将领。在27BC,他被奖励了一次凯旋,可是他在庆祝的道路上走得过了头:他又申请得到了一个古代的荣誉--apolia opima(最伟大的毁灭者),这个荣誉是给予那些在战斗中亲手战胜对手的罗马指挥官的。这些荣誉仪式包括有把被杀的敌军指挥官的盔甲进献给朱庇特的神庙等等令人无限敬仰的活动,在此之前,整个罗马历史上也只有三次颁布过这种奖励。由于克拉苏斯获得apolia opima这个头衔会把他变成最有影响力的军事领导人之一,这会对士兵们对于奥古斯都的忠诚产生负面影响。于是奥古斯都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阻挠颁布这个头衔。而克拉苏斯在庆祝了这场胜利后很快就从我们的历史记录里消失了。(他并不象被杀,但是按照当时的公共档案,他确实死于奥古斯都的不快--因为社会影响力之争)在此后不久,又一个总督也弄出了同样的麻烦。C·康涅留斯·加卢斯在合并了埃及后的30BC被任命为埃及的最高长官。象克拉苏斯一样,加卢斯也在镇压叛乱和进攻邻国上战功卓著。于是加卢斯一时高兴过了头,用刻碑的方式来纪念自己伟大的胜利。于是,恼怒的奥古斯都马上就通知加卢斯,奥古斯都不再把加卢斯当作自己的朋友了。接踵而至的是指控,并且飞快地缺席审判加卢斯有罪,判处流放,抄没财产归于奥古斯都。加卢斯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生涯就这样毁于一旦,而他的生命也时时处在危险中,最后加卢斯于26BC自杀。这两个人都是还按照刚刚过去的共和国的思维方式行事的,不过触犯了新兴的帝国的最基本禁忌:不允许有任何个人的军事功绩--除了奥古斯都的。于此成对比的--阿格里帕--作为奥古斯都的左膀右臂,从来都拒绝任何授予他的军事荣誉和凯旋式;他把自己的一切胜利都以奥古斯都的名义庆祝。 9)奥古斯都和帝国II:统治 奥古斯都也重建和重新规范了帝国统治的很多方面。在国内方面,元老院的作用从国家的核心组织变成了一个次要的实体,成为奥古斯都安排的一个行政长官们的集会。在奥古斯都看起来这是很合适的--如果元老们在他的面前表现出摇摆不定,那么他就应该采取措施解决掉这个元老。执政官,还是依旧依照年度改选以获得行政大权。不过现在奥古斯都又发明了一种"特别"执政官,一种候补执政官从而使每年的执政官数量加倍(特别执政官会在每年任期的中期上任,从而使执政官邸里的执政官还是传统的两名)。这个发明实在是奥古斯都调和了传统和革新的种种努力的最好写照。奥古斯都同样还指派元老们出任一些新发明的职位--例如引水渠的监工,或者城区的区长等等诸如此类的官职。这样他使元老院忙忙碌碌,生活充满意义而且又重新获得尊重。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他又组建了一个内阁(consilium),其中有两个执政官,一个文书还有15个被挑选出来的元老。不管怎样,用迪奥的话说就是"如果没有请示过恺撒,那么什么也办不成"。而在国家统治变得越来越规范化的时候,奥古斯都也给非贵族的精英阶层--骑士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又把一系列从来都是由贵族把持的职位任命给那些被排斥在外的骑士们,例如禁卫军的军官们和消防队的指挥官(vigiles),还有作为罗马粮食基地的非洲农场主和埃及一些地方官;而他们在那里的角色在后来的岁月里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结果就是,骑士阶层在奥古斯都及其后的元首统治中获益巨大。这些合并在一起,对于奥古斯都统治改革的信任最终创建了一个永久的有威信的政府,并且和民众取得了长期的相互信任,而这一点是过去的共和国政府所一直期望达到并偶尔达到或者根本没有达到的目标。 在对外方面,许多被军队征服的地区被组建成新的行省,尤其是沿着多瑙河南岸一线(美西亚、潘诺尼亚、诺里库和雷提亚)和阿尔卑斯山区(阿尔卑斯库提亚和马里提梅)。在东方和北非的毛里塔尼亚,附庸的王国、公国和侯国被允许继续存在,有时候会为此做出很复杂的安排,例如在巴勒斯坦的四分领地[类似于王国,但是没有国王这种称号的东方统治者所采用的称号]或者其他的更小的王国被散布在小亚细亚的内部和东部。自27BC后,帝国的行省又被划分为广大的奥古斯都行省(帝国省)和那些由元老院和人民控制的行省(人民省)。在最后确定了这种行省划分之后(在奥古斯都去世的14AD最终确定),帝国省的数目已经是人民省的两倍多,而且帝国的25个军团里只有一个不听从元首的指挥。更远的是昔兰尼加的法令显示皇帝也在决定人民省的内部事务。这类的干涉最后由23BC的帝国行政法令的颁布而成为合法的权力。最后,所有的行省都成为了奥古斯都的辖区。最终,公平地说,这种行省划分,不论公众还是皇帝都从中获益匪浅。不光是奥古斯都带给他们期望以久的和平生活,还带给他们高效的政府。帝国省的使节由奥古斯都指定,任期一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3年或更多,而人民省的总督却还是一年一换。出任的人从元老(人民省的总督一般是执政官级别;帝国省则由使节或执政官出任)到骑士(出任一些象埃及之类的地方官员,或者一些小的非武装的行省)。在这种环境下,处于新秩序的总督们没有理由再象过去的共和国时代那样向辖区勒索巨额的财富以建立自己的政治基础,因为现在升迁已经不再依靠投票的胜利而是靠着皇帝的恩惠。确实在行省里敛财现在也被视为危险的行为,这会使人对其最终目的起疑心。现在对于这种行为的责难从皇帝那里来的不比从民众中少,因为这些地方长官现在要对之负责的权威和共和国时期已经大不相同了。这当然并不意味着贪婪的政府作为一个种类彻底消失了,不过其中的大部分—会令加卢斯和克拉苏斯失望的--在奥古斯都的严格监督下收敛了很多。我们没听到在他统治期间关于行省改革的重大失败,而且也远不能和恺撒或苏拉那时候的共和国相提并论。奥古斯都,利用执政官的权力,还经常直接干涉行省间的纠纷,例如他在昔兰尼加那样。毋庸置疑,在所有的皇帝中,奥古斯都的形象在各行省中最为流行,直到他去世后很久。在奥古斯都统治期间带来的非常的和平和繁荣时期都已经不再被称作罗马和平(Pax Romana)而被称作奥古斯都和平(Pax Augusta)。 奥古斯都,作为罗马传统的捍卫者,也一直在试图通过立法来回归传统:“通过我所倡导的立法,我会把曾经被我们遗失的罗马先祖的美德和操守带回我们的时代"。于是,他通过古老的元老院方式制订了一部反奢侈法,他又试图通过制定婚姻法,采用离婚和流放来惩罚精英阶层中的无嗣和通奸行为。他还加强了社会等级制度,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其中的位置。以前的以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方法得到了加强,以财产作为所处等级的标志的做法让骑士阶层大为兴奋。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自由奴隶的法令,在17BC和4AD间逐渐颁布。这样,非正式释放或自赎的奴隶数目被加以控制,以保证奴隶的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此外还有禁止在公众面前大量地展示财富和慷慨的行动的法令。其次,被释放奴隶会被视为一个特殊的类似公民的阶层--初级拉丁人,他们在证明了自己有资格成为有公民能力后会被赋予完全的公民权力;而最好的证明就是结婚,并且生养孩子。这些生活规范,显示了奥古斯都对于生活的观点,关于奢侈,社会等级和婚姻以及抚育后代。不过在个人的私生活中,奥古斯都表现得离他的理想相差很远(从他家庭里的那些常见的混乱的通奸和失贞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可以看出)。不过相信这些生活规范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约束并不是很严厉,只是在恢复共和国末期普遍的混乱生活秩序罢了。其实,它是对于国家上层的规范而不大涉及在大街上闲逛的普通人。 最后,还有重要的奥古斯都崇拜。首领崇拜这种帝国的仪式流传了许多世纪,现在从地中海东部传到了罗马。在东部,在战胜了安东尼后不久,就出现了这种把奥古斯都当作神崇拜的事情。而奥古斯都,在这方面非常的保守,并且屡次拒绝授予他的超人的荣誉或坚持他的光荣也属于罗马。他或许从恺撒被刺的命运上得到了警告。而西方的情况更加艰难。在罗马,他已经被当作一个活神而崇拜,认为他是控制谷物生长的神。(大概与他和塞克图斯的战争有关)而他也被认为是神的儿子或者"救世主"。于是在他的意愿和公意间的折衷就是他被认为是一个超人。在意大利和其他的西部行省奥古斯都并没有积极地反对直接崇拜。在高卢的卢格顿纳姆和莱茵河畔的科隆,还建立了两个首领崇拜的祭坛,分别是祭祀罗马和奥古斯都的,由当地的贵族和官员维护。在整个西部的各种社团中,这些为罗马和奥古斯都而建的祭坛和神庙证明都是为当地信众修建的。而这些仪式中心也不光是用来联系西部行省里的前野蛮人的感情,也作为一种把原住民向罗马式生活方式同化的有效手段。 10)奥古斯都时代 在作为一名优秀的罗马人的时候,奥古斯都也是艺术的优秀赞助人,与他同时的人们都非常满意他的这种作为。在艺术和建筑方面,奥古斯都的建筑计划是非常广泛的,用他自己的原话来说就是--"我来到一个砖的罗马,不过我会留下一个大理石的罗马"。奥古斯都对于自己的众多的建筑项目出自自身这一事实是相当自豪的(建筑,翻修和装饰)。他为此全都用自己的钱来支付,还拒绝了其他人的好意的资助,包括他的家人、朋友圈或当时他的盟友们的赞助。在他在罗马城里的标志建筑里,至今保留着他的全身塑像(依然相当有震撼力的遗迹)--Ara Pacis Augustae[奥古斯都的和平时代],还有和阿格里帕一起修的马提努斯大学,阿格里帕大浴室,众多的水池和喷泉,万神殿和恺撒神庙。通观这些建筑,奥古斯都的建筑风格是传统和革新的混合物,并常常因为富有希腊外观而被称作是"经院派"。这些伟大的建筑从此树立了奥古斯都的不朽肖像,并与那时共和国晚期的异常坦白的残忍和黑暗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奥古斯都时代也是一个文学戏剧格外繁荣的时代。那是罗马历史上文艺最著名的时代之一,其代表作家灿若星辰--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普罗珀丢斯和写诗歌的提卜路斯和写散文的李维。特别是维吉尔,他所创作的新的罗马叙事史诗--埃涅阿斯记(Aeneid),迅速取代了埃纽斯的安纳尔斯成为每一个罗马学童都要背诵的诗歌。促使这段时间里文学之花盛开怒放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文艺团体赞助制度的发展(可惜在接下来的2世纪里,基本上被荒弃了)。那时候最著名的赞助人是C·米西奈斯,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家和从一开始就是奥古斯都的亲密助手,不过他在政治方面却从来没有过什么显眼的活动(和阿格里帕很成对比)。作为一个享乐主义者,他在赞助维吉尔和贺拉斯时毫不吝啬,并且天长日久,直到他于8BC去世为止。另一个由M.法乐瑞斯·蒙撒拉·康文努斯资助的文艺圈子里涌现了提卜路斯和奥维德。不过,在历史学家们眼里最有兴趣的还是那时候被豢养的这些文艺家们在作品里所表达的对于政治和艺术的观点都和官方意见一致,无一例外全都是称颂奥古斯都体制的。而这些综合在一起时,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见这是国家控制的文艺(一些当代集权主义国家的传媒模式的雏形)。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鼓励,确实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创作热情。而且也毫无疑问,对于奥古斯都恢复了罗马人和平和安定的生活,这些作家们确实满怀着和对赞助人一样的感激放声讴歌他。在这方面,维吉尔写的牧歌和田园诗充分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对于这种失而复得的安定生活的感激之情,而那个充满了共和国情结的李维在他的历史大作中也滑稽地称呼奥古斯都为"我的庞培"。而这种观点在当时的作家和戏剧家中非常盛行。 11)去世和一生回顾 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尽管奥古斯都依然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公共事务,不过他的影像还是在公众眼中还是越来越稀疏。他衰老了,而且在古时候的老年是比今天更加地令人衰弱。而且在任何方面,提比略都已经被培养成了他的继承人,并最终在13AD成为了皇帝。他在4AD就已经获得了保民官和寡头的权力,并且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就加以延长;在13AD,提比略的绝对权力已经和奥古斯都一样了。第二年,14AD八月19日,奥古斯都在坎佩尼亚的旅行中在诺拉平静地去世了。提比略那时正好在前往伊利里库的途中,急忙返回罗马。当时关于利维娅毒死了她的丈夫--奥古斯都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可是无论事实到底怎样。罗马的皇帝--恺撒·奥古斯都,神的儿子,国家的父亲,一个曾经单独统治了罗马整整45年,如果加上以前做寡头的时间就超过半个世纪的男人,终于去世了。他的葬礼豪华隆重,他的灵柩被安放在他在罗马城中建造的陵墓中,然后他的雕像被敬重地安放在罗马万神殿中--称为迪乌斯·奥古斯都[神圣的奥古斯都]。按照他的遗嘱,每一个禁卫军士兵都得到1000赛斯特斯(罗马银币),每一个罗马亲属军团的士兵得到500赛斯特斯,其他军团的士兵每人得到300赛斯特斯。就这样,奥古斯都在生命的最终时刻报达了真正赋予他权力的源泉。 被命名为"神圣奥古斯都的功绩"的碑铭(Res Gestae DiviAugustae;简称RG)是至今保留的特别能说明奥古斯都统治的依据。它最完整的版本,是在加拉提亚古国(罗马在亚洲的一个属国)的安塞拉城的一个罗马奥古斯都神庙墙上的用希腊文和拉丁文刻下的事迹。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在罗马的奥古斯都陵墓入口前的两根巨大青铜柱。在这两根柱子上记下了这位罗马帝国第一人的政治生涯,并大量记录了当时罗马平民的生活。 在回顾奥古斯都的统治和他给罗马世界留下的一切时,他的长寿不会被看作他的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说那时候从恺撒时代出生,并且一直活到奥古斯都时代的人们除了元首制度外,已经完全忘记了共和国的政府方式。假设奥古斯都死得早了一些(例如23BC),事情就会变得完全不同了。消耗着奥古斯都的寿命的内战同时也消耗着共和国残存的生命力,并成为最终导致罗马的体制在这些年里从共和转向了君主制。此外奥古斯都自己的经验、耐心、机智和伟大的政治敏感也在这场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为后来的帝国指出了很多经久有效的道路--包括有建立一只处在或靠近前线的职业军队,帝位交接时候的王朝法则,还有皇帝自掏腰包美化首都。奥古斯都最重要的遗产却是他创立了一个整整延续了两个世纪的和平安定的帝国体系。在帝国时代,他的思想被奉为作为一个好皇帝所应有的政治气质;每一个皇帝都继承他的名字--恺撒·奥古斯都--不过很可惜,只有少数才真正领悟到他的真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