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给经济学系三年级的本科生开设中国经济史的课程。上课的方法是讲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一般是由我先讲一个专题,然后请同学们就我所讲的内容进行提问,由我来作解答。当然,大家也可以互相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同学们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趣。每次上课好像很少有同学缺席的,所提问题也特别的多,没有回答完,下课的铃声就响起来了,只能等下堂课再来作答。考试的方法,也作了一些改革。我对应试教学很有反感,称其所教的学问为“记问之学”。当老师的满堂灌,当学生的就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且不说老师讲的所谓知识,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学生记住的所谓知识,是否真正的有用。就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假如需要这些知识,在BAIDU上“摆渡摆渡”,不就行了吗?何苦清早起来,赶到教室里正襟危坐地听你老师给“摆渡”呢。既然不教“记问之学”,那么考试就不必去死记硬背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了。考试的目的,只在于检查同学们是否基本上掌握了经济史研究的能力,是否具有经济学的历史感。为此,中国经济史课程的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写一篇经济史研究的读书笔记或论文;其二是回答一份很灵活的(可能没有现成答案的)试卷。这样的考试方法是否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还得由历史去作回答。但是,这里发表的九篇论文,实际上就是这种考试方法的产物。当然还有这九位同学的努力! 再如方丹同学,来自杭州。杭州曾经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只“销金锅儿”。周密的《武林旧事》就说,对于西湖,“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 元朝有人写诗说:“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恋着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她对清代两淮盐商在扬州的奢侈性消费问题感到了兴趣,写作了《论扬州盐商之“奢”》的文章。尤其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论“奢”的社会经济意义,对我的观点(“奢侈性的生活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赘瘤,它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生产的萎缩或停滞”)提出了商榷。我觉得她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其实老师的论著或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未必都是金科玉律。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像我这样的老师,可能距离“智者”还有不少的路程。再说,由于研究问题的视域不同,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学生与老师商榷,不仅仅是她的聪明,还有是她的勇气。所以这是一定要鼓励的! 有的同学对经济史的宏观研究似乎更为情有独钟,如濮娜同学的《中国古代为何王朝更替频繁?》是对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稳定机制的一个思考,尽管论文尚有可以进一步商榷之处,但是这种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关怀,目的还是为了探索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是为了古为今用。齐瑞娟同学的《中国缘何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跳出资本主义萌芽“情结”的一种新视角》让我们看到同学们正在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正在养成一种良好的研究习惯。论文首先从文献调查出发,回顾了有关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对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史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西欧和中国在16——18世纪同处于原始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出现分流。18世纪中期后,西欧的殖民地大开发,矿物资源大开发,以及工业革命,使得西欧成功的突破了斯密式经济的内部发展极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纪元,成功地从原始工业化走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制度正式确立。而此时的中国由于自身因素,没有能突破斯密式经济的内部发展极限,在漫长的原始工业化时期发展停滞,最终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选择自身经济发展道路的权利。”而杨哲昊同学的《中西历史变迁的比较视野与思维——“中国经济史”读书报告》从世界经济史的视域来看中国经济史,这份读书报告,分别选择了有关这个问题的几本经典著作,如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和王国斌的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等等,通过认真地研读与思考,试图认识把握历史向现代发展演进的路径。论文认为,现代化虽然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变革,但其有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因而,对中西方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比较不能局限于经济的变迁,而需要更广阔更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视野。这说明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和自己的深入思考,同学们认识到所谓的纯经济分析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此,研究视野变得更为开放,思想更为成熟。这也说明研读经典著作对于学识提高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有些同学试图超越纯经济学的研究方式,试图从更为广阔的视域来研究中国经济史。如买慧同学的《匠籍制度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读〈清初匠籍制度废除述略〉的思考》就是从制度层面来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颇有新意。文章没有套用时髦的所谓制度分析的方法,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匠籍制度进行考察,并与西欧进行比较。如果事实尚未探究清楚,就在那里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那就是无的放矢了。研究经济史,最为根本的还是实证。韩昊同学的《人口膨胀与精耕农业原因初探》就是在中国农业史问题的研究中引进了人口因素进行分析。论文从地理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精耕农业和人口膨胀的原因,认为人口膨胀与精耕农业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两者都决定于中国的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 “物极必反”是说事物总要走向反面的。经济学的研究可能也难逃这个宿命!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遵循“分工可以创造效率”的原则,将人类的经济现象从整个人类生活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在当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把导致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众多变量摒弃于研究视野之外,躲进数学的象牙之塔,闭门制造模型之车,结果是离现实越来越远。美丽的鲜花,除了赏心悦目之外,大抵没有多少实用的价值。唐代魏征说过“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经济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觉得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甚至是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似乎正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似乎正在冲出经济学的围城,试图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等园地里呼吸新鲜的空气。同学们为什么忽然对经济史感到兴趣?“春江水暖鸭先知”,可能正是他们最早感知到气候的变化。冲出经济学的围城之后,经济史的原野,正是他们跃马扬鞭的好地方。谓于不信,可拭目以待。 同学们的读书报告和论文都写得不错,都值得在《小经济学家》上发表,限于篇幅,只能割爱了。这是要特别请大家原谅的。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买慧同学,没有她的鼓励和鞭策,我似乎不会完成这篇“卷首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