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20070709)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博客中国 王文元 参加讨论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的两位顶尖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早亚里士多德一百多年,基本可以视为同时代。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大名鼎鼎,深邃,恢宏,都是励志勤苦、德操弥厉的大家。然而刀背贵厚,刀刃贵薄,讵可齐一?必须分而论之。
    先看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大致体现在《论语》中。我们无从得知他给学生开了哪些课程,不过从《论语》的记载看,课程大多偏重于道德伦理方面,孔子告诫弟子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孔学“平天下”是一种虚说,但“修身、齐家、治国”这三者中,至少“修身”、“齐家”与半个“治国”是实实在在的。孔子终生奔走呼号的不过为解决这两个半问题。儒学成为国粹,成为文化思想的万脉之源,成为中国人精神华殿。无论是血性武夫抑或朋党士子,都以沾溉星点儒学为荣,此传统延续两千多年。
    西方的教育在内容上没有经过人为设置,其矛头对准未知领域;中国的教育经过人为选择,眼睛只盯着已经确定的领域,难越雷池半步,创造性被泯灭。西方的教育让人提高思考能力,鼓励独立思考问题,中国教育让人接受设置好的文化体系,统一人的思想。孔子没有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本身就是研究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是赋予人以研究能力,而不单是完善自身(当然完善自身也是非常必要的)。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省“吾身”之外还应该省“世界”,须要研究一切我们尚不了解的问题。
    孔子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与他之前的“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完全是一脉相承的。孔子为中国奠定了人学与审美艺术基础,后来这二者都达到世界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高度,特别是汉字审美艺术,为世人所称道。
     再看道德。孔子修炼道德以求善,远高于亚里士多德。孔子以仁人之心待人,以慈悲之怀悯物,“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还以道德为界线,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告诫弟子怎样做才算君子。而亚里士多德把人分为自由人与奴隶,他断定奴隶由本性决定,永远改变不了。奴隶到底是不是人,亚氏恐未深考。孔子建立了人学的丰碑,而人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几乎是空白。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方方面面都给予关注的话,恰恰忽视了对社会人与家庭人的关注。严羽云:诗有别才,非关学问(《沧浪诗话》),也许孔子创建的“人学”与诗相似,同真正的学问有些距离,但人学中蕴藏的人性之“善”,无疑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宝藏。
     再看文章。孔子是中国最早用汉字组丽造美的文章大家之一,是一位识通之才,他的文章每每未及成章,已播弟子之口。孔子见人说人,指物论物,感事而发,触类条鬯,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笔端迈世者绝不能得此不传之妙。相传中国许多古代经典都经过孔子的筛选、编撰、加工,得以流传后世。孔子窥索广,评骘精,积极进取而又不失古意。其人,其文,其思想透着一股中庸柔和之美。孔子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独绝寰宇,臻无上妙谛,不容其他民族学步。涵泳沉酣其中,其乐无穷。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不能与孔子比肩。
    孔子也有局限性,他钟情于自己所喜欢的研究对象,对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则嗤之以鼻。比如学生若提出稼穑问题、怪力乱神问题、死后问题、自然现象问题等,孔子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讨论与回答,并一定要责备提出这些问题的人“不务正业”。在孔子看来,这些与修身养性不沾边的问题丝毫没有研究价值,关心这些问题只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业。所以,从所涉及的领域看,《论语》是相当狭窄的。
     孔子之短正是亚里士多德之长。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可以用一言概括之——博采兼容,来者不拒。他给七至十四岁的弟子设置体操课、语文课、算术课、图画课、音乐课;给高年级的弟子设置历史课、哲学课、数学课、体育课等。高年级毕业,学习成绩优异的话,还可以进“吕克昂学园”(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或研究生院)。亚历山大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非常支持亚里士多德办教育,曾给他拨款十六万金币,充作教育经费。亚里士多德创办了一个图书馆,藏有许多自然科学及法律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对后来的社会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亚历山大下达过这样一个命令:凡猎手或渔夫抓到奇特的动物,都必须送交给亚里士多德,供解剖研究。亚里士多德发现,动物越高级生理机能越复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