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20040229)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广西社会科学 李惠芬 参加讨论
一、中西方重商原因比较
    古代中西方的统治者面队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 ,从维
    护其统治出发不得不改变长期以来实施的重农抑商政策 ,
    采取农商并重的政策 ,但两者的重商政策又各有其特色 ,
    具体讲来如下 :
    (一 )地理环境对当时中西方的统治者决定实施重商
    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 ,希腊境内石山居多 ,水
    源不足 ,不但森林覆盖面小 ,矿藏资源缺乏 ,而且土地不甚
    肥沃 ,可耕地不足土地总面积的 1/5,在帖撒尼亚 ,拉哥尼
    亚 ,美塞尼亚虽有些小红土平原 ,但大多是些贫瘠的土地 ,
    粮食产量不高。但同时它却有着优良的港口和金融环境。
    为了生存的需要 ,它必须从海外进口粮食以养活日益增长
    的人口 ,进口金属制品和木材以充日常生活之用。因此 ,
    希腊人几乎一跨进文明社会的门槛 ,就对海外贸易具有很
    强的依赖。如希腊本地产谷物不多 ,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
    所产谷物也不能补充不足 ,希腊人每年要从埃及和黑海北
    部的西徐亚平原等地运来大量谷物在雅典外港拜里厄斯
    卸下 ,希腊产的羊毛也不够用 ,必须从吕底亚 ,夫利基亚和
    黑海沿岸诸国输入小亚细亚的 ,米利都城是羊毛的主要市
    场。总之 ,希腊工业原料不能自给 ,工业原料输入希腊 ,工
    业品则从希腊输出 ,这种情况迫使希腊的上层统治阶级采
    取重商措施。希腊人为了生存的需要还向海外进行殖民
    扩张 ,殖民地的类型有二 :一是农业性 ,二是海运和商业性
    的。希腊人早就认识到了赫勒斯滂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
    峡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自由航行 ,便在欧亚两岸
    设立了塞斯托斯 ,兰浦沙考斯 ,拜占庭 ,白林托斯和加尔西
    顿等殖民据点 ,以作为停靠港守护站和贸易站。农业性的
    殖民据点 ,最初 ,希腊移民也要从事农牧业 ,但不久他们就
    与邻近的国家和部落发生了贸易关系 ,工商业日趋繁荣 ,
    逐渐由农牧业为主的殖民据点演变为以工商业为主的殖
    民据点 ,特别是那些位于道旁和出海口的殖民据点 ,这种
    变化更快。
    西汉的地理环境是与古希腊、罗马截然不同的类型。
    中国的地貌是广袤的中原 ,这种地理环境 ,同样也影响了
    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观念形态。为了满足自己统
    治、享乐的需要 ,他们需要从各地搜刮 ,所以也采取了重商
    政策。(二 )在封建社会中 ,商业的发展受农业生产力的限
    制 ,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作为生产力中较为活跃
    的商品生产必然突破政策的控制。“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
    已富贵矣。”作为专制主义政府只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趋
    势的必然执行者。西汉经济经高祖、惠帝、吕后时期的经
    营 ,逐渐进入恢复阶段 ,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 ,采纳贾谊、
    晁错的建议 ,实行轻谣薄赋、减轻田租 ,汉武帝征收的商税
    仅为商贾获利的 6%。与此同时 ,人民的思想观念也随之
    发生了变化。一些人抛弃了传统的“礼教”而被本趋末 ,即
    “多去文学而趋利”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求富热潮。他们认
    为 :“富者 ,人之惰性 ,所不学俱欲者也。故壮士从军 ,斩将
    搴旗 ,前蒙矢石 ,不避汤火之灾难者 ,为重赏使也。其在闾
    巷少年 ,攻剽椎理 ,劫人作奸 ,掘冢铸币 ,任侠并兼 ,借交报
    仇 ,纂逐幽隐 ,不避法禁 ,走死地如骛者 ,其实皆为财用
    耳。”[1]一些穷人皆“学事富家”,一些读书人则“去文学而
    趋利” ,社会上对商贾的羡慕和追求其最本质的即是“财”
    和“利” ,极大地冲击了封闭形的封建自然经济思想 ,在这
    种情形下 ,西汉政府也只能顺应这种历史潮流 ,引导人们 ,
    从而对商贾采取了“惠商”、“宽商”政策。
    为了强国富民和扩大财源 ,古代西方社会对商业的发
    展也采取了宽松政策 ,如希腊人对出口货和进口货只征收
    从价税 2%。为了保证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 ,还
    建立了强大的海军。
    (三 )商业资本的发展给国家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很大
    的支持 ,中国的封建政权尽管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
    但封建统治者却不能不依赖于商业资本提供的财政收入。
    在古希腊、罗马这样的商业国家 ,财政收入的决大部分更
    是依赖于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在国家财政中占有有如此重
    要的地位 ,统治者绝没有理由对其等而下之。
    (四 )西汉政府实行宽商、惠商政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
    因 ,即西汉商贾的强大势力强烈地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 ,
    拟于“一国之君”,连郡国、政府都要向其借贷 ,人们对其蹑
    足侧目 ,由于其经济地位的提高 ,西汉政府不得不一次又
    一次地妥协 ,如废弛商贾之律 ,开关梁 ,弛山泽之禁 ,除罪 ,
    甚至入粟拜官。
    二、古代中西方重商措施及其效果比较
    面对蓬勃发展的经济 ,古代中西方采取了各种重商措
    施 ,其共同之处表现为 :鼓励支持贸易的发展。古希腊罗
    马的贸易活动得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积极的军事活动
    的支持 :奥古斯都派出一支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 ,
    为罗马商人占取了一些最重要的港口 ;在科普托斯和贝雷
    尼切之间的沙漠上修通了一条大道 ,沿途掘井引泉 ,开设
    屯或驿站 ,每队沙漠商队均有罗马官方的武装部队保镖 ,
    对于西南绿洲与法尤姆之间的商旅以及法尤姆与埃及之
    间的商旅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予以保障。对于尼罗河和
    各运河上的船只航行 ,有一支组织健全的河道考察队予以
    监护 ,帝国皇帝们还积极为改善航运和港口建设创造条
    件 ,克劳狄在奥斯梯亚开筑了一个人工港 ,尼禄将其加以
    扩建 ,图拉真也重修过它 ,使之成为输入罗马城所需的粮
    食和其它货物的一个最大的进口港 ,克劳狄对罗马的海路
    贸易和造船事业也深感兴趣 ,尼禄和图拉真曾改过安提阿
    姆 ,奇维塔维其亚、安科的诸港。安东 .庇护曾修过特拉西
    港口 ,建造基泰的灯塔 ,并对普提奥利港口加以改进 ,商人
    的和船主的帮会首先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特
    权。克劳狄曾把某些特权赐给船主和粮商团体中的一部
    分。“雅典有特别法庭 (dicaiempoikai)专门处理商务海事
    案件”[2]。比雷埃乌斯港口和雅典城市的市场各有 5位抽
    签年选的市场监督 ,以保证货真价实、保障公平交易 ;粮食
    市场的零售 ,要由专门的官员 (sitophylakes)负责监督 ,确
    保价格平稳 ,避免有人囤积居奇。
    西汉王朝也主张对外贸易 ,尤其是在汉武帝时 ,这一
    政策措施得到了最为有力的支持。汉武帝积极开通西域 ,
    公元前 138年和公元前 119年 ,他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
    域 ,结果为西汉政府对外贸易开辟了一条新的 ,极为重要
    的陆上通道 ,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西汉王朝派使者携带丝
    绸织物西出远的到达当时属于罗马的埃及亚历山大城 ,曾
    廷伟的《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据
    《三辅黄图》记载 ,当时长安城藁街设有“蛮夷邸” ,属大鸿
    胪掌管 ,就是供这些外来的人使用和商人居住的地方。同
    时 ,西汉政府为了维护商旅的往来 ,汉宣帝时在西域设置
    了西域都护府 ,管辖天山南北。
    两者在重商措施上有相似之处 ,但两者之间更多的则
    是相异性 :
    (一 )古代西方主要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减少国家干
    预。早期罗马帝国时期 ,除了赋税而外 ,我们简直找不出
    政府推行的任何其它经济性措施。奥古斯都在击败安东
    尼之后 ,在埃及推行了一些经济改革 ,其主要目的就是减
    少国家干预 ,这一政策被他推广到整个帝国 ,并为其后继
    者们所沿用。奥古斯都及其继承者的时代是一个贸易几
    乎完全自由的时期 ,是一个对私人创业发家机会最好的时
    期 ,不管是在共和时期或是在奥古斯都及其继承者的领导
    下 ,罗马都不曾承袭过某些希腊化国家 ,特别是埃及所推
    行的工商业国有化政策。在意大利的工业受到外省工业
    的冲击并逐渐落后于外省工业的情况下 ,帝国政府并没有
    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意大利的工业。因此 ,在帝国成立以
    后 ,商业情况有日益依循经济供求规律而自行调整的趋
    势。银行业亦是如此。正是由于罗马政府给予银行以自由 ,在埃及各城市中才会兴办那么多私人银行。
    西汉初期 ,政府实行了相当自由的商业政策 ,开关梁 ,
    弛山泽之禁 ,使富商大贾可以自由“周游天下” ,从事商业
    贩运活动 ,到汉武帝以后 ,西汉政府在总体上对商品经济
    加强了宏观调控 ,推行工商业国有化政策、重官商。如汉
    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 ,把有关国计民生的盐铁由国家垄断
    经营 ,由中央在各地设盐铁官 ,利用国家政权的强制力和
    国家资本控制盐铁生产的生产流通 ,此时 ,中央和地方官
    多由富商担任。“除故盐铁富者为吏 ,吏益多贾人” , [3]其
    实质是国家调节工商业结构 ,利用国家资料对经济宏观调
    控是发展商品生产的有效措施 ,而且还改变了汉初商人及
    其子孙不得为吏的规定 ,商人正是由于盐铁官营的政策实
    施而步入仕途 ,获取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对于不法豪商 ,
    汉武帝则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使国家商业资本上升 ,并不
    断分割富商大贾的商业利润 ,加强国家财政收入 ,维护中
    小商人和小农的利益 ,较好地调节了农商比例关系 ,把商
    品经济发展引向正常轨道。
    (二 )古希腊、罗马为了发展商业 ,采取了推进城市化
    运动的措施。奥古斯都在东方各省沿袭共和国时期的政
    策 ,继续推进城市化运动 ,在许多村落和寺院土地上建立
    起新的城市 ,使罗马帝国成为一个自治城市的联合组织 ,
    在西方各省 ,他不以建立罗马公民新屯市为满足 ,而是竭
    力向高卢和西班牙的克勒特人灌输城市生活方式 ,在阿非
    利加原先的迦太基国境内恢复城市生活。一世纪时所有
    的皇帝们都或多或少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克劳狄就是
    其中最积极的一个 ,他建置了许多新屯市 ,使城市化运动
    在他统治时期有了迅速的发展 ,到了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
    王朝 ,这种发展并未停止 ,韦帕芬也和其前人一样对城市
    化运动持积极态度 ,他对于那些多少已罗马化的行省 ,特
    别是那些主要的征兵地区 ,那些驻扎有罗马重兵的地区西
    班牙、日耳曼尼亚和多瑙河流域诸行省加速其城市化运
    动 ,或是建立新的城市 ,或是把城市的权利赐给土著的市
    镇。
    而西汉政府则是主张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 ,通
    过农业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时采取了均输、
    平均的财经政策。均输是指由国家统一管理、以便远上之
    贡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具体办法是由中央在地方设置均
    输官 ,地方应缴纳的的贡赋“皆令输其土地所饶 ,平其所在
    时价 ,官更于他处卖之 ,输者即便 ,而官有利。”[4]要求地方
    均输官借鉴商贾转贩的经验 ,将地方所缴纳的贡赋按照当
    地市价折合为商人所贩运出境的丰饶而价廉的土特产品 ,
    再由均输官将这些物品运往价格较高的地区出售 ,换取中
    央政府所需求的物资。平均则是指国家利用经济手段管
    理市场 ,从市场机制出发 ,调制市场 ,其实质是稳定物价 ,
    防止富豪巨贾投机囤积 ,哄抬物价 ,牟取暴利 ,引起市场混
    乱 ,而使市场成为按商品价值规律正常运转的有效市场。
    (三 )对于商品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的货币 ,古希腊、
    罗马采取的仍然是自由、放任的政策 ,虽然有些银行是由
    市政当局办的 ,但是银行这种企业同所有其它行业一样 ,
    大多数由个人经营。而且 ,他们的银行已有了现代银行的
    许多职能 ,如放款 ,活期存款和发放信用证明等。
    与此遥相对应的西汉王朝 ,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尚未从
    战乱中恢复过来 ,币制紊乱。到了汉武帝时期 ,封建政权
    对币制进行了调整 ,改革币制 ,把铸币权重新收归中央 ,禁
    止私人铸币。在元鼎二年 ,汉武帝下令成立专门铸币机
    构 ,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 ,把先前
    全国各地所铸铜钱运到京师销毁 ,统一铸造“五铢钱” ,作
    为法定货币。国家统一铸造的五铢钱 ,由于质量上乘 ,赢
    得了社会各阶层的信赖 ,使货币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打
    击不法豪商 ,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个巨大的推动。
    在不同的重商措施下 ,其效果也明显不同 :
    1.古代西方在这种自由放任的商业政策下 ,许多上层
    官吏也加入到了商品生产者的队伍 ,周一良、吴于谨主编
    的《世界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宗贸易都操纵在大商
    人的手里 ,出生于元老的奴隶主 ,以授产和委托经营的方
    式 ,也投资到商业中来。”
    2.使得农业商业化。一方面 ,它使得土地商品化。在
    公元前 5世纪时 ,希腊的土地就已归个人所有 ,柏拉图明
    确指出 :法律允许每个市民随意处置他的财产。另一方
    面 ,政府奖励商品农业。例如 :梭伦劝告和奖励公民建立
    葡萄园和果木园。同时 ,农业商业化还表现为市镇走向工
    业化。M .罗斯托夫采夫在其著作《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
    中讲 :“蓬佩伊这个市镇走向工业化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出现了一种新型住宅 ,它的四周都环绕着商店 ,这些商店
    一部分由住宅主人亲自经营 ,而另一部分租赁给工匠和零
    售商贩 ,似乎从很早开始 ,各种料子和羊毛衣服就是蓬佩
    伊的特产之一 ,这些毛织物有一部分就在本城染色。”
    3.重商政策促进了商业的蓬勃发展。当时罗马的许
    多大商人深入波罗的海、斯堪的那维亚、爱尔兰 ,、北非、东
    非和西非沿岸 ,向东与帕提亚、巴克特利亚、中国辗转相
    通 ,又从海路同印度到达孟加拉湾 ,马来半岛 ,并由此进入
    中国。M .罗斯托夫采夫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中还有
    这样一段记载 ;“意大利那些讲究饮食的人毫不费力地就
    可以弄到每个季节里所有的primeurs<新上市的蔬果 >和
    从遥远地方来的特产。Delicatessen <美味 >。这也可以看
    出交易情况是多么发达。他们还用不着专门费力去定购
    这些东西 ,有着转为此而开设的大商店 ,其中储积了大堆
    这类货物。在奥古斯都时期 ,意大利在帝国商业生活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甚至比公元前一世纪时还要突出。他们的
    这种重商政策在政治、文化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
    治上 ,它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三等公民也可以当选为
    执政官 ,打碎了贵族对这一最高行政官职的垄断。同时 ,
    它还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希腊城邦中 ,凡是维护重
    商主义的城邦 ,文化教育事业都很发达。雅典的卫城是冠
    于希腊城邦的一个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博物馆”。雅典城
    邦的富裕和宽松自由的民主环境 ,还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
    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如柏拉图、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等。但由于重商政策的实施 ,使得贫富分化、
    奢侈之风盛行 ,社会矛盾十分严重 ,最终导致了罗马共和
    国的覆灭。
    对西汉政府而言 ,重商政策的实施引起诸多社会变
    化。
    1 .导致了西汉社会人们思想的转变 ,普通百姓也逐渐
    改变观念 ,掀起了整个社会的“求富”热潮 ,形成了喜好商
    贾的民俗同一性。波及封建王公贵族 ,如吴王刘濞等亦参
    加其中 ,同时还使得官商勾结 ,大贪官王根不但接受商人
    巨额贿赂 ,他还在第宅中设立西市 ,自营商业。故有人指
    出 :“秦汉以来 ,风俗转薄 ,公侯之尊 ,莫不殖园圃之田 ,而
    收市井之利。”[5]官吏经商和商人做官 ,使非法商业活动借
    助于封建政治特权而通行无阻。
    2.促进了西汉王朝的商业发展 ,形成了庞大的商人阶
    级 ,他们有的“周流天下”,有的“废居居邑” ;商品范围之广
    泛 ,“用事童仆”数量之大 ,市场之繁荣 ,是当时世界上其它
    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而且 ,就连在军屯驻屯的地区还设有
    “军市”,如《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的话说 :“今臣
    窃闻魏尚为云中守 ,其军市租 ,尽以赏士卒。”
    3.西汉的海外贸易更发达。汉代的对外贸易分官营
    和私营两种 ,而准许私人参与海外贸易是古代“重商”的重
    要特征之一。汉代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各国进行贸易。如
    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丝绸之路。除丝
    绸之路外 ,还有和南方领海诸国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 ,
    海外交通的都会是番禺 ,船由合蒲郡徐文县出发 ,大约可
    到达马来半岛 ,斯里兰卡和印度。同时 ,外国商人也纷纷
    来到中国 ,他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来广州贸易 ,一种以
    “贡献”为名向皇帝贡土特产 ,换取远大于所贡的赏赐。
    4.商业大都市的出现。秦朝为削弱地方势力 ,曾采取
    隳名城的措施 ,加上秦末战争的破坏 ,城市比较萧条 ,汉
    初 ,对名城进行修复 ,而后 ,由于商业的发展 ,大大小小的
    商业都市遍及全国 ,并且形成了号称“五都”的全国性商业
    大都会 ,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然而商业的发展 ,
    也造成了社会贫富不均 ,社会矛盾激化 ,最终导致了农民
    起义的爆发。
    [参考文献 ]
    [1]史记 .货殖列传[M] .中华书局 , 19 59 .
    [2]PGarnsey .FamineandFoodSupplyintheGraeco
    -RomanWorld :ResponsetoRiskandCrisis[M ]Cam
    bridge , 19 88:139 .
    [3]汉书 .食货志[M] .中华书局 , 19 62.
    [4]汉书 .食货志[M] .中华书局 , 19 62.
    [5]晋书 .食货志[M] .中华书局 , 19 7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