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中国大陆家谱收藏与研究概况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feng1961feng的博客 feng1961feng 参加讨论
   一、收藏概况  中国家谱源远流长,现存家谱主要是明清时期及其以后编修的,很多散藏于民间。失传、毁弃数量亦当不少。1984年,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县档案馆、博物馆、文管会、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填表上报所藏家谱目录。根据上报材料,国家档案局郝存厚、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新立、南开大学冯尔康联合编纂了一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著录该目录的中国家谱收藏情况有如下表:
    各省、市收藏家谱调查统计表
    
    地区                 藏数(部)   
    北京                    4769   
    河北                    892   
    吉林                    600   
    甘肃                    32   
    江苏                    1682   
    江西                    100   
    湖北                    611   
    广西                    170   
    贵州                     
    上海                    562   
    山西                    117   
    黑龙江                139   
    宁夏                     
    浙江                    2903   
    福建                    482   
    湖南                    1354   
    四川                    743   
    天津                    409   
    辽宁                    605   
    陕西                    33   
    山东                    270   
    安徽                    1005   
    河南                    225   
    广东                     433   
    云南                     74   
    合计                    18,224 
    以上调查统计表所提供的18,244部这个数据,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就收藏家谱的单位而言,有的虽有收藏,但并未填表上报,例如:山西闻喜县档案馆收藏46部,太谷县图书馆收藏30多部,阳城县方志办收藏44部等,均未上报。有的虽然上报了,但与实际收藏出入很大。例如,上海图书馆上报数学是562种,但据本馆人员说,实际收藏达万种之多,只是尚未整理编目而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8,244种这个统计数据,并未包括散于民间一家一户收藏的家谱,特别是手抄本家谱,据行家调查推测,散藏于民间的家谱当在10,000种以上,再加上调查统计的18,244种和上海图书馆的实际收藏,大陆家谱收藏总数至少在38,000种以上。
       “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从1985年起,就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原来收藏家谱的基础上,进行征集和复制。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将整理编目的家谱,编纂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录这部目录的家谱有251姓,2565部,总计24,562册。其中超过50部的姓氏,依次为:王氏,255部;陈氏,126部;张氏,114部;李氏,85部;吴氏,77部;刘氏,75部;黄氏,69部;徐氏,63部;朱氏,60部;周氏,59部。超过200部的省(市)依次为:江苏,605部;浙江,488部;福建,295部;湖南,279部;安徽,200部。
          此外,近年来许多报刊不断有新发现的名人家谱的报道。例如《光明日报》1982年6月17日,刊登了江西吉安县发现文天祥家族的《富田文氏族谱》的消息;1983年5月13日,刊登了江苏发现岳飞家谱的消息;1985年9月8日,报到了抚顺发现了王安石族谱的消息;《中国历史年鉴》1983年,刊登了发现南宋理学家朱熹家谱——《紫阳朱氏建安谱》的消息;1992年又在山东阳谷发现了战国军事家孙膑的家谱,等等。这些新发现的藏于民间的家谱,自然都没有包括在调查统计数之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由民间征集的许多家谱,也未包括在调查统计数之内。
           二、研究概况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以潘光旦、杨殿珣为代表的学者,采用现代方法对我国的家谱进行研究,发表了一批具有很大影响的论著。此后,国内学者除了对少数名人家谱进行微观研究外,主要是利用家谱资料来进行关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学、遗传学、人口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的。专门研究家谱的论著,寥若晨星。80年代以来,逐步改变了这种局面,其主要表现是:
       1、成立了“中国谱牒学研究会”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并颁发有证书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这个学会成立于1988年7月,是在山西五台山举行的“首届中国谱牒学研讨会”上,由到会代表民主选举产生的。这个学会的成立,把国内的谱牒研究者和爱好者组织了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家谱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开展。1991年8月,又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80多人,收到论文40多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第一届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把谱牒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研究。论文目录如下:
    作者                                         论  文  题   目   
    王衍村                         《浅谈中国姓氏堂号》   
    沙其敏[美国]               《春秋时代楚国宗族制度》   
    李裕民                        《北魏家谱研究》   
    王大良                        《琅琊王氏与六朝谱学》   
    周征松                        《河北裴氏谱牒知见录》   
    常建华                        《元代族谱研究》   
    张海瀛                        《明代谱学概说》   
    冯尔康                        《清代谱牒学家朱次琦》   
    戎济方                        《海外华人与中国谱牒》   
    片弘其[韩国]               《从族谱学看韩中交流史》   
    萧国健[香港]               《广东中山小榄家族之入迁》《广东东莞地区家族之入迁》   
    李德超[台湾]               《粤东族谱所载南雄珠玑卷故事与宋季岭南移民》   
    王剑霓                         《关于太原王氏考查情况的报告》   
    沈明光                         《东阳家谱资料琐论》   
    张耀宗                         《东林党人高攀龙的家谱》   
    魏连科                         《从方志族谱看永乐初年小兴周移民》   
    易邵白                         《谱牒编修之奇葩和谱系寻根之硕果》   
    吴砾星                         《湖南<韶山毛氏族谱>》述略   
    胡心鼎                         《湖北孝感胡氏族谱探微》   
    李  豫                           《孟县<张氏族谱>一世祖张士贵扭曲形象之驳正》   
    张正明                         《从族谱看山西商人家世》   
    刘志盛                         《中华<刘氏族谱>概述》   
    张仲荧                         《四川腹地族谱及其迁徙史料史发掘举隅》   
    吴壮程                         《曾国藩与族谱》   
    邹文程                         《湖南双峰县姓氏概说》   
    田武雄[美国]               《中国人口增长的因素—中国氏族集团人口的统计》   
    姚恩荣                         《关于大丰县已发现的34种民间家谱和76处宗祠遗址的情况介绍》   
    殷光中                         《镇江望族宗谱的若干特色》   
    欧阳宗书                      《祠联—祠堂文化的多面镜》   
    常士晔                         《山西榆次车辋常氏家乘介绍》   
    李荣海                         《浅谈山西临县崔家坪嘉靖石塔家谱》   
    刘伯伦                         《家谱的现状与出路》   
    陈蕾                             《安徽省族谱概况及使用价值》   
    邢永川                         《试论谱牒序跋的文献价值》   
    张绪伯                         《紫岩字辈谱及其爱国之思》   
    黎小龙                         《从民族学资料看家谱的起源》   
    苏子仪                         《介绍谱书<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   
    王泉根                         《木本水源心系华夏》   
    岳德庄                         《岳飞家谱叙略》   
    汪根年毛策                《郑氏家谱及其教育制度》   
    张志清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家谱述略》   
    雷忠勤  尹协理            《关于番禺霍氏源流的初步考察》   
    王国坚                         《人口质量与血缘婚姻行为的思考》   
    王树人                         《开展谱牍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  
          2、创办了《谱牒学研究》辑刊
          该刊于1989年12月正式创刊,武新立教授任主编,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刊号刊登文章19篇,作者、篇名如下:
    作者                                       篇            名   
    刘贯文                          谱版学研究的任务   
    常建华                          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料价值   
    冯尔康                          宗族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兼论宗族制度与谱牒学之关系   
    欧阳宗书                       从字辈谱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杨冬荃                          中国谱牒起源研究   
    李文治                          西周宗法制释义——论西周典型宗法制从属于封建领主制   
    许水涛                          从桐城望族的兴盛看明清时期的宗族制度   
    张显清                          封建家法是封建国法的补充——读《孔氏族规》    
    林金枝                          闽粤侨乡族谱研究   
    萧国健[香港]                 广东深圳陈氏源流及其发展   
    郭松义                          孔氏宗谱和孔氏家族组织——介绍曲阜孔府所藏家谱资料   
    武新立                          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家乘》介绍   
    张正明                          襄汾县丁村《丁氏家谱》抄本研究   
    马纪行[澳大利亚]         赵氏马氏赢姓十四氏及族谱感言   
    马纪行[澳大利亚]         应以“武服”释“马服”   
    常建华                          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简说   
    陈捷先[台湾]                台湾地区近年族谱的修纂与研究   
    沙其敏[美国]                犹他家谱学会的中国收藏品   
    杨宝华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简介 
        《谱牒学研究》的创刊,为海内外谱牒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阵地,深受大家欢迎。第一辑出版后,《光明日报》(1991年1月2日和上海《社会科学报》(1992年2月13日)先后发表了张锡禄和方冶的评介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1991年7月,《谱牒研究》第二辑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刊登了20篇,其作者与篇名如下:
    作者                                  篇           名   
    周绍泉                       明清徽州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族产研究   
    杨冬荃                      周代家谱研究   
    马纪行[澳大利亚]      中国最早的姓氏记录——从谱牒学观点看龙虎古墓的发现   
    张海瀛                       福建《忠懿王氏族谱》介绍   
    欧阳宗书                   孔子与字辈   
    刘国伟                       试论古代家族人口过程及其观念——《李氏族谱》仲温支世系之研究   
    张锡禄                       南诏大厘城河蛮名家大姓世系考一大理喜洲白族十大姓家谱研究   
    萧国健[香港]              香港及深圳地域之家族入迁研究   
    毛策                           浙江浦江郑氏家族考述   
    松浦章[日本]              山西商人范毓馪家族的谱系和事迹   
    段国超                       鲁迅家世概探   
    沙其敏[美国]              爱达华亚芳氏起源初探   
    王剑霓                      “太原王”始祖考   
    王希古                        略谈黔北、渝南的王阳明宗亲后裔   
    何兆麟                        邓氏家族根在新野   
    何兆麟                        从一则传说“莫李“家的来历   
    殷光中                       《涧州包氏宗谱》考略   
    杨志清                       《旌德板桥汪三晖堂家乘》介绍   
    苏子仪                       《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简介   
    刘伯伦                        山西阳城县家谱调查之收获  
    第二辑出版后,很快被一抢而空,现在书目文献出版社,正考虑重印第一辑和第二辑。在国内图书疲软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少有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内很多报纸刊物,不断发表研究谱牒的文章。例如,《光明日报》1985年5月27日,刊登了白钢《要重视谱牒学的研究》一文;《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刊登了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一文,长达两万余字,《新华文摘》1989年第二期,摘登了万余字,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等等。
    3、开展了谱牒学研究的学术活动和对外交流
    近年来,山西对家谱研究相当重视。早在1985年6月,缅甸太原王氏宗亲会就致函山西太原市王茂林市长,索要有关太原王氏开族始祖资料,并要求“寻根谒祖”。1986年5月,泰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又致函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要求查证王氏祖祠在山西太原还是在江苏南京。此函亦转给太原市政府承办。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太原市人民政府,对缅甸和泰国的来函十分重视。太原成立了“太原王氏研究会”,省政府拨款资助,组织人力,先后到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地,以文献记载为线索,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回答了来函提出的问题。1988年11月26日,泰国王氏宗亲会代表团,终于回到太原,实现了他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寻根谒祖”的宿愿。发生在山西的这一连串的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太原王氏研究活动的开展。
         
    另外1991年12月,在河南南阳召开了“中国谢氏源流首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到会学者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等方面,探讨了谢氏的起源,并专程到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光明日报》(1991年12月18日)对这次学术活动进行了报道。
       
    “中国谱牒学研究会”成立后,1989年4月,会长刘贯文、副会长冯尔康、张海瀛(兼秘书长)、《谱牒学研究》主编武新立、副秘书长高可,应邀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亚太区地方文献国际会议”,揭开了对外学术交流的新篇章。1991年4月,刘贯文、张海瀛、武新立又应邀参加了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新英格兰历史家谱学会”,该会创办于1845年,是美国成立最早的家谱学会,主要是为由英格兰迁往美国的移民“寻根”服务的。又到华盛顿访问了“美国国家家谱学会”,该会成立于1909年,会员达万人之多。该会负责人希望“中国谱牒学研究会”能为美国华侨“寻根”提供方便。还到犹他州盐城访问了“犹他家谱学会”,参加了该会收藏的中国家谱以及放胶卷的洞库。此外,还考察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国家谱。
      
    “中国谱牒学研究会”成立后,我们同港、澳、台学者,同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