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文史百科
民间说史
历史典籍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清朝
汉朝
刘备
朱元璋
刘邦
武则天
乾隆
佚名
三国
诸葛亮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石块重达15吨 金字塔是怎样炼成的?(组图)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新知客 赵大伟
参加讨论
中国网 china.com.cn
人们一直有些疑问:在几千年以前,连滑轮还不会使用的古埃及人,是如何搬动那些巨大的石块,在沙漠中树立起雄伟的三角锥建筑?要知道,最重的石块重达15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何在?为什么帝王的陵墓要选择位于尼罗河西岸?经典的三角锥造型意味着什么?
“任何一位神明,若不替这个国王建造阶梯,当这个国王升天时……献祭不得为他而设。”这是一段铭刻在金字塔棺室墙壁上的文字,揭示了金字塔对于古埃及国王的重要意义。由旧王国时代到中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1785年),几乎每一任国王都在尼罗河西岸为自己建一座金字塔。
金字塔落成之谜
这幅插图展现了古埃及吉萨平原上最为壮丽的建筑工地。受万人敬仰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就是这样建成的。
金字塔的建造绝对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国家若没有足够的资源,是很难为继的,可以说它体现了埃及的整体国力和财富。因此,作为最大的金字塔,胡夫(Khufh)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成的,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很想借此了解,4500年前的埃及究竟强盛到什么程度?
希腊人希罗多德曾经在《历史》一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讲述埃及,在关于胡夫金字塔的部分,他提到这座建筑是10万人花费21年心血建成的。不过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这组数字不过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就好像我们中国人经常使用的虚数,只表示有很多人建造了很久。根据考古学家在胡夫金字塔周围发现的一些遗迹显示,工地旁的房屋只能够同时满足两三千人的居住。这也就是说,工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不会超过3000人。如果埃及人真的在21年时间里曾先后征调过10万名工匠,那足以证明埃及的国力何等强盛,因为当时全世界的人口才不过2000万。
对金字塔建造之谜的第一个疑问是,埃及人在4500年前如何为如此庞大的建筑确定水平线?
金字塔的底部必须完全水平,否则石块的压力不平均,会造成滑动。埃及人在没有现代水平仪的时代,居然想出了一个极简单的方法来确定水平线。考古学家们发现,埃及人在打地基时会在地基上挖出很多格子状的水沟,然后把水灌进去,自然就形成一个水平面。埃及人只要把高出水平面的部分削去,就得到一大块水平的地基,即使是5.29万平米的地基也一样。
其次,最令人疑惑的是,埃及人在没有现代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如何搬动数十吨重的石灰岩石块,直到144米高的金字塔顶?
埃及人不懂滑轮的原理,一切都必须靠原始的人力。但是巨大的石块有几十吨重,所以人们一直在猜测:一种说法认为,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之前首先建造了很长的斜坡,石块均由斜坡通过推拉运送到相应的高度。(同样的方法也被埃及的工匠们用于大型石碑的树立,参见本刊2006年第6期,“众王之王拉美西斯”)另一种说法认为,斜坡是像盘山道一样绕塔身而上的。从实际情况来看,金字塔的建筑过程应该集合了人们所能想到的多种施工方式。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丹尼尔•波尔茨的设想,埃及人可能首先利用长而直的斜坡把石块送到40米左右的高度,然后再通过塔身上短而小的斜坡盘旋而上。
来自法国建筑师的假说
2007年3月,法国建筑师亨利•乌丹和皮埃尔•乌丹父子通过3D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他们由此得出一个新的观点:斜坡就在金字塔内部。
乌丹父子所假设的建造过程是这样的:
1)第1-14年:工作的开始阶段。主要的工程包括,在吉萨平原天然地势的基础上修建通往金字塔主体的巨大斜坡,以及修建金字塔外部的阶梯。斜坡长达400米,并且有两条。金字塔最初43米所需的石材都通过这两条斜坡拉上去。工人们可以交替加高两条斜坡,以免延误施工进度。
2)第14-15年:修建“国王的房间”。这里属于金字塔内部的核心,工程到这里遇到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处理重达63吨的石块。因此,埃及人设计了特别的装置“平衡锤”来搬运这些石块。人们曾经在金字塔内部发现过大型的甬道,但是一直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乌丹父子的假设对此做出了解释:埃及人通过这条甬道,利用木质滚轴和巨大的石质配重来吊装这些大型石块。石块到位后,它们就被用来建造墓室的5面墙。这个阶段完成后,金字塔的高度就达到了60米。
埃及人尚不懂得通过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因此他们在建造金字塔的核心部分,国王的房间时,采用一套被称为“平衡锤”的装置拉送数十吨重的巨石。巨石和平衡锤分置于两端,由绳索连接。工人们将平衡锤从一侧的斜坡放下,另一侧斜坡的巨石在力的作用下就沿着灌有油脂的沟渠被拉。同时,在几十名工人的协力下,巨石被送到墓室所在的制定位置。
(1) 国王的房间
(2) 平衡锤被沿斜坡放下
(3) 巨大的石块在另一侧被拉起
(4) 工人们也同时发力,并尽量保证石块的位置不要偏
(5) 石块最终被送到施工所需的位置
上:工人们在装卸巨大的平衡锤。
中:高43米,最先被建造的部分。
下:一架原始的起重机装置架设在金字塔内的通道走廊上,它是吊起平衡锤和巨大石料的设备。
3)第15-21年:同时修建盘旋而上的斜坡以及金字塔剩下的主体部分。为了在拐角处转向,工人们会在斜坡拐角处留一个“口子”,用于安装起重设备,例如杠杆。5个工人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把几吨重的石块吊起来,转向90°,然后继续沿着下一段斜坡拉上去。在这些缺口位置预留一些石块,待到主体工程完成后,工人们再用这些石块把缺口堵上。
12下一页
GO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
下一篇:
中南海里的“历史课”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随便看看
孔祥熙的绰号由来:为什么叫他“哈哈
皇太女之称:唐朝公主为何爱做“女皇
拯父老出诸水火 争国权以救危亡——
秘密社会与赵树理创作的“古代性”
匹夫之勇成语是什么意思?匹夫之勇的
风雨如晦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
唐代:高适的诗作《燕歌行》原文及译
西门庆是李瓶儿的梦中情郎 为什么她
他是五世达赖得意弟子,却最终失陷于
40年代重庆女袍哥不输男 800女汉子打死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学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中国现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民族学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民间说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