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南京大学历史系秘闻轶事(下)(20071104)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春天博客 newdu 参加讨论

    15.陈仲丹
    (1)陈仲丹平日不修边幅,其衣着打扮与教授的身份很不相称。英语水平较高,常搞一些
    翻译,至今译作已不下五部。懂拉丁文,为98级本科生开“拉丁文”一课,坚持下来的学
    生只有三个。收集大量图片、音像、图书资料,很多是具有垄断性的,秘不示人。喜欢搞
    一些偏门研究,已出版《世界五千年图典》(合著)、《墙头政治》,都是以精美而少见
    的图片见长。自我解嘲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2)陈仲丹坚持给《周末》投稿,每期发一块豆腐干文章(图文并茂),讲一点历史普及
    性的知识,由此每月可赚得上百元的零花钱。他说他有学生在该报社当兼职编辑,稿子比
    较好发,并美其名曰“老师给学生打工”。
    16.胡阿祥
    (1) 胡阿祥老师太有魏晋风度了,晚上11点多在大街上遇见他,见他牵只小狗,问他做
    什么,他说“带小狗散步”。 ——任玲玲提供,刘杰转述
    (2)胡的硕士阶段导师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胡曾写一篇关于南京白鹭洲变迁的
    文章,有一万五千字,被谭先生删成了五百字。
    (3)一次给硕士生讲课,展开一张地图贴在黑板上,竟是一张少儿地图。他笑着解释说,
    “我曾经给少儿讲过课,用得就是这幅地图。”
    (4)胡阿祥语录: 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诚心,方有学问可言。
    17.陈 晖
    每次讲课都要带一杯350毫升的茶水,每讲几句就要喝一口,等到水喝光,就会宣布下课。
    有一次课,我数了一下,他喝了70次水(至少)。一次上课,讲到 1960年美国U2飞机侵入
    苏联,赫鲁晓夫让国防部长无论如何要打下U2,国防部长说我要是导弹,就直接飞上天把
    U2打下来。陈晖此处讲得非常搞笑,众人大笑。陈受到莫大鼓舞,不禁两眼放光,面部潮
    红,十分兴奋。
    18.张学锋
    于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八年,拿了博士学位回来,即受聘为历史系教授。一日在办公室与范
    金民聊天,张提到学校跟他要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抱怨说:“日本的学位证书像‘圣旨
    ’似的,很长,卷成一个筒儿,叫我怎么复印?”范金民说:“你怎么这么不聪明,把证
    书展开分成几部分来复印,再粘到一起不就行了!”
    19.水 涛 考古专业。是中央台名主持水均益的堂兄。
    20.系史回眸
    南大历史系的前身之一是中央大学历史系。1946至1948年的中央大学历史系聚集了当时中
    国的著名学者,如中国史的劳干、贺昌群、金毓黻、韩儒林、郭廷以、罗尔纲、缪凤林、
    白寿彝,外国史的如沈刚伯、杨宪益、张贵永、蒋孟引、纳忠等。1948以后,劳干、缪凤
    林、郭廷以、沈刚伯、张贵永先后去了台湾,纳忠去了云南大学(后调到北京外交学院、
    北京外国语学院),金毓黻去了北京大学,罗尔纲去了中国科学院,白寿彝去了北京师范
    大学,杨宪益专任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秘书长(后调到北京外文出版社),贺昌群
    任南京图书馆馆长(1954年调到中国社科院),只有韩儒林和蒋孟引留在南大。1952年院
    系调整,原金陵大学的王绳祖、陈恭禄、王栻、徐益棠等教授到了南大历史系。
    附:台湾的李敖向以文笔辛辣著称,他在《李敖快意恩仇录》中是这样描述在台大任教的张
    贵永:
    “历史系有西洋史教授,叫张贵永,道貌岸然,待人甚吝,有一天家中下女事情做完,要
    提前一刻钟下班,不料他却站起来,脱下衬衫,说:‘你还可以洗一件衬衫。’”
    21.相对论
    版本一:1982年茅家琦先生给研究生开“太平天国史”和“太平天国史料”,在西南楼的
    太平天国教研室上课,因茅先生的弟子崔之清等人在作论文,上课的学生只有戴莹琮(女
    )一人,别人开玩笑说是相对论。(茅先生总是认真准备,按时上课,耐心讲解。)
    ——崔之清等《焚膏补拙》
    版本二:S老师给99级开课“秘书学”,选者为班上七名男生。一日上课,其余六位因各种
    原因缺席,到课者竟只有许赤瑜一人。 ——卢元伟提供
    22.点 名
    历史系有点名的传统,十之七八的老师爱点名。老一辈的如李昌宪、钱乘旦、邹旭光、陈
    晓律,年轻一辈如陈蕴茜、刘相平、刘金源、洪霞。钱乘旦上五百人的大课(公共课)也
    要点名,只不过是“抽点”罢了。陈晓律曾撰文《彻底的唯物主义》,讲述国外大学的点
    名制度,说国外无论任何原因,只要缺课三次,就会被取消上课资格。刘相平每次上课必
    点名,一次同学已走出教室好几米,仍被叫回来参加点名。又一次,刘忘记点名,许多同
    学竟茫然不知所措。
    23.1974年2月,本校确定历史系作为“批林批孔”的试点单位,省教育局负责人方菲等人
    到该系蹲点。
    ——《南京大学大事记1902—1988》南大出版社
    24.习惯性动作
    (1)邹旭光笑的时候喜欢用手或书或纸挡住嘴
    (2)刘金源会很可爱地吐一下舌头
    (3)胡成喜欢用手抹一把脸,再顺便抹抹头顶的头发
    (4)颜世安喜欢挎一军用书包去上课
    (5)高华烟瘾极大,上课时也忍不住要吸两根
    (6)舒小昀上课时眼睛斜上视,基本不看学生,一字一顿地讲话。
    25.胡成VS沈汉
    胡成为2000级上“史学概论课”,出一参考题,文强、历史两班竟无一人能做出答案。有
    一MM求其师兄帮忙,师兄觅胡成不到,转而问沈汉。沈汉答曰:此题太前沿,不适合你们
    做,并告知目前国内尚无该方面参考书。不知胡成与沈汉切磋此题会是什么结果。
    26. 计秋枫
    (1)计秋枫为人特谦逊!!(因此)不论大小人都称其“小计”!!一次上课中间休息,
    小计很和蔼对一位女同学说“睡醒了?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网友yyg提供
    (2)计秋枫爱打牌,任玲玲读书时常和班上的同学去其南园的住处玩牌。一次临近期末,
    该班女生想出“美女计”:派一漂亮女生借打牌之机到小计处“套”题;孰料几天后小计
    宣布:我们不用闭卷考试了,同学们交篇论文就可以了。
    ——任玲玲提供
    27.卢明华老师上课,讲到兴奋之处,手舞之,足蹈之,一拍大腿。
    ——网友letschat提供
    28.范毓周
    (1)范说像他这样冷门专业(古文字学、考古学)的人都感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好处。自
    言写好论文后用语音播放软件读出来,闭着眼睛听,听到不妥的地方,再去修改。
    (2)范师在中国社科院读的研究生,由于考古所的夏鼐先生与苏秉琦先生有“分歧”,范
    无法选二人中任何一个为导师,只好选了历史所的胡厚宣先生习古文字。
    (3)主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是李学勤(我系兼职教授),李是范的老师,范对“工程
    ”持不同见解让老师不开心,但范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范毓周 语录:单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起源(指人类基因组计划)易走到偏
    激的境地,因为它太精确,太严格,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太复杂。
    29.蒋赞初
    1962年应历史学家吴晗之邀,为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写了《南京史话》一书
    。1980年详加增订后,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又收入南京出版社的《可爱的南京
    丛书》之中,此书历经30余载而影响不衰。
    ——梁白泉
    30.钱乘旦
    1。导师蒋孟引先生。南大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世界史、国别史博士。
    钱乘旦博士论文答辩会是在校图书馆报告厅(当时南大最好的报告厅)举行,很多世界史领域
    的老前辈都到场,江苏电视台也来录相。齐世荣先生说“文章很不错,问两个简单问题:一
    ‘阶级’(class)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二列宁关于‘定义’的定义是什么?”
    (前者的答案是1862年,后者答案诸位只好去查列宁的著作了) ——陈祖洲提供
    2。 中国现任驻美大使杨洁篪现正读钱老师的博士.
    31.张生
    1969年生,1988年(19岁)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入南大历史系攻读研究生,
    入张宪文门下。
    32.刘成
    读研前有14年的工作经验,最初做过两年刑警。在职读硕,专职读博,现留校任教。长相
    酷似演员濮存晰,很有女生缘。
    33.舒晓昀
    指导WK做毕业论文,要求非常严格。WK写的一万两千字的稿子被“枪毙”掉,还被“批评
    ”是“青春期躁动”。有师姐为WK求情,舒却说“他还要在江湖上混呢”。(指WK即将读
    研)
    34.沈汉
    沈汉至今无手机。他的一个研究生对沈汉说:“沈老师,你记一下我手机号”。沈汉惊讶
    地说:“哦,你都这么先进了!” (意即“你都拥有手机啦”)
    ——王磊提供
    35.可敬的博导们:2000年我系在浦口校区举办“历史系博导系列讲座”,几位腕儿级博导
    带来精彩讲座。蔡少卿先生为了讲座备课了一天多,陈得芝先生更是准备了一天半,而他
    们讲的都是各自最熟悉的东西;范金民教授平时穿着很随意,讲座那天特意西装领带,颇
    为正式。
    36.王觉非
    王先生若第二天上课,头一天会紧张得睡不好。他上课课间不休息,因他担心思路被打断
    。一次上课有学生忍不住溜出去上厕所,被他批评了好久,事后有人劝他不必大动肝火,
    王先生说“我的思路被他打断了”!
    ——陈祖洲提供
    37. 蒋孟引(已故)
    蒋先生早年留学英国,是我国英国史研究巨擘。他为人谦和,做学问“知之为之知,不知
    为不知”,如果你问了一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他会对你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我回去
    帮你查查”。又过了几天,他会给你打电话,说“关于某某问题,有某某书你可以去看一
    下”。
    38.刘金源
    我们班毕业时照集体相,找刘老师与我们合影。因前面有别的班级在拍照,我们的老师同
    学都在等待。刘老师等了几分钟,说,“不行,我不能等了,得去买菜”,竟骑车去了菜
    市场!(标准的好丈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