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近年来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的新变化与新趋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史学月刊 王乃耀 参加讨论
转自史学评论网
    "新趋向·新思考·新视野·新建议: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水平"笔谈
    【编者按】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涌现出了像六卷本《美国通史》、"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英联邦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世界文明史》等或具有里程碑意义、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成果,同时出现了若干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与新趋向,如研究领域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开阔,新的学术生长点如世界现代化史、经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的兴起等。由于许多新的史学生长点在中国世界史领域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全面总结近十余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也许为时过早,但对其中的个别领域进行初步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学术质量和水平进行大胆的新构想,或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还是可为的。鉴此,《史学月刊》编辑部约请了王乃耀、李宏图、阎照祥、黄安年等先生就他们各自所关注的史学领域,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近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变化、如何提升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感、思考和建议。我们诚挚希望有更多的世界史学者来密切关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趋向,提出更多的新思考和新建议,并将观察和思考所得惠赐本刊,以飨读者。
    近年来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的新变化与新趋向
    王 乃 耀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089)
    近年来,我国世界中世纪史在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与新趋向。2002年姚玉民、舒建军二位学者发表了《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一文(姚玉民、舒建军:《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世界历史》2002年第6期),对我国21世初的世界史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述。为了节省篇幅,凡是上文提到的一些研究动态,本文不再赘述。
    下面仅就笔者所知道的近几年来我国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状况的新动态加以综述,涉及的内容有: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态;政治文化史新视角;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研究的新动向;国别史、世界通史研究的新气象等等。因为篇幅的限制只对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态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他几个问题从简。由于资料收集所限,因此本文的论述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 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态
    最近几年,将经济史和社会史进行综合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目前在西方,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代表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正如侯建新所指出的,"经济-社会史在西欧颇有学术渊源,而新一代经济-社会史学家的出现则在西方史学界代表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至今方兴未艾。经济-社会史的英文原文是'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所以准确的翻译应是'经济与社会史',或'经济-社会史'"(侯建新:《经济-社会史:整体的和民众的历史》,见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页。"经济-社会史"这一译法是齐世荣先生在天津2001年9月13-16日召开的经济-社会史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来的)。
    关于经济-社会史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一般意义上的严格概念。侯建新认为:"经济-社会史即是,从个人特别是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出发,从经济与社会的互动中叙述和诠释社会的发展与不发展。"(侯建新:《人文的和整体的历史:西方经济-社会史初论》,《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第22页)
    在西方史学界,经济-社会史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其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的经济史。19世纪之后,经济史在西欧史学界日益普及,首先是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开设了经济史课程。随后,西欧其他国家一些国家,如法、德、美等国,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经济与社会史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比如英国的历史学家托尼(R.H.Tawney)在他所著的《十六世纪的土地问题》、《乡绅的兴起》和《社会生活》等著作中,就将经济史与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法国的年鉴学派也提出研究经济史要与社会史相结合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布洛克和费弗尔将他们的创办的杂志定名为《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此学派对西方新史学的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经济-社会史在研究的侧重点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着重研究经济史的问题,以美国学者迈耶(J.R.Meyer)和康拉德(A.H.Conrad)为代表的计量史学派将数学某些方法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掀起了"计量革命"。但是,到了70~80年代,西方学者们对计量史学的研究前景产生了质疑,他们认为计量史学方法不能使史学成为"科学"。为了摆脱困境,西方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中叶起又强调研究社会史的重要性,主张将社会史与经济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西方学者出版了大量的社会、文化史方面的论著。
    目前,经济-社会史在西方学术界从学科教育体系角度来看,它正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前景十分看好。我国传统的史学虽然以政治史为中心,但是古代某些杰出的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还是相当重视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历史上的作用,这在其他国家的史学史上是很罕见的。(齐世荣:《可喜的创新之路》,见侯建新 主编:《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18页)就这点来说,我国古代史学家还是要高于西方古典史学家一筹的。当前,我国史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方经济-社会史的新理论、新方法加以引进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近年来,我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的学者除了对经济史和社会史进行综合研究外,还对传统的经济史、社会史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并获得可喜的成就。
    在经济史研究方面,马克垚《论地主经济》一文对世界性的"封建地主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研究成果使人耳目一新。他认为,世界各国的历史虽然千差万别,但在大致相同的经济条件下,有其大致相同的发展规律。地主经济是封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主经济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封建地主的消费需要。它存在着一种二元结构,即自然经济部分和商品经济部分。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封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等问题。再则,在肯定了封建主和农民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的作用之时,如何认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要求,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垚:《论地主经济》,《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第4页)
    陈曦文、王乃耀主编的《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对16~18世纪中叶的英国经济史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作者指出:16~18世纪中叶是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在这个双重的历史过渡时期,英国无论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思想意识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英国一跃而成为称霸世界的头号工业强国。《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着重探讨这个时期英国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认为它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作者指出,这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是:乡村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扩张、农业生产的变革和政府财政改革等。(陈曦文、王乃耀主编:《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刘景华在《转型时期西欧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和消极作用》一文中指出:在西欧传统自然经济向近代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在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商业和商人资本的作用是无疑巨大的。但是,对商人资本的作用应该有辩证的认识,在充分肯定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积极意义的同时,不能忘记它存在消极性的那一面。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工商业特别是商业贸易最为发达的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等地,反而难以较早和较快地实现向资本主义化、工业化的全面过渡了。(刘景华:《转型时期西欧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和消极作用》,《世界历史》2002 年第2期,第56-64页)
    厉以宁的《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专著,以新的视角诠释了资本主义起源这个国际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作者以总揽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眼光,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坚实具体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构筑成了宏大的资本主义起源理论体系,即原生型的资本主义和非原生型的资本主义。西欧国家大体上属于前者,其特点是一种刚性体制,在这个体制中,社会等级和身份制严格,社会流动不易,看似稳固,实则应变能力极差,一击即溃;日本和亚、非、拉的一些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后者,其特点是一种弹性体制。这这个体制中,社会缺乏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身份制,纵向和横向社会流动都可以进行,权力结构可以变化,权力的行使方式也灵活多样,所以这种社会的应变能力很强,遇到危机可以自我调整,从而长期存活下来。而在刚性体制中,权力结构固定,权力行使方式也僵化,由此各权力之间出现了空隙,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成长,再发展壮大形成体制外的权力中心,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崩潰和资本主义的诞生。所以说,只有在西欧刚性体制的封建社会中,才有可能产生原生型的资本主义。(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这几年关于中世纪经济史的论著还有很多,例如,张卫良的《中世纪晚期西欧乡村工业及乡村纺织业的兴起》(《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王越旺的《中世纪后期西欧修道院衰落的经济原因初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谢丰斋的《从"长途贸易"论到"内部根源"论》(《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赵立行的《中世纪西欧庄园人口变动与商业复兴基础的形成》(《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张卫良的《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王加丰等人的《西欧原工业化的兴起》(北京:中国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龙秀清的《中古教廷财政收入动态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施诚的《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郭爱民的《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王晋新的《近代早期英国国家财政体制散论》(《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王亚平的《关于中世纪德意志"二期农奴制"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向荣的《英国"过渡时期"的贫困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等等。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再做一一介绍了。
    在社会史研究方面,刘新成的《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一文以新的视角对西方新兴的日常生活史学派进行评介。文章指出,学术界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终于在史学界形成了共识:日常生活乃是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但是,中世纪日常生活史研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大部分著作还停留在简单描述的层面。1996年出版的汉斯―维尔纳·格茨的《欧洲中世纪生活》是惟一一部对中世纪日常生活进行综合性批判分析的著作。30年来,对日常生活史学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其距离实现自身的使命仍然很远。日常生活史学应将目光向下移,深入"架构"之中,去捕捉生活于其间的个体,那些普通的、然而活泼生动的人。日常生活史研究下一步应向说明个人感受方向拓展,因为归根结底,生活是感受的,个人体验乃是生活的本质。(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第47页)
    中世纪妇女史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俞金尧的《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一文以新的研究取向对社会史进行探讨。作者指出,历史事实表明,寡妇对于是否改嫁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当时欧洲较为开放的文化和舆论氛围以及寡妇拥有的财产处置权使她们改嫁成为可能。(俞金尧:《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寡妇改嫁》,《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第138页)对中世纪妇女史研究的文章还有薄洁萍的《乱伦禁忌:中世纪基督教会对世俗婚姻的限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孙艳的《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婚姻特点》(《世界历史》2003年第2期)、石德才的《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和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专著中的骑士婚姻,等等。
    对中世纪西欧各国的阶级状况进行分析是社会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阎照祥的《英国贵族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是我国第一部综述研究英国贵族演变进程的专著。书中对英国贵族的起源、兴衰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著者指出,英国贵族体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其生命力的强韧性和发展连续性,并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二) 政治文化史研究的新视角
    政治文化史的研究在近几年也从新的视角对中世纪王权问题、文化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索。孟广林在《中世纪前期的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一文中指出,中世纪前期,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的关系处于"二元统一、对立"的状态中。从总体上看,英国封建王权和基督教会基于共同利益的政治联合,必然居于支配地位,而双方权益的纷争则处于从属地位,最后常常以相互妥协而告結束。英国王权与基督教会这种关系稳定着英国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他还对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对地方郡政的整饬问题,塞瑟尔的《法国君主制度》与"新君主制"学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作者以政治思想观念研究来推动政治事件史研究的思想。(参见孟广林:《中世纪前期的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孟广林:《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对地方郡政的整饬》,《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孟广林:《塞瑟尔的〈法国君主制度〉与"新君主制"学说》,《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孟广林:《试论塞瑟尔的"新君主制"学说》,《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在文化史研究方面,庞卓恒对"文化"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文化是一事实上的人群在长时间共同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精神等领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人工制品(器物、制度、习俗和精神领域的符号体系)的总和,其核心是人们从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出来、反过来又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决定各种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人工制品兴废更迭的价值观。(庞卓恒:《关于文化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认识》,见刘明翰、王乃耀、徐家玲主编:《环球回顾》,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三)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研究的新动向
    文艺复兴史的研究近年来持续升温,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以社会生活为焦点的文化史研究;以人神对话为线索的思想史研究;以风格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研究。与文艺复兴几个热点问题研究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汇编类作品,如科克兰等编著的《西方文明选读:文艺复兴卷》等。(参见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周春生:《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研究热点述评(续)》,《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财富观转变的研究是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又一个新动向。张椿年指出,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伦理观念、财富观念与中世纪比较有了很大的不同。中世纪的财富观主要来自《圣经》,向世人宣传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财产越多离上帝越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相继从不同的角度对财富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肯定。新的财富观的确鼓励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去追求积极的生活理想,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把人们从禁欲主义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树立了人的尊严,因此,新的财富观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意义。(张椿年:《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的财富观》,《炎黄春秋》2002年第9期)
    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重新评介是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又一新亮点。刘明翰对伊拉斯莫是否属于德国人的问题提出了质疑。经考证,作者认为他应是尼德兰人。作者进一步对史学界照搬前苏联学者的观点倾向提出批评,指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伊拉斯莫在宗教改革和教育思想上的历史地位未得到充分肯定。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对伊拉斯莫进行新的探索,评析他在人文主义活动中的贡献,并阐发新作者的新论点:即伊拉斯莫是天主教宗教改革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刘明翰:《伊拉斯莫新论》,《世界历史》2002年第3期)
    关于宗教改革的意义,陈钦庄指出:"对于宗教改革的意义的理解,从16世纪以来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教会的观察者相信已经提供了这种解释的暗示。……天主教学者已愿意承认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的深度与重要性。同时,新教学者也已经修正了对宗教改革之前的教会的否定性的评价,准备看到在中世纪晚期和宗教改革时期之间的更大的连续性。"(陈钦庄:《基督教简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四) 国别史、世界通史研究的新气象
    国别史的研究近些年也呈现出新气象。阎照祥的《英国史》是一部力作。此专著虽然简明,但是,学术性却很强,作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内容编排上也富有新意,在中世纪部分增加了社会文化史方面的内容,例如,关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下层居民生活的论述就使人感到独具匠心。(阎照祥:《英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2页)
    陈志强的《拜占廷帝国史》则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拜占廷帝国通史,打破了苏联学者列夫臣柯的一部拜占廷简史统治我国史学界40年的局面。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一部具有独立思想体系的史学专著。(陈志强:《拜占廷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在世界通史方面,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以人类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史为主线贯穿世界通史。在世界中世纪史部分打破了以往史书的编纂体系,以中古伊斯兰文明和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为纲,将纷繁的世界中世纪史论述的井井有条,脉络清晰,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收稿日期】2005-01-18
    【作者简介】王乃耀(19 - ),男, 省 市/县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世界中世纪史研究。
    (本文将发表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新趋向·新思考·新视野·新建议: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水平”笔谈专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