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9日下午2: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刘欣如研究员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做了题为“整体史研究与史料考据——以内陆欧亚海上贸易兴起为例”的学术报告。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余太山、李锦绣、青格力、聂静洁、李花子、马一虹、贾衣肯、贾建飞、刘中玉、乌云高娃等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刘欣如认为十世纪以后欧亚大陆的交通有了变化,欧洲、中亚与东方的贸易主要以海路为主。这一时期,除丝绸和瓷器之外,香料和香药的交易量有所增加。香料主要用于敬神。但印度洋上航行频繁之后,又出现了海盗问题。 此外,刘欣如还介绍了甘尼札文献中所反映的商人远航、他们的资金来源等情况。甘尼札文献是用希伯莱文记录阿拉伯语的帐单、书信(包括商务书信和家庭书信)等。甘尼札文献中反映了犹太人、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三种以上宗教的联系。例如:甘尼札文献清楚地记载了犹太人、基督教、伊斯兰教商人远航时如何协调三种宗教日历不同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商人们的信贷方式、资金的情况等。甘尼札文献中有许多相当于支票的东西,表现何人欠谁多少钱。 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对刘欣如研究员思路开阔、深入细致的研究报告,并对支票在中国出现的时期、海上贸易繁荣与丝绸之路陆路的衰落、史料的考据与新理论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