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我的學思歷程(上)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台大论坛 许倬云 参加讨论
我看過前幾位演講者的記錄,大概是回憶自己唸書的過程,今天我除了跟各位聊聊我唸書的過程之外,我還想談自己成長的過程。我覺得自己唸書的過程,並不是一個正常的途徑。我沒有上過高中以前的學校,我一開始唸的就是高中一年級,因為抗戰時期讓我沒有辦法上學。抗戰時期,我的手腳情形比現在還要不如一些,根本沒有辦法在重慶崎嶇的山地走路,而且有很長一段時候,在逃日本人的追兵,從一個縣到一個縣,每年大概逃兩次難,根本沒有住下來的時候。
    我的雙胞胎弟弟許翼雲,十一歲就住在學校裡,他所讀的住宿學校並不是今日有宿舍的學校。抗戰時期的中學生,生活很艱苦。他們必須要自己背著糧食與隨身替換衣服,步行到幾百里外的學校住下來,有的學校甚至是住在廟裡邊。抗戰勝利,我回到故鄉才開始上學。
    我前面一段的學習過程是零零碎碎、斷斷續續的。我第一部唸的書是武俠小說;我從八歲開始讀武俠小說,從認識的字不多到最後大概認識的差不多了,我到現在發音還是不準確,因為有很多字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武俠小說讀完之後,奉父命讀史記。這個途徑也是不正常的;當時我唸書主要是依賴姊姊們放暑假回來的時候教我,但是我很容易就忘了。上高中前,我根本沒有英數的基礎。但是高中老師說我的歷史、地理、國文程度都夠,可以不用上其它課,所以我得到了特許,國文、地理、歷史課的時候,我可以算數學,沒有人管我。雖然我可以看數學,但我還得聽課,當老師問我課堂上的問題時,我也要回答,這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奇怪的上學方式。
    我是在高三上學期的時候離開故鄉 - 無錫。離開以後,我知道我的三十個同班同學考上的都是排名前五名的大學。我的母校很開放,它讓我在國文課的時候做數學,讓我可以適性發展,甚至在暑假的時候我們還主動留下來補習,由同學輪番上去講課。在高二的時候,我就跟同學講數學,下了課又互相討論,這樣的學校我相信在台灣的教育制度是不容許的。
    我也可以不用上體育課,這當然是因為我身體的關係。當別人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我一方面羨慕,一方面也高興可以有時間看自己的功課。其實我對化學也相當有興趣;書本上的知識我學得不錯,但是實驗的時候我就不行了。我的手會抖,做化學實驗是很危險的,這也是我不考理學院的重要原因。我弟弟是讀化工系,他的國文不比我差;我的化學、數學當年大概也不比他差。我這一輩子都沒有死背過課文,在高中的時候也一樣。我想很難再找到一個那麼自由自在的學校以及讓學生隨心所欲的老師;這種教育制度在台灣可能是不存在的。對我來說這樣的教育十分有用。
    在台大唸書以及在美國讀博士學位期間,有一些我至今非常感激的人和事,我的老師們對我實在很愛護,從大二開始,我常常都是一個人上課。有一門課是在李玄伯先生家裡上課,他晚上六點鐘派三輪車接我到他家裡,除了上課之外還連帶吃點心,這個待遇相當不錯。在台大我上李玄伯先生、董彥堂先生、李濟之先生、林純吉先生與勞貞一先生的課都是一人班的課。在美國我上依利亞的宗教學也是一人班的課,沒有上下課的時間,完全是看老師的時間,老師喜歡上課我就上課,他不喜歡上課那我就離開。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五年的時間,前三年也有大概四、五堂課是上一人班,現在這種待遇大概已經不容易存在了。所以我非常感激老師對我的特別照顧。說是特別照顧,其實也相當的累,因為上一人班你連打瞌睡的機會都沒有;進度比較快,就要唸的比較多。我這一生的教育使我常得到一些一般上課得不到的東西,到今天我仍然很感激這些老師。
    我的父親在清朝及民國年間都是海軍將領,在抗戰期間他東奔西跑,他的職務是走在前線的後面、後方的前面。而我也隨父母奔走日本,所以他也可以說是我的老師。他給我的教育就像英國式的全科教育。他教我做一個懂得歷史的人,他教我有關戰爭史、地理、政治學、外交與語文訓練等等,所以在跟隨他的那段時期,我就好像有個全天侯的老師,隨時可以請教。他每天都會看戰報,或從無線電裡聽大西洋戰爭的情形,然後他會告訴我,大西洋的海戰在哪裡發生、為什麼會發生、雙方的戰爭情況…等等。從中也教了我一些地理知識,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的運氣很好,不過這種機遇恐怕是因為我行動不方便才能得到,這是我特殊的幸運。
    至於我為什麼選歷史,當然跟我早期讀書的情形有關係。在我唸完武俠小說之後,我父親就指定我讀史記,自此我對歷史的興趣就定了下來。又因為是在抗戰期間,父親非常注意戰事,也給我看了許多古代戰役的經過。他指定我讀宋朝名臣的奏議,最後我還唸了《東萊博議》,這些都是有關歷史的文章,對我在歷史方面的性向有極大的影響。此外,因為我高中就讀的學校是在東林書院的旁邊,東林書院派的學風講的是經世致用,例如:如何防守邊疆,怎樣運輸漕運等等。東林書院的學風對我的中學老師有相當的影響,也因此我們在上國文、歷史、地理、公民課的時候,老師講的內容也大多是那一方面的知識與議論使我耳濡目染,也決定了以後的方向。
    民國三十八年我投考台灣大學,我投考的是外文系,其實這並不是我自己報名的,而是方東美先生的夫人幫我報名的。他認為我行動不方便,唸外文以後可以在家裡翻譯原文書,不用四處奔波,於是我就考了外文系,而且考的也不錯,數學還考了一百分。
    讀了一個學期之後,沈剛伯院長、劉崇鈜教務長(也是歷史系的系主任),還有勞先生都說我歷史讀的不錯,要我轉到歷史系,於是我就進了歷史系。轉入歷史系之後,我覺得跟我自己的志願比較符合,也唸得比較快樂。
    我在外文系一年之中也交了許多朋友,對這些老朋友我也不大捨得離開,所以就常常回外文系讀書,不論選修或旁聽,還是跟著同學一起上,例如:英國文學史、散文、英詩等等。而我們那時候歷史系規定要選修考古人類學系的基本課,所以我在大學、研究所所學的可以說跨了四個系,有歷史系、外文系、考古人類學系及一部份的中文系。在研究所的時候,幾乎都是選人類學系的課。而那個時候研究所的名稱為「文科研究所」,所以我碩士班的同班同學有中文系的陳恩綺、歷史系的任長正,有好幾個系的同學在一起上課。我從別系中也學到許多,我可以說撒網撒的很寬,有些有回收而且可以觸類旁通,一些散在一旁以為沒有用的知識,後來都有密切的關係。但是這種方式的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我不能有太多玩的時間。不過其實我本來就不能到處亂跑,也不能去追女朋友,剩下的時間也只好看書。
    那時候歷史系有個小的系圖書館,裡面的書有些是老師放在那兒的,有些是被列為禁書,不知道怎麼會落到我們系上。當時我們這些歷史系的學生就可以利用輪值圖書管理員的時間,光明正大的看禁書。我覺得這個機會很好,可以看到許多課堂上不許看的書或者是學校明文規定的禁書,這些書包括有左派的書、翻譯的小說書,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
    在美國讀書也有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我當時唸的是近東考古學,最初註冊的時候,他們看我行動不方便,於是安排我住在學生宿舍附近的一所神學院。這所神學院並不屬於芝加哥大學,我是跟各式各樣的宗教人物一起住在神學院裡。我們那裡有個不隔間的大洗澡間,晚上大家一起洗澡淋浴,我在那裡洗了五年,也上了五年的神學課。因為在淋浴的時候大家都喜歡抬槓,聊到身體自然乾了都還沒結束。我們這一群人之中有猶太教的教士,有天主教的神父,有不同的宗派的牧師,甚至有一兩位的和尚。我們在那個坦誠相見的時刻裡面,什麼宗教問題都談。我本來是一個基督徒,等到在神學院呆了五年之後,我自己都不曉得是什麼徒了。
    我對歷史的興趣主要是跟社會有關,我認為讀書應該是跟人有關而不是只鑽書本上的知識。我在芝大選了社會學的課程,社會學與宗教學本有很密切的關係,也與歷史學有互補的作用。等到寫論文的時候,我又讀經濟學的課程這可以說又是個亂撒網的作法。
    至於真正歷史系的課程,我反而選的不多,選課相當散漫,這也是芝加哥大學的好處,可以自己訂學程自己訂課表,沒有人替你規定,你覺得可以了,就跟老師報告,然後寫論文,等考試過了就可以順利畢業。我們考博士學位,並不是僅由博士考生委員會來口試,而是貼個佈告歡迎任何人來旁聽提問,有點像是打擂臺的方式,除了我的老師之外,對我有興趣的老師也都來,當時的老師其實大多是來幫我助陣,而不是來考我,其中還包括胡適之先生的一個老朋友,他已經退休了,對我蠻有興趣,他說怕我考不過,來看看我怎麼辦。我這種撒網去讀書的辦法實在是上天給我的恩賜,不過我到現在寫出來的文章還是亂七八糟、無法歸類。但是,如果今天要我重新走一次這樣的路程,我盼望還有機會在能再擴大到其他的學科之中。
    七、八年前,我到香港去講錢穆講座,講完以後香港的中文大學就把我從匹茲堡大學借調過去,於是每年我都會去半年,在這期間我一頭栽入通識教育。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是以哲學系為主幹的龐大陣營,裡面有些課程實在非常的專精。我有一個朋友陳天機先生,他曾在IBM作過資深工程師,他讀得是電機學與控制學。他的想法與我的想法非常接近,於是我們就合開了一門課,談有關人文科目與社會科學之間可以相互溝通的觀念。
    我們最早是討論C. P. Snow所寫的書,就是“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an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這本書的作者其實是站在自然科學立場來罵人文科學,不過他罵得相當公道,他說人文學科的學者實在不懂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學者也不懂人文科學,人文與科學之間有一道鴻溝。他認為如果往這道鴻溝一劃,人文科學就會吃虧,因為基本上最謹嚴的學問是在自然科學這一邊。一般人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多沒有注意到作者偏心的那一面,我跟陳天機先生討論到這一方面的事情,覺得這道鴻溝也許是可以跨越的。
    開課之初,我們覺得自己學問不夠,怕講的內容不完全,動員了許多同仁一起幫忙,總共有十三個人。一堂課有四個老師在前面講課,到最後大家都不知道在做什麼,究竟是在對話?在念文章?還是在講課?而且講課時有廣東話、國語交叉進行,甚至還會使用英文講課,學生可以說修的蠻辛苦的。到後來我們覺得這樣也不行,又重新規劃,然後再開課。在這期間,這門課也刺激我重新思考一些問題。我們的課程名稱叫做〝宇宙與人生〞,宇宙的部份屬他,人生的部份屬我,後來這兩年的課程內容出了一本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今年聯合報基金會在東海大學設立王惕吾講座,找我承乏。我覺得在香港的那門課蠻有意思的,今年我想再試試。我找雙胞胎弟弟當我的對手,他是讀化工系,我覺得這樣不錯,因為至少我們在溝通上不會有太大的麻煩。我弟弟從美國回來,二人每個禮拜在東海講課,每次四個小時,這是我最近在學習的東西,我不但一面教還一面學,這是我學思歷程中,最近正在進行的一部份。
    我從八歲看武當劍俠傳到今天,我學習的途徑都是曲折而散漫的路線,沒有歸屬也沒有規矩,督導我的人都不強迫我走任何軌道,我很慶幸自己能有這麼一個特殊的機遇。
    問:剛才老師提到在香港開的那堂課,講有關人文科目與社會科學之間可以相互溝通的觀念,可否請老師再多提一些。
    答:我和弟弟在東海大學談「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對話」,我也有談到這個問題,例如在一個廣場上,有的過路、有的散步、有的練太極拳、有的練香功、有的溜狗…等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的,從不同的方向進來,但是你從高樓往廣場一看,廣場內走來走去的人,互相分佈的空間是相當均勻的,看上去沒有秩序,但沒有秩序裡面又可以整理出一個秩序。又如你走進電梯,不管進來幾個人,電梯內的人都不會擠在同一個角落,人跟人的距離都有一個等距離,這些都是在無意識之中出現的小秩序。
    再講到結晶;在一大堆熬得很濃的糖漿中,有一顆小的結晶,就凝結成冰糖,越凝結越大,越凝結就越成為方方正正的一塊。上面講的廣場,看上去是雜亂無章,但是有一個核心進去,例如地震時,所有的人群都跑到一個方向,越聚集越多,到後來那個方向可能被擠得不能通行。或者有個人說我有事情要跟大家報告,他的小核心就會聚集一小群人;如果他的報告確實是有趣的,就可能聚集更多的人,那麼在廣場上分散的人,就成為一個結晶。
    我們這門通識課程主要是要讓同學瞭解到很多現象的進行與變化,不要只注重靜態。我們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就是我們組織思想的方式。而不是單純的自然現象,也不是單純的社會現象,是我們思考與組織現象的方式。我們自己決定自己的選擇方式;換言之,為什麼自然科學會這麼想?社會科學會這麼想?人文學科也這麼想?並不是因為有個定律,而是因為我們個人的思考過程。但是在最後的層次我敢碰,也不願意碰,因為那是哲學的領域知識的頂端。
    問:全球化論述近年來相當興盛,在世紀末海峽華人社會裡,中國民族主義甚囂塵上,特別加上中共官方有意的玩弄,台灣有一部分人士對於所謂台灣民族主義的鼓吹也不遺餘力,以一個歷史學家的觀點是不是可以請許教授跟我們談一談,您覺得當廿一世紀來臨之時,在華人的社會政治中,未來民族主義的角色可能如何?未來台灣地區的華人如何因應?
    答:我先說大陸的民族主義,大陸的領導階層的年齡與我的年齡差不多,都是在抗戰之中長大的人。他們為了要拿中國與世界各處競爭,對他們來說民族主義變成聖經,是個無可否認的神聖東西。如果我們輕易的忽視他們這種情操,會造成錯誤的判斷。他們在這種情操之下堅決的意志,可以為了「民族主義」或者「中國」不計代價,對於他們的這個決心我們實在不可以忽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