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顺义古城墙“锥不过寸”

http://www.newdu.com 2018-01-04 北京日报 金克亮 参加讨论

        顺义城墙,所以敢称“古”,源于它悠久的历史。《顺义县志》载:顺义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顺义城墙最初为土筑,以后历代风雨剥蚀有损坏。明万历年间,城墙改为砖包土筑,即土城墙外包砖。城墙修建后巍峨壮观,坚固完整。志书上说:南昂北俯,东北突出一隅。臂背四折入于河滨,宛如龟背形。古时制度,城谓城垣,池谓城河,顺义古城有城有河,可称城池。
    顺义城有四个城门,东门称“朝旭”,南门称“阜财”,西门称“庆城”,北门称“挹翠”。民间又有自己的称呼,以天干“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为之命名。南门为“火门”,故南门外有火神庙;北门为“水门”,北门外有龙王庙;西门称“鬼门”,旧时死人埋葬要出西门;东门称“喜门”,民间婚嫁接迎亲的队伍要进出东门。
    四个城门内外都有两个城门,称瓮城,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需要。南门内城门朝南,外城门朝东;东门内城门朝东,外城门朝南,瓮城之内还有一座关帝庙,据说是为保护城池而建;西门内城门朝西,外城门朝南;只有北门两个城门相对。四个城门上都有城楼,又有箭楼,只是城楼的形制要比大城市的要小。1949年前后,东门的箭楼还在,但已残破不堪。
    四个城门左侧都有马道,马道为一斜坡,为上下人员、搬运物资而备,上面墁砖。西城门留有水道,为夏季雨水大走水而设,称为“水关”。水道在城门南侧,地面以下,有5尺宽,多半人高,人在里面可以稍弯腰行走,两侧和顶部用条石砌就,北城门也设有水关。东门和西门出城门有坡,为防雨水冲刷,坡上铺满条石,称“水簸箕”。城内低洼处也留有水道,城内水大时,城门处的水道排不过来,水便从其它水道排出,以防城内积水。军事形势紧张时,水道口用条石堆住,防止有人从水道偷进城。
    依农耕社会习惯,四个城门早晚关闭。一般天亮时开城门,天黑关城门,称“开闸”。考虑到有人因事外出不能回来,或是有人进城有事不能在关城门前出城,晚9点要开一次城门,11点再开一次,之后不再开。如果有事外出太晚或夜晚想进城,也有从水道或爬城墙进出城的。
    城墙外墙为城砖码砌,城砖长约1尺2寸,宽约6寸,厚约3寸,重约25斤。因资金紧张等原因,全部用城砖成本太高,故内墙用土砖,土砖之间用白灰勾缝。土砖约6尺长,宽约3尺,厚约8寸,用黄土和白灰掺杂夯砸而成,也很坚固。我们看当年的照片,仍可依稀窥其全貌。
    城墙修建完工后,要在建筑上勒刻施工、工程监督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名字,称“物勒工名”。烧制城砖时,必须写明烧砖的时间、地点,以及制砖者、烧窑匠、监造官、提调官的名字,以后出现问题,这些人要追究责任。所以我们看到的城砖,有的就有制砖者的名字。质量验收人员对新修的城墙进行检查,用锥子扎夯好的土城,锥子尖不能刺入一寸,称“锥不过寸”。如果锥子尖刺入超过一寸,既为不合格,负责监管筑城的官员就要被问罪,十分严格。
    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震中在三河、平谷。当时,“民房全部倒塌,村庄被夷为平地,地面翻沙冒水,裂缝宽度达1尺左右,城内县署大堂及城垣倾倒净尽,百姓死伤无数,许多人无家可归。”这是有记录以来,北京地区最大的地震。地震后,政府对城墙进行了修复。同治年间,又一次修复。
    上世纪50年代初,顺义古城墙因年久失修,已有多处残破倾圮,破败不堪。后国家搞经济建设,旧城墙的城砖被扒下来修了新建筑,只留下裸露的土城墙。至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在此取土,古城墙大部消失。
    现顺义旧城区北城墙位置,仍留有一段6米长的城墙,这是因为城墙上原有一测量塔,才幸运得以保留。这段城墙外墙用条石作基础,上面砌砖,内墙用土砖码砌,历经数百年风雨,基本保持了原貌。后政府出资对这段城墙进行修葺,现为顺义区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