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全文 非遗大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当今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社会,很多优秀的非遗濒临消亡和失传。日前,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非遗司原巡视员马盛德应邀做客人民网“人民艺术沙龙”栏目,就非遗保护的效果与意义回答了网友们的问题。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农耕文明中的文化与当今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快速发展社会之间的矛盾?马盛德指出,只有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马盛德谈到他的家乡,青海热贡艺术时表示,青海的热贡艺术是3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主要形式有唐卡绘画、堆绣、壁画、木雕、石雕、泥塑等。2008年,文化部在热贡设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当地有一条隆务河,在隆务河流域住着藏族、土族、汉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他们在这个地方长期同生存、共发展。 对于大家关心的理想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什么样的状态,马盛德认为,像热贡一样,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不拒绝现代文明成果。 在马盛德看来,非遗不仅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还是一种文化身份,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像“二十四节气”,其实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是中国人的一种时间制度,最终上升为一种国家的历法。 在回答有关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保护,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问题时,马盛德认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是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标识。人类社会,除了人种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上。这些文化遗产综合起来,所产生的文化认同感,便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 非遗保护需要社会参与,需要广大民众的关注,尤其年轻一代。马盛德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保护行列,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渊远流长,非遗才能连绵不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他相信,中国的遗产保护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嘉宾简介:马盛德,男,撒拉族,1959年12月生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199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舞蹈学)学位。曾任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巡视员(主持工作)。现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外聘专家,中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世界”专家委员会顾问等。 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研究,近十余年来,主要从事非遗保护管理与研究。曾主持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西北民间舞蹈数据库”项目,出版《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人神共舞》、《中国民舞》;发表《论回族宴席舞的式微》《仪式与舞蹈》《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发展的土壤》《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法初探》《在新起点上的非遗保护》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中国民舞》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民委联合推荐为“首届全国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