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末年,弃稷的裔孙不窋失官,迁居北豳(其后发展成强大的周部落),代兴的商朝自不必復以弃为后稷;直至武王伐纣,周弃才重新成为全国的农神。后稷如此,后土也一样。《左传昭公29年》:“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 《国语鲁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学者丁山认为,“共工”疾读为“鲧”,其子勾龙能平九土,当即治水土、定九州的大禹。大禹是华夏族之后土,而源自东夷的殷商,其土地神大概是商王的嫡派祖先—相土。 《周礼地官》云:“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胜国即前朝。改朝换代后,社稷之神也随而更替。周人对殷商后土庙施工,使其上下四周不与外通。而所谓阴讼,乃不足为外人所道的男女争执。这种纠纷,最适合在胜国之社的隐蔽空间处理。 前朝后土无法再掌管全国山河,只好判理儿女私情,诚可谓纡尊降贵。不过,让此神另有所掌,总比当今人们乔迁后将门口土地财神的牌位随弃于荒山野庙好得多。弃捐之弃,毕竟不同于弃稷之弃啊!(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陈炜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