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飞”在龙的基本神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龙之好飞,原因有这么几条:一是作为龙的模糊集合对象,云、雷电、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三是古人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等,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等,和飞升腾跃在空中的云、雷电、虹霓等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四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摆脱现世的苦累,飞腾、翱翔到高妙阔远、有星星,有月亮,白云缭绕的空中去。而龙作为寄托着、体现着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飞,不好飞,那也就不是龙了。 对龙之好飞,古人多有论述。《管子·水地》说龙“欲上则凌乎云气”;《吴志》称“龙非池中物,雨必飞去。”《扬子问神篇》自问自答:“龙必欲飞天乎?曰:时飞则飞,时潜则潜。”《拾遗记》讲得很艺术:“……又画为龙凤,骞翥若飞。皆不可点睛,或点之,必飞走也。”诗人的描绘更形象一些:“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努空虚。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訇电走先后驱。”(欧阳修《百子坑赛龙诗》)“明当一跃天池去,滂沛恩波及涸鱼。”(虞集《龙卵诗》) 好飞的神性,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某些神仙、圣杰、帝王的乘御对象。新石器时代的濮阳西水坡墓葬中就有人乘龙的蚌塑图像,战国长沙弹子库楚墓出土有“人物驭龙帛画”,汉代画像砖上有“仙人乘龙图”,北魏墓葬石刻上有“神人御龙图”,敦煌莫高窟有唐代“神人乘龙壁画”。文献中有关乘龙、驾龙、驭龙的记载就更多了。如夏后开“乘两龙”,东方句芒“乘两龙”,西方蓐收“乘两龙”,南方祝融“乘两龙”,北方禺强“乘两龙”。(均见《山海经》)“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韩非子》)“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屈原《九歌》)等等。 龙之好飞,也能从一些山水名胜的传说中找到注脚。 四川省四面山上有一座飞龙庙,此庙原名飞来庙。相传建庙时,一木工无意中将一条麻绳压在庙前石龙桥下,天长日久,麻绳变成了一条活龙。因河水太浅,欲离去。庙中长老问龙:“前面岩高千尺,你咋下得去?”龙说:“岩高我就飞嘛!”于是,人们就将飞来庙改为飞龙庙,飞龙河也因此而得名。 江西庐山有一座铁青色的悬崖叫铁船峰,其得名,与飞走的两条金龙有关。相传东晋年间,为了躲避一场灾难,大臣许逊和吴猛搭上了一条铁皮船,由两条金龙飞托而行。按规矩,坐这样的船眼睛是一定要闭上的。可飞到庐山上空时,两人因早闻这里的景色很美,就都情不自禁地睁开了双眼。这一睁,两条金龙便自个飞走了,铁船便跌落下来,化成了一道悬崖。 庐山的深潭中还有一种龙鱼。据说这种龙鱼,一闻到隆隆的打雷声就特别活跃,就要飞到天上去。其实,龙鱼的真实面目是一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也是龙的重要的集合对象之一——蝾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