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会发镇有一个山区村屯,名叫“六甲屯”。这六甲屯地处方正县西部山区,依山傍水,幽静美丽。关于六甲屯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 这古老的传说不但记录了六甲屯的沧桑巨变和历史沿革,也记载了六甲屯一代又一代山里人,他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事迹。 据老人们讲,六甲屯开始的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刚开始有人在这里落户居住的时候,只有十几户勤劳朴实的山里人家,散居在东坡西岭,他们农忙的时候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进山打猎,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这些山里人有中国农民的善良淳朴,却也有北方汉子的骁勇彪悍。 这小山村虽然背靠群山,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在村边流过,这条小河叫桶子河,所以小山村因河得名,人们就叫这个小山村为桶子沟。 又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山里人家生产工具更加简陋,生活也相对简单,过着犹如原始部落一样的生活,所以人们又俗称这里为“小部落”。 就这样居住在“小部落”的山里人虽然不是很富裕,却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忧无虑,一代又一代地生息繁衍,简单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时间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小部落”的宁静被打破了,生活在“小部落”的人们和东北几千万同胞一样,成了亡国奴,饱受日本鬼子的欺凌。 日本鬼子为了长期统治中国人民,便于管理,也为了切断东北抗联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采取了特别毒辣的一个损招——并屯。 那时候有很多零散的村屯被烧毁,人们被强行迁移,强迫老百姓集中居住。“小部落”成了居民点之一,人一下子多起来,名字也变了,叫做“长右屯”。 日本鬼子和汉奸四处巡逻,监视着各个村屯的动静,随便欺负中国人,随便抓丁摊派、捆人打人。日本鬼子四处作恶,唯独对“小部落”的人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小部落”有六位英雄好汉,他们可是个个身怀绝技,枪法精准,都不是好惹的。 这六位英雄好汉有:文字伦,善使大刀,是屯长,是“小部落”的当家人和主心骨。在屯子前趟街(音该)儿住着蔡振铎;屯子后趟街(音该)儿住着张乃臣;屯子东头儿住着绰号“土地佬”的齐乃公;屯子西头儿住着绰号“伤马神”的王俊峰;还有一个叫邢三仁的。 这六位好汉不但义气相投,互相敬重,而且每个人身边都团结着一帮弟兄,他们又都是带头大哥,按照天干地支的说法,甲乙丙丁……以“甲”为首,以“甲”开头,这六位好汉都是领头人、排头兵,都是老大,都排在第一位,所以被称为“当地六甲”。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大刀文字伦仍然掌管着“小部落”,和日本人周旋,保护“小部落”的人不吃大亏,那些鬼子汉奸对这些好汉也敬畏三分,一直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举动。 听老人讲,当时方正县就流传着一首民谣,叫做:大刀文字伦,镇守长右屯;前有蔡振铎,后头张乃臣;左有土地佬(齐乃公),右有伤马神(王俊峰);外加邢三仁! 这“当地六甲”先是与日本鬼子周旋,保护当地群众,后来日本鬼子步步紧逼。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这六位英雄好汉先后拉起队伍,报号山林,起兵抗日,被称为“抗日六勇”。 “小部落”的“当地六甲”带领几百条东北汉子、热血男儿,依托深山密林,快马长枪,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寇,让日本鬼子不得一日安宁…… 再后来日本鬼子被赶回了老家,中华民族驱除了漫天阴霾,迎来朗朗乾坤,日本鬼子滚回了老家,他们并屯时用的名字:长右屯,也跟他们一起随风而去了,人们为了纪念“抗日六勇”,就用了“当地六甲”的名字,把以前的“小部落”叫做:六甲屯,一直沿用到今天。(陆海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