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真实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解放日报 李冠杰 参加讨论

    2017年,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映的《至暗时刻》引发观众好评,影片讲述了二战中丘吉尔临危受命、在士气极其低落之时带领英国人走出情绪低谷的过程,彰显了英国人那种永不屈服的精神。
    实际上,令丘吉尔最为痛苦的是他亲眼看着大英帝国走向终结,而这位忠诚的英帝国的捍卫者又无能为力。他只能尽力延迟这个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解体的时间,为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潘兴明所著《丘吉尔与英帝国的非殖民化》真实地论述了丘吉尔担任首相之后大英帝国非殖民化的发展历程,生动详细地讲述了大英帝国这段政治转型的“至暗时刻”。
    多因互动
    历史学家的本职工作之一便是向世人讲述过去发生的历史真实。由于年代久远或材料缺失,很多历史真实被暂时掩埋,如何挖掘、利用和分析史料,成为历史学家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职责。潘兴明是英国研究的著名专家,他身上蕴含着那种雄浑深厚的学者风范,其作品非常注重史料,给人以真实感。诚如钱乘旦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所言:“写作中运用了大量档案材料,读者们可从注释中看出所用史料之丰富,这在史学研究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
    潘兴明的妙笔生辉之处还在于其学术观点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本书旨在论述英国的非殖民化过程,探讨推动这一过程发展的动力,力求在多因互动中讲述历史之真实。他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学派和国际政治学派对于英国非殖民化的“发展依附论”和“主动撤退论”等观点的局限性,突出强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和民族独立运动、二战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美国的立场、冷战的牵制”等因素的关键作用,力求在全文中把这种多方因素进行互动考察,揭示英帝国非殖民化的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通过运用丰富的史料和巧妙地进行分析,英国这段非殖民化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跟随作者的情节叙述进入到那个时代各方力量的交锋互动中去,深切体会这段动态鲜活的历史。
    身不由己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个老话题。潘兴明在这本书中无疑选择以丘吉尔这个英雄人物为纲来讲述英帝国的非殖民化这段历史。但在作者笔下,这个英雄人物不仅会“勃然大怒”、会“平静下来”、会“满意”、会“颇为自得”,也会“深感失望”,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是个容易动感情的人”。本书不仅写活了丘吉尔,也写活了这段非殖民化历史。至于丘吉尔是否主导和造就了这段非殖民化历史,作者并未简单得出结论,而是既借助整个进程描绘了丘吉尔的思想变化,又借助丘吉尔的观念转变讲述了整个非殖民化过程,丘吉尔和非殖民化是一种互动作用。
    读完这本书,我对丘吉尔的认识是,在很多场景中,这个英雄人物会身不由己,会深感无奈。这种情形或许是英国制度造就的。在接掌英国之时,丘吉尔面临的是一个危机四伏、士气低落、准备投降的帝国。当这个英雄人物带领英国人取得大战胜利之时,他带领的保守党却在1945年7月的大选中惨败,而无缘主导英国在战后世界秩序中的各种布局安排。等丘吉尔在1951年10月的大选获胜回归后,留给他的却是正在进行中的、已经无法挽回的非殖民化进程。
    鉴于这一历史事实,作者对丘吉尔给出了中肯的历史评价,也即“尽管丘吉尔在主观上反对非殖民化,并运用各种手段延缓其进程,但他从英国的国家利益、冷战局势和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的需要出发,在相当程度上顺应了非殖民化的潮流,实际上违心地成为了大英帝国的掘墓人之一”。我们为丘吉尔失去主导战后英国在国际舞台上谋划布局的这个良机感到惋惜,但这就是历史,这正是历史。
    陨落谜团
    帝国注定是要灭亡的,从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都是如此。探索帝国衰亡的原因,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当然,答案不一而足。爱德华·吉本把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归结为基督教对罗马精神的破坏,孟德斯鸠则将之归结为制度的优劣和民风的善恶,保罗·肯尼迪更是推出了“帝国过度扩张论”。就大英帝国的衰亡而言,其原因比罗马帝国更复杂。本书也深刻揭露了大英帝国衰亡的很多元素。
    读完此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帝国衰亡原因——美国意在毁坏大英帝国的谋略。二战虽然给美国带来了伤亡,但也使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极力主导建立战后的国际秩序,接替英帝国的世界主导权似乎也在美国的谋划范围之内。于是,如何瓦解庞大的大英帝国,美国早就想从非殖民化入手,而罗斯福正是推进非殖民化的主要舵手,其与英国合作是有长远眼光的。
    1941年,英美公布《大西洋宪章》,其目标是针对恢复纳粹统治下欧洲民族的主权,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明确表明这“不是要针对大英帝国的内部事务”。然而在美方来看,这些原则是适用于全世界的。1943年,罗斯福进一步提出了领土托管制度,这种制度“是美国政府战后世界蓝图中的重要一环”。丘吉尔曾一度认为“该制度是针对大英帝国的”,但经过美国人的一番解释,丘吉尔欣然接受。后来证明,美方起草的“托管制度准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其他任何自愿置于托管制度之下的领土”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二战中美国已经做好了如何瓦解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各种准备。
    美国原本就属于英帝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原因非常痛恨殖民统治,罗斯福除了在制度上策划如何取代殖民制度,还在实际行动中干涉英帝国的内政,继任的杜鲁门政府更是极力推进非殖民化,还借助联合国来讨论殖民地的政治问题。在美国主导的原则下,英国只能节节退守。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英国已经把世界的主导权交给了美国。在英帝国国力严重衰退、维护冷战大局、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等因素的助推下,英国只能全面撤退,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总面积达到33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国终于瓦解了。
    审时度势
    面对大英帝国的衰亡,丘吉尔坚持“我们决不放弃我们拥有的一切”,但无法阻止这种衰落大势。在英帝国衰落的过程中,英国政治家把英帝国转变成了英联邦,从而保持了英国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英联邦在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的规定下成立,其初衷是把白人统治下的自治领联合起来。在二战后的政治现实面前,英国人把从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安装在这种框架之内。1947年,首相艾德礼在下院大力赞美英联邦,认为“英联邦树立了一个将自由和独立完全融入更加伟大的体系的杰出范例”。在英国人看来,英联邦要比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组织更为高级和伟大,而且并非所有独立后的殖民地都能进入英联邦之内。
    在这种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的转型过程中,英国人依然小心翼翼地控制殖民地的独立,至少丘吉尔是这样做的。在丘吉尔第一任首相任期,保守党政府只准备允许殖民地自治而非独立。而且,“实现自治也应当发生在几十年之后,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殖民地也许永远达不到自治的标准”。即使在丘吉尔无法阻止非殖民化进程的第二个首相任期内,也没有一个殖民地在他的执政下获得独立。
    除了延迟这种非殖民化进程外,英国非常注重对殖民地的制度建设。1942年底,殖民部战后问题委员会主席海利勋爵在太平洋关系协会会议上宣布“英国的帝国政策目标是在殖民地培育和建立自治制度”。在后来殖民地独立之时的权力交接中,英国力图把权力交接给那些够格之人,而且往往在权力交接前制定相应的制宪方案,以保证权力的平稳过渡。
    虽然英国也采取一些措施镇压殖民地独立,但在把帝国殖民体系转向英联邦体系的过程中,英国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了独立后的殖民地与英国的紧密关系。事实上,“英属殖民地独立后大多留在英联邦内,没有一个新独立国家真正加入苏联阵营”。
    然而,英联邦体系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移民问题。丘吉尔非常关注殖民地和帝国其他部分对英国本身的影响,但由于某种原因,丘吉尔当政期间没有制定任何限制移民的法案。只有到1962年移民人数已达每年13万人以上时,英国政府才最终颁布了限制移民的相关法令。但随着英国加入欧共体,移民问题终究成了英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这一问题也最终促使英国退出欧盟。
    《丘吉尔与英帝国的非殖民化》内容丰富,情节精彩,观点不止于此。愿读者阅读原著,以盼共飨。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丘吉尔与英帝国的非殖民化》
    潘兴明著
    东方出版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