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甲进士是明代科举功名群体中级别最高的一层,拥有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举实力的最鲜明标志。一个地区出了多少阁臣,也是衡量当地人才仕途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二者的构成状况及其变化,自然成为反映当时社会流动状况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明代福建鼎甲进士和阁臣都保持了较高的社会流动率,来自上三代直系亲属皆为社会中下层家庭者占了两者的绝大部分。”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郭培贵认为,这无疑是科举制度和明代选官空前的“形式公平”带来的结果。 殿试成绩优于会试 鼎甲进士又称一甲进士,即明代殿试后产生的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一固定称谓亦自明初始。 终明一代,共举行89次殿试,鼎甲进士总数应为267名。福建士子共在其中26榜分别考中状元11名(福州府6名,兴化府莆田县2名,建宁府、漳州府、泉州府各1名)、榜眼12名、探花10名,所成鼎甲进士群体共为33名,占全国总数的12.36%,位列南直隶、江西、浙江之后,排在全国第四位,比福建进士数在全国排名第五提前了一位。郭培贵认为,这说明“福建士子在殿试中总体上比会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洪武、永乐、宣德三朝是福建收获鼎甲进士的黄金期,从洪武四年(1371)至宣德八年(1433)共62年间的19次殿试中,福建共考出18名,占明代福建鼎甲进士总数的54.55%。而自正统至明亡200多年间的70次殿试中,福建仅考出15名;在正统、天顺、弘治、天启、崇祯5朝,鼎甲进士竟然全是空白,仅万历年间主要由于泉州府科举的兴盛而有所起色。 福州、泉州、兴化、漳州等东部沿海4府的鼎甲进士共有29名,占了全省总数的87.87%,与明代福建各府的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大致相当。尤其是有1/3的福建鼎甲进士出自福州府,而出自此地的状元更占了全省状元的54.55%,充分彰显了闽都在文化上的优势。 兴化府的6名鼎甲进士全部出自莆田县,这是与莆田作为明代拥有进士人数最多的县份的地位相适应的;又全部产生于嘉靖之前,则反映了莆田嘉靖年间因惨遭倭寇荼毒而致科举实力在明后期明显走向衰弱的事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泉州府的8名鼎甲进士全部出自隆庆、万历时期,显示泉州科举一时之盛。 布衣之后占了半数 在明代福建鼎甲进士中,郭培贵查到有上三代直系亲属出身史料的有22人。他认为,以这22人(占总数的66.67%)为考察标本,庶可大致反映明代福建鼎甲进士社会流动的基本状况。 流动幅度最大的是出身于上三代直系亲属皆为平民家庭的鼎甲进士,此类有11人,占统计总数的50%。根据掌握的统计数据对比,郭培贵认为“明代福建鼎甲进士最大幅度社会流动的广度要大于明代进士的平均水平”。 另有9人应属社会地位不算高的阶层出身,即其上三代直系亲属中仅拥有低级功名或低级官职,或仅有赠官、捐官,或为前朝中级官员。该类鼎甲进士占了统计总数的40.91%,仍属上升幅度较大的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幅度小的仅有两人,一是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榜眼史继偕(泉州府),父为进士、高官(湖广右布政使从二品);二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状元庄际昌(泉州府),出身于曾祖为进士和中级官员(按察佥事正五品)、父为举人的家庭。“这两人都是明后期人,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时期福建鼎甲进士社会流动广度的收窄或速度的放缓。”郭培贵说,这与福建乃至全国进士的社会流动变迁趋向应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