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难晓”难入阁? 阁臣是在明成祖即位后出现的,主要辅助皇帝决策的近臣,仁宗、宣宗之后“累加至三孤”,地位实居“七卿”之上,成为文官之首。 明代福建共产生11位阁臣,仅占明代“实任阁臣”总数(161名)的6.83%,拥有阁臣数排在南直、北直、浙江、江西、山东、湖广之后。与福建科举大省地位相比,郭培贵认为这个比率偏小,排名也是偏后的。 宣德之后,福建高科名者不仅罕有入阁者,而且罕有升至部院长官者。万历年初,王世贞就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说“福建自开科,至宣德间,最多高第,以后寥寥矣,然少显贵者”,并专门当作“奇事”记述于《弇山堂别集》。 至于闽人为什么长期不能入阁,张廷玉《明史》解释说,“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 是“语言难晓”吗?“原因似非《明史》所言如此简单,尚有探讨余地。”郭培贵说,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至崇祯十五年(1642),35年间福建相继有9人入阁,占了福建阁臣总数的81.82%,莫非他们都克服了语言障碍?或仅因克服了语言障碍就能入阁? 空前的“形式公平” 明初的两位阁臣,陈山(延平府)为举人出身,杨荣(建宁府)虽是进士出身,但仅是二甲第三名,而万历年后的9位阁臣(7名出自泉州府)则都拥有显赫的功名,2人为榜眼,2人为探花,5人为庶吉士。 “这自然是当时选官极重出身资格的结果,同时也显示明代选官在‘形式公平’上达到了空前之高的水平。”郭培贵认为,一般而言,功名越高,选官级别越高。阁臣既然在事实上居于“七卿”之上,那么出任阁臣的出身功名自然也应高于普通进士。 泉州府在35年间居然出了7位阁臣,几近奇迹,又都是在明朝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背景下入阁的,也使人不得不惊叹于历史的吊诡。 11位阁臣中,郭培贵仅查到9位阁臣的上三代家庭出身史料,社会地位都是“由低向高流动的,只是流动的幅度各有不同”。史继偕、蒋德璟(泉州府)2人算是“官二代”,上三代直系亲属中有考取进士功名和任高级官职的,属流动幅度最小的,如蒋德璟其父光彦进士出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属四品以上。 而杨荣、李廷机(泉州府)、杨景辰(泉州府)3人,都是出身于上三代直系亲属皆为平民,没有任何功名和官职的家庭,由平民升至阁臣,在既有统治秩序下,可谓实现了最大幅度的由低向高的社会流动。 “保持一定的流动率和选官上的‘形式公平’,无疑是保证社会平稳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绝非唯一条件。”郭培贵说,明朝灭亡的事实又昭示世人:社会是一个由众多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乃至崩解。 福建日报记者 谢海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