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以城镇为核心的区域通史
陈国灿教授主编的《江南城镇通史》,在总结既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和市镇视为统一的社会体系,系统地考察和分析江南地区城镇源起、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阶段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城镇发展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轨迹,剖析其内在活力机制。全书分为先秦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前期、晚清和民国共七卷展开论述,虽以城镇为核心,却呈献出一部全方位的区域通史。 第一部分(先秦秦汉卷),借鉴和运用有关聚落的研究理论,通过对江南地区上古至秦汉时期城邑和城市发展历史的考察,理清该地区由聚落发展成城邑,再扩大为城市的基本历史轨迹,从中寻找江南城市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并探索城市发展背后的动力,进而揭示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和各种社会形态。先秦及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城市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都城、郡县城市三个阶段。这一时段江南地区城市兴起和发展主要依靠政治力量,而郡县城市中的经济功能也在择机成长。 第二部分(六朝隋唐五代卷、宋元卷),六朝隋唐时期,江南地区城市发展从数量和规模上迎来高潮,“城市日渐具有人口分布的高密度性、经济生活的多样性、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居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等特点”。城乡之间的界限渐趋模糊,各种经营活动延伸至郊区农村,开始出现市镇萌芽。这些特征预示着经济因素占主导的工商业市镇的孕育和发展。进入宋元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引发江南城镇的重大调整,而城镇的繁荣与转型,又进一步推动江南区域社会的变革”。江南城市地域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呈现出群体现象。城市内商品流通频繁,市场交易活跃,城市功能不断健全,不同的城市类型逐渐出现。 第三部分(明代卷、清前期卷),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城市发展显著,城市社会关系发生进一步变化。同时,政府对城市的控制日渐加强,加之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到清前期,传统城市固有的局限逐渐暴露,城市发展滞缓,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尽管如此,江南城镇发展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发生转变,形成了有利于江南城镇滋生乃至趋向外向型发展的环境。 第四部分(晚清卷、民国卷),晚清时期,江南城镇发展历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以上海为代表的通商口岸城市的迅速崛起,对原有江南城镇体系演变产生深刻的影响。江南地区许多城市面临工业化转型,但由于地域和产业结构上的局限,这些城市始终没有成功转化为工业型城市。进入民国时期,江南城镇继续发展,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江南城镇历史的重要节点,抗日战争以及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江南城镇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甚至衰退。 综观《江南城镇通史》,可以看出四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其一,整体视野,个体关怀。该书尽可能地展示江南城镇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中国城镇演变的大体历史轨迹和基本特点。同时,从江南城镇的发展,探讨其不同时段、不同类型城镇发展的轨迹和特点,进而体现江南城镇发展的地域性。 其二,知识性、学术性融为一体。注重城镇发展历程的论述,对江南城镇的发展轨迹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对学术界既有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同时将作者自己的学术心得体会融入其中,许多议题和观点具较高的学术价值。 其三,注重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作者在论述先秦及秦汉时期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以聚落作为研究起点,细致分析了城市的起源和形成以及之后的发展历程,将城市的发展置于政治权威、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口波动等因素起作用的语境中,综合考察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对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 其四,城乡并重,一视同仁。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供给,这意味着农村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入人口、粮食、物质、文化等资源,从而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作者着重论述了许多以农村商业中心的形式成长起来的市镇,这突出表现在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城镇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市镇的出现,为宋元时期城镇性质的转化奠定了基础。密集的市镇网络,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动。作者从城乡关系的演绎逻辑来观察城镇发展的历史,为城镇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除上述著作特点之外,本书还存在可进一步推敲和打磨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江南城镇通史》对江南城镇发展历程的把握和对相关问题的阐释,进一步完善了市镇研究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