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村寨社区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分析 本案例村寨是省市扶贫开发协会挂钩帮扶的畲族老区村。2006年前,本案例村寨的各项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村寨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财源不多,村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00元,农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经过近几年的村寨建设和社区营造,本案例村寨不仅大力发展生产,利用各类项目和筹集的资金完善村落各项事业,特别是在社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立体式发展。 但村寨社区的发展必须是一种包括文化、经济、生态等多种要素在内的综合式协调发展,应既要有文化特色,又要有产业特色,还要有生态特色。 就调研结果来看,这些要素尚要形成合力,尚需各方进一步的努力,因为农村文化生态系统就是在农村特定的空间下,通过文化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的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基于此,本案例村寨社区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案例村寨地处高山地区,受环境制约,该村主要依靠生态资源开发脱贫致富,一些大型项目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也就是说政府对该村当前的社区营造和资源开发起到关键作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见表3),为案例村寨确定了发展的基础。 但是,一个村落的发展也应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若仅仅依靠政府治理模式运行,无法真正提高村寨社区营造和资源开发的效度,相反会增加政府的包袱,降低自身发展的活力,最终使村寨失却发展的内在源泉,造成村寨社区开发的不可持续性。 表3 2012-2015年案例村寨政府项目资金概况 2.村寨居民社区文化建设参与度低 据调查,案例村寨社区营造过程中村干部、经济能人普遍对推进社区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颇高,但村寨大部分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参与程度却比较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方面,许多居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文化层次较低、年龄偏大、服务意识淡薄,以致无法胜任大部分工作,而相关的技能培训没有及时跟上,造成村民对社区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很难理解和接受,许多文化活动和文化宣传很难开展。 从社区营造本质的阐述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的核心要素是公众的参与度,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搞好村寨社区建设的基本保证,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如果缺乏积极性,将直接影响社区营造的成效,从而影响着社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行和村落社区民众脱贫致富的机会。 3.村寨营建与生态开发的盲目性 由于经济实力薄弱、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不足,文化资源开发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当现象,主要表现在盲目性开发、破坏性开发、过度性开发与庸俗化开发等方面。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鼓舞之下,案例村寨同其他村落一样,为了加速村寨经济发展,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有时可能也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这样就可能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局部挫伤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当然,如果一味追求形式,注重包装以致损毁文化资源的原貌和“原生环境”,造成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双重损毁,也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有时商业化开发也可能超过环境承载量,过多地建造与环境不相协调的基础设施,破坏畲村生态文化资源,甚至导致部分文化资源的“异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个别组织者还可能不按传统的时空规约肆意将民族文化遗产庸俗化、简单化地搬上舞台,从而使村寨文化失去其原有的神韵,村落文化功能或文化内涵经由舞台的程式化、庸俗化展演后便可能走向蜕化的境地。 二、社区营造背景下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再生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项目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民族村寨文化生态系统在社区营造过程中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呈现出系统内部的不协调甚至矛盾的局面。主要表现为传统生态文化构成要素的式微,许多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一些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先进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民族村寨文化生态系统呈现出的社区、文化与自然环境并存的运作模式,如何协调三种环境从而带动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已成为民族村寨社区营造和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营造是一种通过公众参与,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欧美日等国和我国台湾等地的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村区域发展找到了一种可行性方式,从而使农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再生与超越有章可循。 (一)完善训练机制,提升村寨居民的参与度 村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成效,但并不是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都有机会或有能力平等地参与到每一项工作中。人类学家Strathern认为:“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特征,确定性或明显的可知性和隐含性。”前者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进行训练而获得相应的技能,而后者即文化的隐含性特征则可能是一种受限(restricted)认知,享有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群体会有效地排斥那些不具备这种专业知识的人。所以,在民族村寨社区营造过程中,文化的隐含性特征将无形地影响着村民们参与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机会和积极性,必须改变受限认知为开放(open)认知,村民们才能深度参与到社区营造的“主流”中去,而不致被边缘化。然而,即使村民对参与生态资源开发的愿望再强烈,由于缺乏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先进的组织模式和科学的方法,若任其自然发展或不切实际地盲目干预,不仅不能达到开发的目的,可能还会使原本活态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更谈不上社区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因此在社区营造中,要让村寨居民掌握生态文化资源开发这一脱贫致富的法宝,就必须引进对公众的训练机制,训练村寨居民掌握更熟练的技能和更科学的方法,积极参与到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才能提高民族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成效,最终实现民族村寨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 (二)用活项目资金,保证生态建构的完整性 “村寨是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载体,文化是村寨建设和发展的灵魂,环境是村寨与文化生存的土壤。”文化生态并非单纯一元文化的衍生,而是多元高度融合交互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融合多元文化生态,才能合理地将村寨社区营造、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生态建构统一联系起来。当前,像案例村寨一样致力于通过项目资本积累建构新型社区的村寨为数众多,但是由于社区文化生态开发需要有比较成熟的宏观规划,当项目生成落地后,社区资源开发的目标要明确,参与者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或将资金过分投入到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忽视了村寨生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等方面,更不能对社区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不加以深入认知和理性选择,而要极力鼓励那些能力不足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实践中,特别是保障贫困居民获得资金和智力扶持,促进村寨社区生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村民现实生活的需要。所以,要实现村寨社区文化生态合理建构的目标,就必须灵活使用好项目资金,带动贫困村民积极致力于开发优势资源,保护濒危文化,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重建村寨社区文化生态。只有这样,才能将村寨社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机融合,避免生态建构的片面性和生态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使村寨生态文化资源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