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 王玲 元代管军万户府铜印(图1),1975年12月江苏丹阳全州公社出土,边长7.8、通高8厘米;铜质,平台,梯形直钮。印面(图2)正方形,印文六字“管军万户府印”,为阳文九叠篆,字体刚劲,气魄非常,笔画繁复折叠,填满印面。印背右刻“龙凤二□”(图3),其中的缺字当为“年”,左刻“十二月日造”(图4);印墙左侧刻“民字肆拾陆号”,右侧刻“管军□□□□”,其中“管军”二字隐约可见,其余已锈蚀不辨,缺四字当为“万户府印”。 “龙凤”为元末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韩林儿建立的宋政权使用的年号,据此推断此方铜印为元末韩宋政权龙凤二年(1356)颁发。元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起义。在元军镇压下,韩山童牺牲,起义军暂时失利。随后,元军转移力量镇压南方红巾军。刘福通乘机召集部众,发动起义,并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龙凤元年(1355)二月于亳州(今安徽省亳县)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宋,年号龙凤,军称红巾军,前后只存在11年(1355—1366)。 印文书体为“九叠篆”,“九叠篆”创自宋,为宋以来常用之“国朝官印”书体,“九叠篆”非必九叠,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之所以称之“九叠”,则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 该铜印印文为“管军万户府印”,为韩宋政权管军机构所有。韩宋政权的机构与称谓仿效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可能未设全);军职设元帅、总管、万户、千户、百户等。元帅、总管、万户三者在品级高低上有明显区别,清·张廷玉等著《明史》载:“茅成,定远人。自和州从军,隶常遇春麾下。克太平,始授万户。从定常州、宁国,进总管。克衢州,授副元帅。守金华,改太平兴国翼元帅。”反映茅成从万户经总管、副元帅直至元帅的升迁过程,可见元帅高于总管,总管高于万户。又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下属诸路万户府分上、中、下三等。可见宋政权管军机构等级区分十分严格。 龙凤元年四月,韩林儿任命朱元璋为左副元帅。“龙凤二年三月丁酉,朱元璋的部队克镇江,四月乙丑克金坛,七月攻常州”。且从镇江至金坛,丹阳为必经之地。又据刘辰《国初事迹》载:朱元璋“克镇江,立镇江翼”。“镇江翼,是指镇江统军元帅府”。按宋政权管军机构设置,镇江路设统军元帅府,颁发“元帅之印”,元帅府下设管军总管府和万户府,应颁发相应的印章。又“韩林儿宋政权的部队,除了朱元璋这一支长期在苏南地区活动外,其他部队没有到过苏南”。由此推断该印章为龙凤二年由宋政权颁发给朱元璋部队管军万户府之铜印。 管军万户府铜印为元朝末年农民义军红巾军宋政权下设的管军机构之一——管军万户府所使用的铜印,亦是江苏省首次发现的龙凤政权铜印,它为我们了解宋政权管军机构设置及红巾军在苏南一带转战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