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抗战老兵回忆第二次长沙会战真实情况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研究战争,抗战老兵的回忆非常的重要,他们的回忆将为我们提供飞航重要的研究资料。同时,这些老兵们亲身体验过真正的血肉疆场,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对后世的国人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我于1917年12月初6出生于广西省南宁的一个贫民家庭。1938年,在广西桂林高中读书时考入黄埔军校四分校16期步科受训。四分校的前身是广州分校。1938年,日寇的铁蹄由北向南,中国的半壁山河沦陷。广州分校由广东迁至广西宜山,尔后又改名黄埔军校第四分校。校址就是宜山乡村的民房,物资欠缺。正是这个一无所有的第四分校让许多愤激而无所投的爱国青年有了归宿与希望。我同期的同学就有一些归国抗日的爱国华侨青年,也有不少从江西到广西的战干团学生。正是这个一无所有的第四分校,培育出许多抗日军官。
    在抗日战争中,我参加了振奋人心的第二次长沙会战。这次战役是抗战以来继台儿庄大战之后中国军队的第二次大胜利。九战区的薛岳让日本战将冈村宁次在长沙弃甲逃归武汉,日军伤亡15万。我为当时是九战区军队中的一个成员而自豪,但又觉得有点惭愧。因为我只是第4军军部特务营的一个排连长,从没上前线与日军血拼过。不过,我不难悟出薛岳之所以能打得日本战将冈村宁次弃甲而逃,损员折将15万的真实意义。当年中日军队的装备优劣悬殊。日军有飞机配合,地上有战车、装甲车、骑兵,战地的后勤补给用汽车运输,利于平坦地段的战斗。中国军队因装备缺劣,利于山地战。第二次长沙大战胜利的原因,正是薛岳巧妙地在战场上运用了双方的优劣势。
    大战之初,中日军队相持于九战区防线之南北两岸。我所在的第4军3个师,防守线主要在新墙河之南面。日军为打通粤汉线调重兵攻长沙,强渡新墙河。由于优劣势相反,我军既不死拼也不败退,只是主力全部撤入山区,于是日军恃其装备优势长驱直入长沙,不料却进入薛岳“关门打狗”与“口袋”战术。当日军进至长沙时,我军主力仍在日军的后方山区里,屹立于长沙对岸岳麓山的九战区司令部调动大军向日军反攻,把日军打退。而我在日军后方的主力军立即出击,把日军截成一段段而歼之。冈村宁次弃甲逃回武汉,损兵折将15万。我虽没上前线,却亲身感受到这段难忘的经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