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随笔 >

禁饮酒莫贪杯的时代烙印

http://www.newdu.com 2018-03-02 宝鸡日报 王星 参加讨论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过年团圆,亲朋好友少不了举杯畅饮。在没有春晚、没有手机,也没有全民抢红包的古代,“酒”自然而然地成为佳节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主角”。过年图个热闹喜庆,但古人在推杯换盏间也要讲个规矩,正所谓“小酌怡情,君子有度”,这里的“度”不是小气,而是修养,是一种把握适可而止的“分寸”。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件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国宝”——
    禁饮酒莫贪杯的时代烙印
     
    2012年 6月,宝鸡石鼓山周墓出土了一件长 94.5厘米、宽 45厘米、高 20.5厘米的夔龙纹禁。这件青铜器的器身为长方体,中空,禁面四周装饰一圈双首龙纹,禁上放置有户彝 1件、户卣 2件、斗 1件,其中一卣下还有一方形器座。 3件“户”器是作为一套完整组合放置于铜禁之上,应当是同时铸造。相对于其他器物,可以说,铜禁是这次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唯一一件西周铜禁,也是唯一一件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铜禁。
    商王纵酒失德,周人决心戒酒
    相较于曝光频率高的鼎、簋、卣等,“禁”称得上“少数派”。禁,是我国自西周开始出现的新式青铜器,数千年来,它既不传世,也少见于典籍,珍贵且富有神秘感。
    禁,是西周早期贵族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壶等盛酒器的几案。从造型上看,它更像一个今人用的“茶几”,因为是青铜铸造,故也有人称它为“铜桌子”。那么,这种放置盛酒器的几案为什么会叫作“禁”呢?据《礼仪·士冠礼》载:“尊于房户之间,两庑有禁。”《仪礼·乡射礼》曰:“席主人于阼阶上西面,尊于宾席之东,两壶斯禁。”汉代学者郑玄解释道:“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因此,后人普遍认为,周人所谓的“禁”,与周人灭商后实行严厉的戒酒令相关,有禁戒饮酒的意思。
    商代晚期,嗜酒成风,到商纣王时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史记·殷本纪》记载:“ (纣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很快,这种“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导致了商王朝在牧野之战中的彻底失败,武王成功克商。
    周人目睹了商王朝民怨沸腾、土崩瓦解的一切,他们把商的覆灭归咎于“纵酒失德”。吸取历史教训,西周建国伊始,周公姬旦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严禁酒令——《酒诰》。
    诰文要求:诸侯、近臣、同姓子孙要“无彝酒”,即不准经常饮酒。酒被限制在祭祀时使用,在祭祀时饮酒也要“德将无醉”,群饮和狂饮被禁止,违者可捕杀之。国家设置“酒正”“浆人”等专管酒事的官吏,控制酒的生产和消费。酒要饮,又不能失度。也就是说,在西周时期,想要酩酊大醉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提“酒驾”的后果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周是一个重视农耕的部族,远古的姜姓部族就生活在今天的宝鸡地区,而神农氏则是姜姓部族中最早开始农业生产的代表。西周王朝建立后,周人深知获取粮食的艰辛,而酒是需要用粮食或其他食用植物酿造,所以“禁酒令”的颁布,也反映了周朝统治者对民众的体恤和对粮食的珍惜。
    所以,西周初期,这种盛放酒器的几案新鲜“出炉”,以“禁”彰显周人戒酒的决心。
    铜禁均出宝鸡,或为姜戎首创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较著名的西周青铜禁共有三件,其中两件为解放前非法盗掘,一件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发掘出土,分别是: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柉禁、现藏天津博物馆的夔龙纹禁、 2012年陕西宝鸡石鼓山发现的夔龙纹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件铜禁的出土地均为宝鸡。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柉禁, 1901年出土于宝鸡斗鸡台戴家湾,长 87.6厘米、宽 46厘米、高18.7厘米,禁上所置酒器最高 47厘米。该器组共 13件,从器物种类来看,它们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的青铜酒器,却唯独不见食器。禁身为一长方形台座,前后两侧各有八个长方形孔,两端各有四个长方形孔,其间隔梁和边框饰瘦长尖角夔龙纹;天津博物馆的夔龙纹禁,禁高 23厘米、长 126厘米、宽46.6厘米。整体呈长方体,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禁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 16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 4个,禁的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造型端庄、铸造精良,也是现存铜禁中最大的一件。
    这里要强调的是,出土于宝鸡的这三件铜禁形制相似,细部有所不同,如侧面有无镂空、禁面有无子口等;纹饰上都饰有卷尾夔纹,较为相似。所以,这三件禁的时代应该比较相近,为西周早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懋镕认为,宝鸡是西周方座簋的发源地,宝鸡又是商代姜戎族的聚居地,这样就把方座簋与姜戎族联系起来了。禁为器座,既然能制作出带座簋,再制作单体器座,并进一步做成较大形
    制的禁,从技术层面讲是可行的。因此,禁有可能是古代居住于宝鸡的姜戎族首创和使用的。
    在近代的考古发掘中,除了铜禁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有漆禁。1985年,在长安沣西张家坡西周 85号井叔墓中,就出土了一件漆盘,下有铜质四足,盘内有酒器方彝,明显属于漆禁。而在上世纪 70年代,考古人员在宝鸡竹园沟墓地 7号墓也发现类似的漆盘,盘为长方形,木胎质已朽,仅残存漆皮,该盘长 73厘米、宽 43厘米。从盘出土时放置的卣、尊、觚、觯等酒器可以看出,它属于禁类,至于盘下有无四足,因木质已朽,已不得而知。
    由此看来,“禁”似乎与宝鸡有着不解之缘,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为什么至今发现的西周铜禁都在宝鸡,这是因为自商代以来,这里就是姜戎族的老家。
    凸显礼器尊贵,先民遵纪守法
    话说,春节最早的雏形,就是来源于周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腊祭”。古时,周人逢腊月便要围猎,以猎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祀先祖,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后来,人们在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成为当时春节的最主要活动,并一直被沿用。
    古人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人过春节,祭祀就是头等大事。在《周礼》的五礼“吉、凶、军、宾、嘉”中,为首的“吉礼”指的便是对先祖和各种神祇的祭祀;《周礼》中的“左祖右社”,表明了周人对宗庙、祖先的重视。
    青铜礼器是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在周代祭祀中,铜禁也有着重要的用途。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表示,铜禁的功能从考古学上来看,它是一种器座。在周人祭祀中,铜禁的使用也说明了其上所摆放礼器的重要性。与当时祭祀习惯有关,周人祭祀时不像现代人坐在椅子上,他们是坐在平地上,如果要表示尊重的时候,他们就会直起身来,那就是跪姿,有些尊贵的礼器不够高,就需要一个底座,用来凸显器物的尊贵。
    那为什么铜禁会高频出现于宝鸡境内?
    有学者表示,这与宝鸡当时的政治文化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时期。自汉代以来,宝鸡境内就不断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宝鸡出土的铜禁,让人们看到周人对嗜酒误国历史教训的反思,以及他们将戒酒付诸实施的坚定决心,也昭示了宝鸡地区西周先民遵纪守法、励精图治的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稀世铜禁被人们静置于博物馆中,但每一件“国宝”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或震撼、或辛酸、或感人、或惊险的传奇,待我们去慢慢品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