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从闽南、粤东浮滨文化玉(石)器看中原夏商文明的南渐

http://www.newdu.com 2018-03-07 《江汉考古》(武汉)2016年 石荣传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石荣传,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8002
    内容提要:浮滨文化是商末周初活跃于闽南、粤东一带的一支东南沿海土著文化。该文化中常见的璋、戈等皆为中原夏、商文化的代表器形,这些文化因素如何辗转进入东南沿海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剖析浮滨文化玉石器中包含的外来文化因素,初步蠡测中原文化因素进入粤东、闽南的时空、路线等问题。
    关键词:浮滨文化、玉石器、夏商文明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南大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及贵州省2016年度哲社规划国学单列课题(16GZGX19)资助。
    中图分类号:K876.8文献识别号:A文章编号:1001-0327(2016)05-0060-10
     
    浮滨文化是商末周初活跃于闽南、粤东一带,以长颈大口尊、圈足豆、带流壶等釉陶组合为文化特征的一支土著文化。文化内涵除包含有特征鲜明的陶器外,浮滨文化还出有大量的玉石器(以石器为主,少量玉器),从功能用途看,石器多为实用工具,如石锛;玉器为非实用,如璋、戈等,皆为中原夏商玉器造型,应具有与中原玉器相同的功能。
    中原与闽南相隔遥远,礼玉文化因素如何进入闽南、粤东?浮滨文化中玉石器还包含有哪些外来文化因素?本文收集浮滨文化出土的玉器及非实用的石器,剖析玉石器中所包含的外来文化因素,从而初步蠡测中原文化进入粤东闽南的时空、路线等问题。
    一、浮滨文化玉(石)器出土概况
    浮滨文化的遗址主要分布于榕江、韩江、九龙江、晋江等流域,以榕江与九龙江流域的遗址较为密集,主要有广东饶平浮滨、大埔县、油柑山、仙桥山、福建虎林山、鸟仑尾与狗头山、南安大盈寨山、龙海步文云洞岩、南靖浮山、云霄火田乞丐岭、平和西山M1①、民安丁址②等。本文将出土玉(石)器较多的代表性遗址罗列如下。
    1.广东饶平浮滨公社塔仔金山与深涂顶大埔山墓地③
    共发掘墓葬21座,M1~M6位于塔仔金山,M17~M21位于联饶公社顶大埔山。玉(石)器出土概况如下:戈30件,两侧皆有刃,按援与锋之间的角度可以分为弧收锋与折收锋,以前者为多,有20件,其中9件有圆穿,15件援部隆脊有棱。锛仅1件,器身为梯形,上窄下宽。石环,出于M1,内圆外方,四角有凸棱,从描述来看应为琮,惜无图。石璜2件出于M8,弧形,外面微凹,有两道弦,一端两孔,另一端一孔,从描述看应为钏或镯,而非璜。另外,还见有玉玦、残玉饰等。
    2.广东省大埔县枫朗镇金面山、屋背岭、斜背岭等古墓葬④
    共清理墓葬22座,根据报告将玉石器情况梳理如下:石器出土137件,玉器出土14件,玉质多为青玉或高岭玉质。戈分别出于M1、M6、M8、M20,两侧皆有刃,从援与锋的交接处可以分为折收锋与弧收锋,以前者为多,体较薄,直援,直内较短,有一穿或两穿。锛的数量最多,分为凹弧刃与直刃两种,后者略多,断面多梯形。凸缘环环径多在7厘米左右,凸缘突起不高。玦占多数,直径在1.3~5.2厘米之间,皆为环形。
    3.广东揭阳油柑山墓地⑤
    已被破坏,随葬品所剩不多,石锛2件,一件梯形凹面刃,长5.2厘米;另一件直刃,双肩明显,长5.2厘米。玦,质地有石与玉质两种:石玦,墨绿色,断面圆形;玉玦,玦面较宽,内孔单面钻。
    4.广东揭阳仙桥区仙桥山遗址⑥
    采集石器4,为璋与戈,皆无使用痕迹:石璋2,板岩制作,长条形,顶端分叉,作燕尾状,柄部对钻一孔。石戈2,板岩,宽直援,锋部折收为三角形,剖面为椭圆形,直内,两侧无边刃,内部与援部无分界,内部对钻一穿。
    5.广东揭东县浮滨遗址⑦
    揭东县是浮滨文化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调查发现有许多遗址,多未经发掘,主要有莆田镇马头岽、茂林山,云路镇梅林山,新亨镇新岭矿厂、精神病院后山、戏院东,白塔镇大盘岭M1、寨山,炮台镇坡林山,地都镇油柑山、剑尾场等遗址。
    目前所见器物均为采集,主要有石戈、石锛、玦、璜等。戈皆长援,包括援与内分界与无分界两种,分界者仅精神病院后山遗址JD4:3;无分界者居多,如云路镇梅林遗址JD33:8,直内,两侧皆刃,戈身起脊,折收三角锋,援部整体微内弧。锛为平刃或凹弧刃,多见弓背,以新亨镇新岭矿厂出土的一组凹刃锛为代表,共14件,长度从26.6厘米至4.7厘米不等,报告中称为一组,但未细明采集时的排列状态。石玦2件为地都镇油柑山采集。璜(JDM1:6)采集于白塔镇大盘岭,由玉环形器改制而成,一端一孔,另一端两孔。
    6.福建南安大盈寨山遗址⑧
    推测可能为一处墓葬,出土物为青铜器和玉器,无陶器伴出。青铜器包括戈、戚、矛、匕首、铃、有段锛等。玉器有戈与璜两种。戈,双面刃,起脊,内有二孔,内援无分界,磨制,残。玉璜4,大小相等,制作精细,扇形,两侧各一孔,外缘薄,青玉质。
    7.南安水头下埕村赤坑石窟山遗址⑨
    该遗址采集到一组石锛,共12件,造型基本一致,正面梯形或长方形,弓背凹弧刃,少量平刃,磨制精细,无使用痕迹;分三层排列,长度从32.5厘米至16.8厘米不等,无伴出器物。学者根据锛的形致判断该遗址为浮滨文化⑩。
    8.漳州虎林山遗址(11)
    虎林山遗址是漳州地区的一处商周时期墓葬区,该遗址第三期为典型浮滨文化。出土石器较多,玉器不多,种类有锛、戈、璋、矛、钏、玦等,以锛为大宗,多为实用。戈亦较多,长援,起脊,折收锋,分为无阑与有阑,以前者居多,且多以内援无分界无阑戈最多。璋仅M13:1与另M19②:4两件;钏较为特别,分体,每部分皆为弧形,钏面有数量不等的横向凹槽,磨制精细,黑色泥岩,两侧各一孔或两孔,以供连缀。
    9.鸟仑尾与狗头山(12)
    鸟仑尾遗址位于漳州南靖县金山镇、狗头山遗址位于丰田镇,二者皆处于九龙江西溪支流。鸟仑尾二期与狗头山遗址皆属于浮滨文化,玉石器主要有锛、戈、刀、矛、钏、环、玦等。锛的造型与虎林山遗址大体一致。戈分为长直援与弧援,前者又可分为有阑与无阑两种,有阑者如M16:5,未有使用痕迹;无阑者多为弧援器形,内援无分界,弧收锋,多起脊,少量无,如M23: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