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从闽南、粤东浮滨文化玉(石)器看中原夏商文明的南渐(2)

http://www.newdu.com 2018-03-07 《江汉考古》(武汉)2016年 石荣传 参加讨论

    二、浮滨文化典型玉(石)器的外来文化因素分析
    闽南粤东浮滨文化玉(石)器的种类较为简单,从功能用途上可分为两类:仪仗类与佩饰类。前者包括戈、璋、锛、矛等,后者包括玉玦、凸缘环、钏、璜等。为了理清浮滨文化玉(石)器的文化内涵构成及源流等,选取典型玉(石)器作简要文化因素分析:
    1.锛
    浮滨文化中锛的出土量最多,大部分为实用器,少量非实用。二者造型相同,根据刃口大致分为凹弧刃与平直刃:前者以弓背凹弧刃为代表,如虎林山M3:10(图一,1),截面梯形,凹刃,刃沿平,弓背,磨制,长9厘米,宽4.4厘米,主要分布于九龙江流域,早于浮滨文化的松柏山墓葬(13)即有出现;榕江流域较少。弓背锛最早见于福建地区昙石山文化二期M138:9(图一,2)(14),背面微弓,单面刃,遗址年代约在距今5000至4000年。其后的黄瓜山文化及黄土仑文化中都有出现,所以此类锛应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一种土著因素,九龙江流域多于榕江流域的现象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另外,赣鄱流域吴城文化中亦见弓背锛,如1974QSWT2⑤:36(图一,3)。平直刃锛多分布于粤东榕江流域,如大埔县M20:9(图一,4),该区域还见有肩锛,应是相邻珠江流域文化因素的传入。
    浮滨文化墓葬中常见随葬形制较小的锛,大部分出于腰坑中,以虎林山遗址为代表,发掘者推测可能是“专门为随葬而加工制造的明器,作为财富数量的象征”(15)。随葬大量非实用的玉质工具现象起源于史前,以长江下游及江淮地区的新石器晚期墓葬最为兴盛,如凌家滩遗址07M23(16)中随葬大量的石钺;腰坑是中原商文化的特征,所以浮滨文化小石锛出于腰坑的现象可能是史前与中原商代丧葬习俗融合演变的产物?
    浮滨文化除单独使用的锛外,偶见组锛,即尺寸由小及大依次递增的成组石锛,以南安水头下埕村赤坑石窟山遗址出土的12件锛为代表,分三层排列,从锛刃多无使用痕迹看,与浮滨文化中戈、璋、矛等表达同样的社会理念——某种社会权力的象征。是否受中原商周时期鼎簋制度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戈
    在闽南粤东地区,石戈的出土早于浮滨文化,如鸟仑尾第一期文化。至浮滨文化时数量大增,九龙江流域出土者较榕江流域多且精致。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者的型式划分中的弧收锋有脊内援分界戈,如虎林山M5:14(图二,1),短宽,内小于援,脊自锋至中后部分开,向内的两侧延伸,隆脊正对的内处有一大孔,内援交界两侧有两小孔,与新干大洋洲墓(17)中所出矛较为相似,如XDM:649(图二,2)为柳叶形,前锋较尖,带有边刃,中脊突出,末端中心部分两面内凹,凹槽前方有大圆穿,下方两侧各有一用来固定矛叶的小圆穿,这种造型在中原商代矛中亦常见,如河南安阳大司空出土的铜骹玉叶矛。所以,浮滨文化此类戈应归之矛,而非戈。
    图一锛
    1.虎林山M3:102.昙石山M138:93.吴城1974QSWT2⑤:364.大埔M20:9
    浮滨文化的戈按援至锋的收杀弧度可以分为弧收锋与折收锋两大类:弧收锋戈中以弧收锋有脊戈为最多。折收锋戈是浮滨文化戈的主要造型,前端折收形成三角锋,多起脊,以闽南出土者最为精美,如虎林山M17:33(图二,3),短阑,近直内,斜直援,两侧有刃,内援交界处有一穿,磨制精细,也是中原二里头至商晚期玉戈中的常见造型。浮滨文化折收锋戈中常见弧援有脊戈,如揭阳梅林山石戈JD33:8(采)(图二,4),闽南地区此型戈较为精美,如虎林山M3:13(图二,5),援向下弯曲,戈锋端下垂。追根溯源,这种造型以盘龙城遗址(18)盘龙城四期出土者为最早,流行于四至七期墓葬中,如PLZM2:14,长70厘米,内长18、宽9.6、援长51.6厘米,通体宽长,前锋作锐角状,援下有边刃,援正面中部起棱,援上部作弧状下垂,有栏,内端作斜线,靠栏处有一圆孔。盘龙城四期相当于二里岗文化一期偏晚。稍后,流行于长江中上游,如赣鄱流域新干大洋洲XDM:664(图二,6),援较窄长,锋收杀较锐,内较宽,援上部微弧,下部明显内凹,中脊不明显且不带边刃,内有穿。再如成都平原三星堆祭祀坑中K1:158亦属此类(图二,7),援下刃向下弧曲,戈锋下垂,援的后段无中脊,锋端下垂处有中脊,与中原地区戈多直援,少见弧援相区别。稍后的金沙遗址中常见,且形状较为精美,如2001CQJC:60(图二,8)。
    图二戈
    1.虎林山M5:142.新干大洋洲XDM:6493.虎林山M17:334.揭阳梅林山石戈JD33:8采5.虎林山M3:136.新干大洋洲XDM:6647.三星堆K1:1588.金沙2001CQJC:60
    3.璋
    浮滨文化的璋皆为石质,主要出于揭阳仙桥山前遗址与虎林山遗址,前者为采集,后者为出土;另外,福建漳浦眉力58MB:1(19),原报告称为戈,据图片看应为璋。
    浮滨文化各区域的璋造型有差异:闽南一带多为长身扁平体,断面长方形,直柄,前端收拢成刃,有阑,阑两侧有扉棱,以虎林山遗址M13:1(图三,1)为代表,阑处两侧对称分布三组扉牙,偶有弦纹连接,阑上正中一穿,长51.4厘米,与中原二里头文化的璋造型极为接近,都是器身窄长,凹形单面刃,有阑,内上正中有一穿,阑两侧有齿牙;粤东一带整体长条形,顶端为燕尾形,尾端为弧形,如揭阳仙桥山JY21:1(采)(图三,2),板岩,尾端有一孔,这种造型最早见于陕西神木石峁,后多见于成都平原,如三星堆及金沙遗址。
    4.凸缘环
    浮滨文化凸缘环多见于粤东地区,多为石质,如广东大埔县枫朗镇M20:19(图四,1),黑色,孔径6厘米,环径10厘米,凸缘突起不高。闽南地区仅在龙海步文云洞岩采集有凸缘环。福建地区浮滨文化范围之外的闽中福清东张上层出现有凸缘石玦,时代约为商周。
    五岭以南的凸缘环常见于珠江流域及越南地区,如深圳向南村T3④:98、南海鱿鱼岗T132②B:1等。商代晚期,岭南地区凸缘环增多,香港东湾、南丫岛深湾、湧浪、大湾、万角咀等遗址多有出土。从造型看,岭南凸缘环与赣鄱流域十分相似,如香港大湾M6所出凸缘环(图四,2),与新干大墓的凸缘环(报告称为玉璧或瑗)XDM:681(图四,3)相近,制作规整,孔内壁凸一周,环面两边均刻由细线组成的同心圆纹。浮滨文化凸缘环多残,难以判断其细部特征。
    5.钏
    钏主要见于九龙江流域,为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皆为弧形,钏面有数道横向凹槽,磨制精细,黑色泥岩,两侧各一孔或两孔,以供连缀,以虎林山遗址M18出土者为代表,由五部分(M18:31、M18:32、M18:33、M18:29)(图五,1)组成,周长达39.9厘米,应为臂钏。
    图三璋
    1.虎林山遗址M13:12.揭阳仙桥山JY21:1(采)
    图四凸缘环
    1.大埔枫朗M20:192.大湾M6出土3.新干XDM:681
    图五钏
    1.虎林山M18石钏2.新干XDM:675
    在浮滨文化之前,钏就已出现于闽南地区,如虎林山T4137③:7、T4137③:3、T4137③:9可复原为一件,③层的年代稍早于浮滨,推测为商晚偏早或商中期偏晚。时代相近的钏还发现于鸟仑尾③层中,所以,浮滨文化钏应是沿袭当地之前的文化而来。钏在粤东较少出现,仅从报告对饶平顶大埔山M8出土石璜的描述看似为钏的一部分:弧形,面宽1.2厘米,外面微凹,有两道弦,一端穿两孔,另一端一孔。
    与闽南粤东相邻的区域中,钏较早见于赣鄱流域,但造型上稍有不同,是一体而非分体,如新干商代大墓的XDM:675(图五,2),短筒,两端平齐,中心对钻大孔,外壁中部束腰,将全器分为上下两节,每节有等距离竖槽线四条,又将全器纵向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上下刻横凹弦纹两组,每组三条,浮滨文化钏与之相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