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吴英:唯物史观 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3)

http://www.newdu.com 2018-03-12 《史学集刊》 吴英 参加讨论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具体研究来说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
    首先看有关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以俄国为例写作了一系列文献。(24)归纳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认为,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性都存在;如果条件具备,俄国就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而直接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如果条件不具备,那它就会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根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将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概括为:汲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对农村公社进行民主化改造,有挽救农村公社的革命。(25)再看有关利润率变化问题的研究。马克思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变资本相比可变资本会逐渐增加,由此推断出利润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列举一些可能会抵消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条件,像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不变资本诸要素变得更便宜、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之下、对外贸易、股份资本的增加等等。当促使利润率下降的因素的作用力大于促使利润率提高的因素的作用力时,利润率会下降;反之,利润率会提高;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利润率保持不变。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揭示的是内含因果关系的可以做条件式表述的规律,其结论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这些客观条件的确定都是在经验实证研究中逐渐完成的。这也是马克思之所以坚持关于人的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两者是同样科学的原因,根据就在于他认为两者都揭示了各自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
    唯物史观并未止步于揭示不同条件或原因导致不同的结果。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她进一步对原因本身做出考察,区分出处于不同层次的原因,尤其是揭示出基础性的或终极性的条件或原因。马克思所确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或最终极的原因,是人们要生存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存在的现实前提。(26)正因为无法否认为了生存就必须吃喝住穿,所以也就无法否认必须进行生产劳动来满足吃喝住穿的需要,由此也就无法否认人类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发展和演变都是以生产劳动为起点和源头发生的,而且是必然要发生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7)由此可见,劳动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力和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和演变。所以,恩格斯强调唯物史观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28)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有大量论述表层现象要到基础存在中寻求原因的论断,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经典概括所表述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9)而且不仅在理论表述中如此,在对事实分析和对错误认识的反驳中更是如此。(30)
    正因为不是那种不管条件如何变化、结论总是相同的全称判断式的归纳研究,而是揭示不同条件导致不同结果的条件式判断的因果研究,所以唯物史观必然是一种经验实证研究,它要不断对新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同之前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所在,并揭示产生这种共性和个性背后的因果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