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自强不息精神具体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励精图治、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精神。中华儿女的人生成长,中华文明的每进一步,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积极作用。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的奋斗基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强不息就是人们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努力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是在天人合一背景下,人们奋发向上、奋勇向前,努力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文精神。 《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刚劲强健;君子为人处世,也应法天,运行不息,修德敬业,不断进步,尤其要发愤图强,刚毅坚卓,不屈不挠,永不停息。 应注意,《周易》的自强不息,是君子效法天行健的修养内容,表现了《乾》卦的阳刚精神;它还提出“厚德载物”,作为君子效法“地势坤”的修养,体现《坤》卦的阴柔精神。总之,“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有乾坤并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自强不息的作用。 在先贤看来,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是人性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也是人的能力由小而大、从弱到强的修养过程,是人性修养逐步提高,从小人,经君子,上达圣人(最理想、典型的人,即“人”概念的现实化)的过程。自强,是人树立和实现远大理想、成为理想的人的应有内涵。自强,即“自强而成德”,努力提高人性修养,增强生产生活能力。不息,不停止,不止息。君子学习,不学则已,学则百倍用功,必有所成;人生修养亦然,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愚蠢的人也能聪明,荏弱的人也能坚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曾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意思是指要成功,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意思是,将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其内心和身体都要经受一番苦难和磨炼,以此来使他们内心警觉,性格坚定,增长才干。经受过挫折,经历过苦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才能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自强不息,既就一个人而言,也就民族国家等社会共同体而论。一个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食其力,得以生存和发展,面临挫折,不自卑,不自弃,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这是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家庭、家族,一个企业、学校,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遭遇困难,不灰心,不懈怠,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也是自强不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