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多年来发展迅速。作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内容之一,2017年5月至7月,两国的考古学界在田野考古研究方面进行了首次合作。 在为期近两个月的异国考古活动中,考古队领队丁岩记述了考古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 首次合作收获多 调查试掘期间,赴哈考古队与伊塞克博物馆同仁主要对拉哈特遗址进行了调查与试掘,还对附近的卡伊那萨尔遗址点、阿勒马勒遗址等三处遗址进行了踏查。几处遗址大致属早期铁器时代,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 同时,考古队在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附近发掘一座墓葬时,哈方给予了高空摄影、三维建模等多方面的协助。工作间隙,考古队考察了伊犁河卡普恰盖水库上游区域,参观了阿拉木图中央博物馆、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伊塞克镇考古博物馆、达尔肯拜·舒克伯尔手工工艺博物馆等,扩展了视野,增加了对当地历史文化面貌的感性认识。 幕天席地好午休 为节省时间,考古队一般早出晚归,请当地的一位居民在工地的蒙古包内给大家做午饭。午饭一般13时开始,半个多小时结束,随后午休。 有一天午饭后,蒙古包内拥挤、闷热。几位同事就搬出活动床,在蒙古包外躺着。骄阳似火,炙烤得皮肤有疼痛的感觉,大家就把帽子摘下来,掩在脸上,把外套脱下来盖在身上,尽可能地抵挡炙热的阳光。但是,阳光还是透过棉袜晒进脚面,稍久一点不转动,脚面就烤得疼,只有不停地转动脚,才能避免脚面被晒伤。 在夏日的草原,即便这样的炙烤,大家也能睡着。我忽然听见有汽车马达声,努力辨别这是在梦中还是现实?最后,终于弄清楚了,是外出测绘遗址的车回来了。 我醒来后,看看表,再过几分钟就14时了,下午的工作即将开始。记得午饭后的时间是13时36分。转身看到同事苗轶飞,他侧身躺在不远处的另一张床上休息,阳光下,脸上同样遮了顶帽子。 一次难得的午休就这样结束了,解乏,酣畅,过瘾。 在午休期间,还可以看到草原上湛蓝的天空和飘逸的云朵,看到不远处静穆的连绵山脉,看到山坡上移动的羊群、牛群、马群。它们很像一幅灵动的山水画,映入眼帘,留在心底。这种感觉很美,也很惬意。 一衣带水有真情 在伊塞克考古调查期间,我们遇到一些近些年从中国伊犁地区迁居过去的哈萨克人,他们大多会说汉语。当知道我们来自中国,他们都对我们有很亲切的感觉! 有兄弟俩,哥哥约40岁左右,弟弟小哥哥三四岁。他们2002年离开伊犁,现在定居在伊塞克镇西北约20公里处的一座村庄。见面伊始,兄弟俩汉语说得还不太流利,经过一会儿的对话后,就流畅多了。听到有队员还去过伊犁,兄弟俩更是亲近。哥哥说,他们的祖父是1932年从这里迁徙到伊犁,70年后的2002年,他们的父亲带着他们回到故地。 哥哥是手工匠人,专门做金银饰件,在伊犁地区的中学毕业后,来到阿拉木图的技术学校学习手艺。哥哥家在这里没有土地、没有牛羊,而弟弟和叔叔在这里有土地。哥哥说,尽管这里(现在的住地)是他们的故乡,但是他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伊犁度过,所以,对伊犁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一听到有中国人来这里,就赶快来看看。我们乘车离开时,兄弟俩久久地挥手再见。 说到对伊犁的亲切,联合考古队中的一位女士也是同样的感觉。当谈及伊犁、谈及新疆时,她总是饱含感情地说:“我们新疆伊犁……”。她这里说的“我们”,指的是自己的家庭、父母的家庭,尽管她现在移民到了哈萨克斯坦,但是16岁之前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很自然地就怀念家乡和过去的岁月,所以一直说“我们的新疆”。这个“我们”是个人的、家族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思念。 近两个月的工作中,双方考古队员精诚团结,愉快合作,加深了友谊,增进了与当地群众的相互了解,为下年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