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历史呈现给人们的,首先是那些纷纭复杂、扑朔迷离甚至互相矛盾的表象。透过历史的表象,理清和把握历史的主线和主流,探求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则是历史学者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这就科学地规定了党史研究的性质、目的和根本任务,为推进新时代的党史研究指明了方向。 正确把握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一般来说,所谓历史主题,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所谓历史主线,即是为完成这个主要任务而进行的主要工作和斗争。所谓历史主流,是指为完成主要任务进行工作和斗争的主导的或主要的方面;所谓历史本质,即是某个特定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质的规定性。 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的一致性。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和鲜明特色。毛泽东说过:“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不然,用直觉一看就看出本质来,还要科学干什么?还要研究干什么?所以要研究,就是因为现象同本质之间有矛盾。”必须看到,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并非出自人为的主观设定,而是由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是历史规律的客观反映。 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应该紧紧抓住 “三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史中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三件大事”,既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也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潮流,从而构成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反帝反封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解决近代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必须进行一场“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经过人民解放战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巨大意义在于,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由此可见,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进行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和斗争,就是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发展主线。中共在革命实践中通过艰辛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在各个革命阶段提出的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用之指导革命实践,把革命不断推向前进,直至最后胜利,则反映着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的本质和社会的前进方向,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个主题、这条主线、这一主流、这个本质,存在于民主革命阶段党的历史之中,贯穿于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全部理论探索和斗争实践。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其他东西都处在非主题、非本质的从属地位。 把握党的历史主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可区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就其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而言,有着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性,在不同时期或阶段之间,也呈现出无法割裂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抓住事物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就是要抓住其发展过程中基本的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要害。在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和深化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现实意义,突出地反映在几个方面。 其一,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题和主线,发端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只有切实把握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题和主线,才能真正弄懂弄通党的初心与使命的精神实质和深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已经确立下来,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如果说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人起步的原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为实现初心和使命进行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所依靠的就是这种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支持,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对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有力印证。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斗争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蕴含的恒久价值,仍将在面向未来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构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二,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是“四个自信”的理论源头和实践基础。只有切实把握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题和主线,才能牢固树立坚持“四个自信”的信心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活的灵魂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打下坚实基础;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努力培育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中国共产党对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说到底,是对于党的历史的自信。这种通过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坚定自信,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撑。 其三,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线和主流,是党史叙述结构体系的稳固基石。只有牢牢把握党的历史主线和主流,坚持党史叙述的框架体系和话语体系,才能战胜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对待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的态度亦是如此。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全然无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违背学术研究和学理探讨应该遵循的客观、理性、公正精神;或将碎片化的所谓“事实”无限放大,以偏概全,乃至虚构事实,杜撰故事,企图撼动党的历史根基,从整体上否定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历史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化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研究,必须坚守党的历史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抓主题和主线,不看主流和本质,轻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法得出准确全面的认识,重则动摇对党的历史的自信,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我们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警醒,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历史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复合式思维,而非线性、单向思维。强调主线主流意识,并不是要排斥其他非主线非主流的方面。毛泽东早就提出要用“古今中外法”来研究党史,即以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这是一种全面的历史的客观的方法。研究现象,有助于理解本质;研究偶然性,有助于理解必然性;研究支流,有助于认清主线;研究特点,有助于掌握规律。即便是对党在历史上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曲折,有过的失误和教训,也不应该被动闪躲,而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不但与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全面否定党的历史有本质不同,反而表明了对党的历史的真正自信和真正自觉,显示了党所具有的强大的内生生命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