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蕴含排斥式的期待 乡愁是一种心理状态,凝结为心中的失落感、孤独感、无根感,但并非是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全对立的文化心理。乡愁的凝结,外在上表现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排斥、抵制,但仅仅停留于这种认识是很局限和短视的,乡愁的产生更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实现预期梦想的一种反应,蕴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内敛式的纠偏,一种排斥式的期待,从而通过这种集体心理认同,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给普通大众更多自我空间和尊重。乡愁更多反映民众的共同心理语言和情感体验,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浪漫的,诸如对逝去故土乡音人情的讴歌、顾恋,但它又是现实的,通过时空距离产生疏离感、孤独感、抵制感等情绪,内化为“否定”今天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心理暗示,“乡愁文化则表现在时空流逝错位中对过去颂扬而对现实批判,从而实现对现存时空的价值重构”(19)。当然,这种排斥式的心理暗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否定,其实蕴含寄予政府、社会关注既有问题并努力解决的寓意,向过去更加和谐的具有情感、记忆的社会发展模式学习的期待,这与民俗文化内在肌理及发展诉求也是极为接近的。尽管这种期待、追求过于完美,但在某种含义上,它仍然具有反思现状、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 (四)凸显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在全球化语境下,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迅速提升,隐藏于内心的人的原始本能、物质欲望进一步膨胀,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盛行,技术主宰一切,金钱拜物教猖獗,人类精神文化需求逐步趋向扁平化、单一化和同质化,缺少文化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维度,人际关系变得逐步疏离、淡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乡愁文化逐步弥漫,它更多凸显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失去精神归宿的孤独、无助和忧伤,“今天的乡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其性质与面貌,原有的形态仍然存在,但同时新的形态已经出现。这已是一种涉及人的生存的乡愁,是人的精神飘零无依、栖居艰辛的乡愁了”(20)。乡愁文化的内涵演变及需求指向,为社会良性运行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复的参考标的,有助于重构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和谐关系,促进科技、文化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乡愁文化凸显的现代人精神归宿问题,与民俗文化的发展追求是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基于大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富有人性关怀的生活文化,它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观照大众的生活世界和情感诉求。民俗文化是群体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准则,它遵循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投射出人类的整体思维、集体观念及意识,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和沉淀,具有和谐的文化因子,“民俗文化之所以给社会带来和谐,就在于民俗文化本身是和谐的。不和谐的民俗即便是产生了,在时代的演进中也自然会被淘汰”(21)。在传统文化迅速消逝的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及现代科技得以迅猛发展,但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协调性也逐步加剧,这种落差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民俗生活的向往,民俗文化以新的形式不断复活、再现、重构,更是放大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心灵迷惘,这和乡愁文化所涂抹的生命底色十分契合。 (五)指向深层的人的发展 乡愁文化和民俗文化都是一种内敛式的诉诸于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文化形态,都寄予人性关怀和情感体验,在排斥式的“消极”抵抗中促使社会关注、反思人类生存境遇,回归内心纯净世界,推动深层的人的发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乡愁文化和民俗文化指向精神文化的层面,更多是后三者的体现。社会发展如何与人的发展协调,满足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即得到社会承认,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感受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美好。当然,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社会发展无法真正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对立,“人的生产能力的发展总是同生产力之间产生某种程度的对立,这种对立在任何历史阶段都存在,并有扩大和加深的可能。同时,人作为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要素之一,与该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生产工具和自然界——时刻发生摩擦和冲突”(22)。当然,这种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对抗性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它的对抗性会逐步弱化,从而推动人的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又是统一的,乡愁文化和民俗文化指向深层的人的发展,通过排斥式的一种情感诉求,促使社会反思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良性运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