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曾国藩科技教育思想与实践(2)

http://www.newdu.com 2018-04-0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林艳 参加讨论

    曾国藩大力倡办近代军工企业,网罗科技人才。在安庆期间,他将懂得西方先进科技的徐寿、华蘅芳、容闳、徐建容等“皆以宾礼罗致幕下”,从事军事技术的研究。后来曾国藩接受容闳的建议,与李鸿章一起建造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即江南制造总局,华蘅芳、徐寿等人作为技术专家进行研究和生产指导。
    在洋务运动开展日渐深入时,曾国藩逐渐意识到科技人才匮乏带来的各种弊端。在购买洋枪洋炮和轮船并建厂仿制的过程中,离不开“洋匠”的办理,不论是谈判还是生产都要受制于人,因此曾国藩认为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异常重要。曾国藩培养科技人才,一是通过国家开办新式学堂开展科技教育,以培养通晓西方科技文化的新式人才;二是通过派遣留学生,提升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关于通过创办学校进行科技教育,曾国藩认识到,我们在轮船的操控、生产的进行、武器的使用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西洋人的指导和控制。曾国藩深知中国不可能完全依赖购买外洋机器和全部聘请洋人来主持技术工作。为了使我国水兵和工人能更好地掌握轮船的操控和枪炮的使用与生产,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因而,容闳积极向曾国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即“于厂旁立一兵工学校,招中国学生肄业其中,授以机器工程上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械及外国工程师”。曾国藩对此非常认同,并很快筹备和部署在江南制造局内建造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聘请熟知西方科学文化的专家为老师,招收中国学生,结合操作实践讲授工艺技术原理,造就了国内第一代比较正规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此举也为其后不久由徐寿、傅兰雅等人发起的创建格致书院积累了经验。
    对于留学教育,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容闳建议派遣国人出国留学。曾国藩对此十分赞同,认为在江南制造局内建造兵工学校,对于科技教育来说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不能适应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开创留学教育则可谓开创了科技教育的新纪元。1872年至1875年三年间,清政府共派出四批幼童赴美留学。虽然后来因顽固派强烈反对和经费困难而被中止,但曾国藩所开创的留学教育影响深远,培养了以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为代表的多位近代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曾国藩提出的“师夷智以造船制炮”,表明他不仅仅是要通过学习西方的船炮制造这种器物层面的技术,还要求国人学习西方人的“智”。换言之,国人需要逐步了解和学习西方文明中科学文化的内涵和最新成就,因为掌握科学原理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另外,在制造军舰和枪炮的过程中,也需要翻译大量的外文资料。为此,在曾国藩的组织下于1868年成立了翻译馆,先后聘请了中国学者50人,外国学者9人参与译书工作。至1912年,翻译馆共译出241种西文图书,涉及数学、化学、医学、地质学、地理学、农学、机械工程、工艺制造、航政、法律、政治和军事等方面。曾国藩组织的这一批翻译家,可谓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他们所翻译的西方科技文献,一方面完成了科学原理的输入,奠定了我国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则开阔了近代中国进步人士的视野,奠定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壮大的人才保障。
    曾国藩能在当时经济落后、政局混乱的情况下倡导向西方学习,培养科技人才,实属难能可贵。科技创新需要有开放精神,更需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不管是建立兵工厂还是成立兵工学校,曾国藩并不拒绝接受西方科技专家的指导和参谋,但他同时坚持培养中国自己的技术人才,以免中国的军工企业长期受“洋匠”的控制。发展科学技术不能只注重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更应重视科学原理的探索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曾经非常强调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建造轮船,建立兵工厂制造枪炮,使我国的国防力量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但曾国藩同样重视借鉴西方的“智”,他成立翻译馆,大规模翻译西方的科学技术著作,让国人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原理,培养科学精神,这在当时尤其难得。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