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期《文物》上,《湖北雲夢睡虎地77號西漢墓出土簡牘概述》一文公佈了《市販律》簡118—120的相關律文:“販布、毳布、絲、絮、絲綿、絺、緒、紴、絲組 ![]() ![]() ![]() ![]() ![]() ![]() ![]() ![]() ![]() ![]() ![]() ![]() ![]() 炨。整理者括注爲“灺?”。從字形上看,字右从它,當釋爲“炨”。《字彙》火部:“炨,同灺。”[6]《說文》火部:“灺,燭㶳也。”[7]此義於文意不符。“炨”會不會是“燭”之誤字? 鐵。《說文》金部:“鐵,黑金也。”[8]這裡的“鐵”可能就是指的鐵塊。《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9]《史記·貨殖列傳》:“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棊置:此其大較也。”[10] 櫌。《說文》木部:“櫌,摩田器。《論語》曰:‘櫌而不輟。’”[11]《集韻·尤韻》:“耰,《說文》:‘摩田器。’或从耒。”[12]《淮南子·氾論》“後世爲之耒耜耰鋤”,高誘注“耰,椓塊椎也”。[13] ![]() ![]() ![]() ![]() ![]() ![]() ![]() ![]() ![]() ![]() 翳鼠尾、 ![]() ![]() [1]熊北生、陳偉、蔡丹:《湖北雲夢睡虎地77號西漢墓出土簡牘概述》,《文物》2018年第3期。 [2]陳彭年等編:《宋本廣韻》第152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3]丁度等編:《宋刻集韻》第212頁,中華書局1989年。 [4]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361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5]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第2736頁,中華書局1965年。 [6]梅膺祚撰,吳任臣編:《字彙》第265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 [7]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第209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 [8]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第293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 [9]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第150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 [10]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第3254頁,中華書局1959年。 [11]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第122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 [12]丁度等編:《宋刻集韻》第75頁,中華書局1989年。 [13]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第423頁,中華書局1989年。 [14]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第237頁,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 [15]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第753頁,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1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第3060頁,中華書局1962年。 [17]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第121頁,中華書局1987年。 [18]陳彭年等編:《宋本廣韻》第38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19]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333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20]司馬彪撰,劉昭注補:《續漢書志》第3668頁,中華書局1965年。 [21]蔡邕:《獨斷》第13頁,《四部叢刊三編子部》第三二冊,上海書店1985年。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4月3日13:5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