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王传:朱政惠——未竟的志业

http://www.newdu.com 2018-04-04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传 参加讨论

朱先生虽过知天命之年,然其学术研究仍能得风气之先。在他早年精心耕耘的中国现代史学史领域中,逐渐发展出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方向,并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
    朱先生晚年,更以其超乎常人的学术热情和毅力,历经十余年,完成了75万字的《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以历史学为中心》书稿。遗憾的是,书稿尚未出版,朱先生就弃世而去。
    乍一看,朱先生似是转移了战场,但事实上,他从未停止探索吕振羽学术思想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步伐。1999年,朱先生出版了第二部吕振羽史学研究专著——《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相较于前著,该书不仅在材料上有新的拓展,而且还吸纳了中外学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新成果,堪称吕振羽史学研究的升华之作。
    鉴于朱先生在吕振羽史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吕振羽全集》编委会委托他主编“史论”卷。朱先生欣然应允,精心搜集材料,将吕先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一系列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思考完整地呈献在读者眼前。该书出版后,成为了解与研究吕先生史学思想的一手文献集成。
    朱先生在研究海外中国学的过程中,深信该课题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一是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提供了从域外反观中国史学发展的独特视角,能给予中国学界新的灵感和启发。国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诸多探讨,其中不乏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的批评与挑剔,借鉴和应对海外议论,正好促进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此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外学者的批评,有助于我们对国内研究状况有更清醒的思考。二是通过介绍、研究海外中国学之机缘,加强中外史学的交叉比较研究,有利于国内学者寻找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新路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受外界影响甚大,对其考察不能只在国内史学的格局中进行,先前国内学界静态的、平面的研究始终具有局限性,必须放到国际史学的大背景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发展的路径和趋向。这是朱先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思考,惜其未能亲身践行其志业便遽归道山。
    1996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00个博士的少年情》一书,其中收有朱先生的《亲爱的母校,你信么?》,他在文末引用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汉书》中的“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作为自己最喜爱的人生格言,寄语年轻学子。这既是朱先生在困境或逆境中的自励之言,也是他一生治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哲人已逝,风范犹存。承继朱先生的治学精神,沿着他的学术足迹继续前行,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