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起历史,总是想当然的把后人观点强加给前人,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历史人物,并以此为基点进行无聊的谩骂或说教。对于合自己口味的人,竭尽吹捧之能事,搞盲目崇拜;除了自己崇拜之人,就一盖诋毁。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上不解。因为不解,所以误解。为此,本人试图站在草根阶层上描述一下对英烈们的个人看法。 首先澄清一下,这并不是毛泽东的个人传记。而是一群人的简传而成。 本文写了一群人,写了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写了将军的经典战例和战术风格,写了政治家的治国策略和治国理想,以及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恩怨。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有杰出人物固有的杰出素质,同时兼具杰出人物挥之不去的缺憾。 套用刘少奇的名言,就是优点讲够,缺点讲透。 第一个故事属于高岗,他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建国之后各种复杂关系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高岗事件。高岗是个实干型人才,打仗搞经济都是好手。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干了很多大事,却又迅速坠落。所以如此,不是高岗无能,而是对立面那些人太有才了。 用一个字评价高岗,那就是,诨。 四年之后,出现另一次运动,受害人是刘伯承和粟裕。二人是第二篇的主要人物。 他们都算军事天才。这两个人好像是镜子两半,军事理论方面,刘伯承得天独厚;军事实践,粟裕罕有匹敌。建国之后,二人命运惊人相似,早早挨批,早早靠边站,却又批而不倒,安然度过文革,却又生前没有彻底平反。古往今来,很难找到一位将军兼备刘伯承的理论素养加上粟裕的军事实践,或许那样完美的军人以后也不回存在。 评价:刘伯承,痛;粟裕,奇。 彭德怀的故事在第三篇。他的人相对简单,但他的故事相当复杂。从创建红三军团到百团大战到解放西北到抗美援朝到庐山风云,膨大将军身上有太多故事。评价彭德怀:实。 之后的篇章属于刘少奇。刘少奇身上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刘少奇之后是林彪。 在刘少奇和林彪之间另外穿插了一个篇章——十年文革。 文革是一幕大戏,世界史上最为独特的戏剧。这种戏剧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属于有且仅有的品种。 一文一武,刘少奇和林彪,皆为奇才,身居文革首尾两端。文革起于刘少奇终于林彪。刘少奇被批倒,意味着文革不可避免。林彪葬身大漠,标志着文革这幕大戏已经唱不下去了。 刘少奇,伤;林彪,怪。 第七个篇章的主人公是周恩来。周恩来那个字,叫做——和。 周恩来之后才是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有双重性格,政治家和诗人。某些时候政治家主导诗人;另一些时候则反过来,诗人主导政治家。按照这个标准,毛泽东的人生阶段有两个,以五三年为届点。 五三年之前的毛泽东大体上是政治家主导诗人的阶段,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政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成绩也是明显的,主导所向无敌的战场,从红军创业阶段到,到抗日阶段的潜伏,到赢得国共争霸的建国之战,再到赢得抗美援朝的立国之战。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伟大而辉煌的胜利。这一时段的毛泽东,用政治家的手腕把诗人的想象融合到实战中。 五三年之后的毛泽东买入了另一个层次,他开始搞建设,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政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缺点也是明显的,从大跃进到文革,缺点足够多。这个阶段的毛泽东,已经被诗人占据了,用诗人的想象去搞政治运动。 该如何评价毛泽东呢,一个字,难。这个难,并非指评价毛泽东一生困难,而是毛泽东的一辈子太难。也许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没有人比毛泽东面对更多的难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