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手段不断拓展更新。文物事件是一个容易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点,这就要求文物系统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新闻宣传的基本理论、一般知识和写作技巧,还要为成为驾驭新闻宣传和处理舆情事件的行家里手。 一、文物新闻稿件的取材和修改 新闻通常是指在媒体上见到的简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实际使用最多的是“消息”和“通讯”。消息的特点是叙述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在消息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供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人和何结果等主要信息。 文物新闻宣传中,消息的取材十分广泛,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取之不尽、层出不穷。消息类新闻稿件总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一类是“找”出来的新闻事实。 在哪里发现新闻?比如博物馆里常见的新闻有新馆落成、陈列开放、临展开幕,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成果、文物征集、科研成果,学术会、座谈会、总结会,重要接待、特殊群体参观、学习观摩,社教活动、文娱活动、各种获奖。 在哪里找到新闻?我们习惯把发生的新闻称“硬”新闻,是新近客观发生的有传播价值的事件;与“硬”新闻相对应的是“软”新闻,也就是从相关事件、事项、材料等中归纳、提炼后“扒”出来或“找”到的新闻。“软”新闻一般在总结材料中、活动过程中、项目结束中、科研文章中,要善于从相关联的事物中发现共性、特点、成果、规律和经验,再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就是很好的新闻,这类新闻一般需要赋予一个好的“新闻由头”和主题。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新闻稿件也像其他文章一样,“写”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改”与“写”同等重要。修改稿件首先是对总体结构进行考虑,检查标题是不是真正反映了主要内容和事实,标题是否精确简要;取材是否与内容有关联性,内文之间在逻辑、层次、内涵上的关系是否合理;每段的语言表述是否简洁,词句、标点、数字、量词、地名、人名、职务、时间、年代等是否准确。 开始写稿时一定要从小篇着手,力求做到语言精炼,通俗易懂,文笔流畅,多找一些与自己的专长、爱好相符的内容来写。 二、文物新闻写作的注意事项 1.新闻宣传讲政治、有原则、守纪律 从政治方面来说,新闻稿件要符合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和组织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规章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不能“越红线、触底线”,要正确区分内部材料和对外宣传的区别。同时,要注意国际交往活动表述中的原则规定,要注意尊重民族、宗教习惯和民众习俗,正确处理港澳台与大陆(内地)关系的表述,慎用各朝代的版图地图。 作为新闻作者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新闻常识并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文物类稿件的写作还要学点历史文化知识;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特别是在互联网传播的稿件更要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受众心态;要正确处理好文中人物关系、表达程度和比较对照的平衡关系。 2.文物新闻宣传的组织方法 以陕西省为例,目前,全省文物系统的主要宣传平台是学术刊物、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组织机构有省局的新闻发言人、《中国文物报》工作站和各单位的分管领导、工作部门(信息中心)、联络员(通讯员)。 陕西文物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有参加省政府新闻办的年度计划性发布和在线访谈、局里统一组织的发布、上传单位网站向记者提醒性发布和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类发布。 陕西文物新闻发布一般步骤有策划(计划)、选好发布主题、确定发布时间节点、准备背景材料和发布辞、确定新闻发布人和记者提问、收集宣传情况。 陕西在奖励机制方面有每年进行表彰奖励,评选文物宣传先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评选陕西文物宣传“好新闻奖”;将发表文物稿件较多的记者作品结集出版,每年度将记者发表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 三、文物单位面临的舆情形势和应对 伴随传播手段的变化,文物系统也面临着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巨大挑战,长期从事历史、文物专业的人员如何接受信息特别是舆情信息的新考验,已经是文物系统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事实。 1.文物单位容易出现负面宣传的方面 文物系统作为“窗口”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高危行业”,做好宣传防范工作尤其重要。文物系统容易出现负面宣传的方面有: (1)考古勘探和发掘。考古勘探中出现漏勘、错勘或未勘;考古发掘中误判、程序不规范、出土文物管理混乱、发掘工地事故、工地文物安全等,如基本建设工程勘探过后又发现文物。 (2)文物工程项目。出现文物工程质量问题、文物工程项目招投标问题、发生文物工程事故等。 (3)博物馆建设。馆藏文物修复、馆貌、人员形象、服务质量、便民措施、旅游安全、物价等,如观众突然进入文物禁地、博物馆发生拥挤事件。 (4)文物安全。文物自然灾害、田野文物犯罪、馆藏文物盗抢犯罪、安防和消防、游客安全等。 (5)文物对外交流。出国经费使用、出境文物安全、对外交流形象、国际关系、对外合同纠纷、外事纪律等。 (6)宣传平台。自办报刊、网站和微博、微信对外宣传中在政治、政策、言论和语言规范、学术观点、内容等方面出现问题。 (7)单位建设。单位形象、办事效率、对上对下对外的公文错误等。 2.防范新闻负面宣传的主要措施 (1)针对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在工作中减少出现差错、失误,切实加强行业自律。 (2)针对行业、单位、部门特点,对可能与社会、公众和他人发生纠纷、产生异议、引起民愤的工作环节进行预想,提前进行防范,防止事态进一步激化。 (3)对重大事件及时进行负面影响评估。对社会关注高、影响大的事件,宜及时有组织地向社会公开真相,争取舆论宣传的主动性,让正面信息占领舆论场。 (4)对重大考古发现、重大文物工作事项宜及时向社会主动公布,在公布时注意把握时机、分寸和方法。应对已经有把握的情况进行阶段性公布,让正面报道起主导作用,用正面消息压倒负面报道,用主动出击防范被动应对。 (5)加强内部报刊、网站和微博、微信管理,防止在政治、政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和侵权、不当言论等方面出现问题。特别是要防范论坛、领导人活动报道、对外交流活动报道中出现问题;防范学术抄袭侵权行为。 (6)重视职工教育,加强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要求,增强素质培养,树立服务形象。 (7)不得在QQ、邮箱、微博、微信、短信、电话等个人信息传播渠道和移动硬盘、电脑中制发、传播、记录有悖法规、伦理、道德或侵权的信息;不要在论坛、QQ群、微博、微信中讨论、发表触及法规、伦理、道德、宗教、少数民族或侵权的言论。 (8)凡出现重大紧急情况、事态或涉及国家、社会、单位重大事项时,要按程序请示汇报,实时通报最新情况,上下通气进行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处置方案。 3.正确引导舆情服务文物事业发展 (1)建立健全机构。文物系统各单位应建立有领导主管、有部门负责、有专人落实的三级宣传运行模式,确保文物新闻宣传工作有人管、有人干,重大活动有人策划组织,有人沟通联系记者。 (2)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既要鼓励宣传、发动群众、调动积极性,又要防止出现问题。 (3)加强新闻业务学习。从领导到员工,从行政人员到专业人员,都应该加强新闻业务学习。在信息高度发达、干部职工文化素质增强的新形势下,照相、写稿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要面对记者,新闻宣传知识应广泛普及。 (4)建立宣传平台。通过创建单位网站、内刊、内报、微博、微信,形成宣传平台,为干部职工学习新闻业务、宣传工作成果提供机会。 (5)加强对外宣传联系。要充分发挥单位对外宣传联络员的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记者的密切联系,积极主动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策划专题新闻宣传,确保宣传的主动性和权威性。 (6)加大宣传投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力投入。 总之,最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法是了解新闻、了解媒体,身正心正、遵章守纪,端正态度、真诚待人,努力工作、谨言慎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