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通州老城保护发展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4-09 中国文物信息网 赵夏 参加讨论

    通州素有北京的东大门之称,历史上尤其是金元时期运河开凿之后,日渐成为京东“漕运第一站”和“京东粮仓”,被史书誉为“畿辅重镇”“畿辅之襟喉”。如今,最能见证其重要历史地位的,就是其丰富的水环境以及运河和城乡聚落文化遗产了。三方面的要素叠加起来,最为密集的汇聚之地,无疑就是通州老城尤其是东半部以及与北运河、通惠河交汇的地方了,可誉为是老城和运河文化的“核心区”或“精华区”。
    过去曾慕名到通州寻访过运河文化遗迹,诸如通惠河、北运河的运道以及堤岸、坝堰、闸桥、水关、码头、驿道等工程设施;衙署、馆驿、仓储等管理及附属机构遗存;与运河文化影响密切的城乡聚落和空间格局、商铺、寺庙等,以及通州博物馆展出的历代文物,深感通州之于京城以及在京杭运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度。
    自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位确立之后,去年又多次利用周末走访通州。发现老城里变化可真大,尤其是老城里起源最早、文化积淀也最为丰厚的北关、东关一带——即所谓的“核心区”或“精华区”变化尤大。原有的城市格局基本已改变,小面积、紧凑型、低层高的传统空间被数栋现代高楼打破,突兀而起。临着北运河和东大街的一侧,一些商业地产已经挖下了巨型大坑,一些知名的史迹已经无处可寻,甚至一些文物保护单位也名不副实了,取而代之的是光鲜亮丽的现代地产广告和遮挡工地的护栏。不过,自新的发展定位确立之后,正待新的规划出台,这些工地暂时都停工了。在大坑的坑壁和底部,发现了唐辽时期的古砖和其他一些遗存。
    站在北运河、通惠河、温榆河交汇处的桥上以及大光楼上西望,通州城里和运河畔曾经最为显著的“一支塔影”似乎快沦为“盆景”了,几栋体量巨大、造型单一的建筑挡住了视角主线,沿老北运河的小路似乎也没有了出口,被封闭在新建之内。另外,有一条环形路穿越了北关核心区,使得一平方公里左右的老城核心区被分割,从西海子公园得穿越环形路才能到达近在咫尺的葫芦头和燃灯塔。不由得心生感慨,相对于现代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而言,老城区及其那些传统的建造显然成了“弱势群体”,有随时可能被“淹没”或取而代之的危险。届时,老城的悠久历史以及闻名于世的运河文化都将更加难以彰显了。
    同行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岳升阳教授,感叹“要不抓紧做城市考古工作,1000多年来累积于地下的城市遗迹将会彻底消失”。后来他一直在利用多种机会,倡导呼吁“北京市应利用工程建设的间隙,尽快开展通州旧城北部核心区考古,在大规模施工开始之前,把尚存的珍贵历史信息采集下来”。
    只能寄希望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总体规划了,希望能够控制这一地区的开发强度,控制建设体量与高度,尽量保持历史格局和肌理;而且作为老城和运河文化最为集中的地区,应该更好地保持其“开放性”和“人民性”,减少商业性开发和利用,增加更多的公共空间,在维系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能够发展与“副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公共文化场所。
    南大街两侧尤其东侧的回族居住区也是非常有历史感的地方。当走进长长短短、纵横相连的巷子,看老妪执扇闲聊,看庭前花开花落,看儿童追逐嬉戏,听自行车铃声清脆地响起,突然有了一种时光不老的感觉,烦躁的心顿时安静了下来。于是乎,又有了另一番感慨,也许在如今的通州城里,这里才是最具传统特色的地方了。
    回族居住区俗称“十八个半截胡同”。其形成和发展颇具历史,与运河文化的发展以及回族同胞来此经商安居的历史相伴随。最早可上溯到辽金元时期,尤其随着金元定都北京,以及“海运”的开发和通惠河的开凿,通州成为京东水陆交通枢纽、货物集散之地以后,北方地区以及运河沿线一些善于经商的伊斯兰信徒逐渐向通州聚集。他们选择了当时比较荒凉但地势较高的地方,也就是今回民胡同所在地,从事牛羊交易,渐成市场。随着漕运发展,商贸兴盛,人口增多,渐成街巷,居住区也逐渐向东南延伸。周边还有羊市、粮市、杂货市、骡马市、柴草市等,成为通州城里的商业兴盛之地。元时还修建了清真寺,经过后世的不断扩建和复建,最终发展成为现在的规模。
    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兴祖收戌通州,扩建城池,并将牛羊市以及清真寺所在的街巷纳入城内。嘉靖时期将通惠河河口由张家湾移到通州北门外,通州漕运达到鼎盛。清朝,为了取得清廷对世袭掌教的承认与支持,世袭第五代阿訇马宪章向州衙申请,并得到“恪守清真”的题字,同时将原来的“迎恩街”改为回回大条胡同(今回民胡同),顺延往南命名回回二条胡同(今北二条),回回三条胡同(今马家胡同)。为了便于穆斯林群众往来于清真寺,在胡同形成初期就在清真寺东侧以南留下了一条通往清真寺的大街——中街。中街北起清真寺,向南一直通往东顺城街,从而把马家胡同、熊家胡同、蔡老胡同、白将军胡同、头条胡同、二条胡同等8条胡同截为两段,另加两条起初的半截胡同,便形成了“十八个半截胡同”的居住格局,并逐渐演化成为通州城里一处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空间。徜徉其间,有很多值得探寻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也有不少可以驻足欣赏的文化景观。
    可以说,正是元明时期漕运的大发展,带动了老城的发展壮大和商贸的兴盛,也给外来的回族同胞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定居的条件。这一地区包括南大街西侧等地,如同北关一样,都是老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通州运河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回汉之间的友好相处,也见证了通州地域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而且至今基本格局和传统建筑都保存完好,且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通州城里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位在胡同里长大署名“运河赤子”的人撰文《情思回民胡同》,深情地写到:“它是时间隧道,是文化长廊,是历史见证,它目睹了通州人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和变迁,它穿越了风风雨雨和时空,记载着动人心弦的运河故事和充满神奇色彩的奇闻轶事,承载着历史和灿烂的胡同文化。”
    行走于通州老城,流连于十八个半截胡同和南大街一带,更希望“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能够对北关、东关、南关一带给予特别的关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完整地保留、保护其格局、肌理和景观,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分类保存、修缮历史建筑及景观;另一方面,适当疏散人口,组织好交通,并通过“有机更新”,改善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使之更加“宜居”,使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能够在未来的城市生活中得以彰显。与此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街区,探索制定适宜的保护制度和保障措施,从制度层面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信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通州老城以及运河文化的核心区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富有差异性的传统景观和街区、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再营造等,对身居高楼大厦的“副中心”人以及外来者,都会产生特别的吸引力。倘若在“有机更新”的基础上,不断地精雕细琢,提升其生活环境品质和文化艺术性,那就更加宜居、宜观、宜赏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