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 李笙清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这是东汉许慎《说文》中对玉的注解。古人爱玉,“比德于玉”,称之为“天地之精灵”,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来体现对玉的珍视。自古以来,古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玉器工艺品,或用于祭祀,或佩戴于身,或用作陈设,或生活实用。在琳琅满目的文房家族中,玉质的文房器具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类,玉臂搁、玉狼毫、玉砚台、玉笔筒、玉笔床、玉笔洗等各呈丰采,高雅别致,赏心悦目,为古人书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中所示是一件清代翡翠九鲤戏荷笔洗,器型看上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一片池塘中,两片荷叶碧绿硕大,叶脉清晰可见。在荷叶周边,九条鲤鱼摇头摆尾,有的首尾相接聚在一起;有的正从荷叶下游出,追逐同伴;一条鲤鱼扭头用嘴咬住荷边,另一条鲤鱼正昂头游向荷叶,蓄势待发,似乎想跃起到荷叶之上。 此器采用了镂雕和浮雕技法,刀工粗犷豪放,利落流畅,细处雕琢入微,身形、鱼嘴、鱼眼、鱼鳞、鱼鳍均显得鲜活灵动,形态写实逼真,尤其是鱼身鱼尾的纹饰磨琢精细流畅,毫不拖泥带水。笔洗巧妙地利用了翡翠自身的色彩,泛青的荷叶,虽不见水,但底部洗笔留白处的一片青绿,却隐隐浮泛起水波的意象。游鱼象征富足,清代鱼纹出现在玉器、瓷器上较为多见,取“鱼”“余”谐音,有连年有余之意,九鲤池塘,则有九世同堂寓意。古人用作文房器具,鲤鱼与莲荷同处,又有科举之途鲤跃龙门、连(莲)中连捷的渴望寓意。 清初康熙时期,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路线,翡翠作为舶来品从此传入中原腹地,其温润碧绿的色泽立刻引起人们的喜爱,以翡翠制作陈设玉器、实用玉器蔚然成风,以至于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一种时尚。整件器物以莲花形制作,造型生动有趣,构思巧妙,玉质色泽白中泛青,通体光洁晶莹,纹饰动感十足,显得生动活泼,寓意美好。 清代是玉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尤其是康乾时期,政局稳定,四海清平,经济发达,贸易繁盛,加上皇室对制玉业的高度重视,使天下赏玉、玩玉之风大盛,仅乾隆皇帝与玉器有关的御制诗就有几百首之多。这一时期的玉器碾琢技艺亦得到了很大提升,不但技艺精湛,而且设计大胆,式样奇巧玲珑,丰富多彩。笔洗作为文房辅助用具,主要用于盛水洗笔,玉笔洗是仅次于瓷笔洗的一个品种,除了实用,还可把玩陈设。这件玉笔洗雕刻刀法娴熟精湛,见锋有力,形象逼真,雅致精美,颇见功力,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清盛世传统碾玉技术的精湛高超,以及制玉业发展繁荣昌盛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