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八述奇》:百年前记述西方社会的一部奇书

http://www.newdu.com 2018-04-11 光明网 参加讨论

《八述奇》是清末外交官张德彝(1847-1918)八次旅西所作的最后一部日记。记事起于光绪廿七年十月奉旨任出使英、义(意大利)、比(比利时)国大臣,止于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回国(1901.3——1906.4)。全书二十卷,约四十七万字,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清抄本点校。
    作为外交官,《八述奇》自然要记述外交活动,但其重点是记述外交礼仪活动和交际应酬,涉及中英、中西之间的重大外交活动反而不多。书中记载了赴英途中往西班牙祝贺国王加冕典礼;抵英后向维多利亚女王呈递国书,并参加新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所说“西方各国遇有喜庆之事,不讲馈送礼物,虽送亦仅些须而已。惟雅洲各国,送者良多”,即是说,西方各国不注重送礼的繁文缛节,而亚洲各国则讲究送礼。以祝贺英国新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为例,“欧洲各国皆无馈赠”,日本天皇赠送镀金大瓶二,皇冠、菊花宝星各一;印度翟埔尔的王公送来一“假象,周身满饰珠宝”,价值连城;更有另外一个王公别出心裁,“奉一母狮以贺加冕,由孟买以轮船运来,不惟备生牛以喂狮,且备米粮以饲牛也”。光绪三十年五月,奉敕在“红十字会原约”和“保和公会”文件上“画押”,涉及中国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的重大史事。
    在科技方面,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发明,张德彝极为关注,如图画和摄影之传真、摩托车(作者称之为谋土尔喀,即Motorcycle译音)、马可尼等人之无线电通信、可视电话、特技自行车、偷拍相机、地下铁道之创建、救火所用的氧气呼吸机,书中均有介绍。对于正在普及的汽车记述最多,并说汽车已用于军事。当时伦敦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但张德彝已经看出,马车终将被汽车所取代。随着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伦敦车夫必经考试,得有凭单(即驾照)方准御行”,于是有人“设一学堂,专教用车之法”。此外如记伦敦汽车租赁价格、汽车须“按辆挂号保险”、汽车比赛、禁止开快车都是研究城市交通史的好素材。
    西方官员不摆官架子、不讲官威官风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记述,伦敦公车往来方便,作为驻英公使,作者偶尔乘座,“因上中下三社会人皆可座也”,而使馆“同人多非之”。而英国皇后之弟丹麦王爵阿勒达玛、英国国君之侄希腊王爵卓志,“曾同乘公车街市游览……一路上下易车皆与人俱,乃鲜有诧异者,何也”?作者轻车简从与晚清个别外交官的官老爷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张德彝的前任——驻英公使罗稷臣回国时,同行者就有夫人、四个儿女、四个侄子、一个内弟、一个教读。
    在经济方面,书中介绍了全世界最著名的保险公司——劳埃德保险公司。其前身为英国罗艾德保船行。罗艾德早年在临海某街开咖啡馆,航海船主及水手往往在其咖啡馆喝酒聚谈。罗艾德“为人精明,留心航海并水道地理,每向各船主采源询委,苟有所闻,既参考之于心,复画图以示众。”后来更“考明钢铁之性及泛海船只得宜之式”,于是创立了罗艾德保船行,专门为航海船只提供保险。他为各国船只提供的保险保单即有“两大册,厚逾半尺,长尺余,宽约八寸”。其他保险公司“保险之货物,行主亦必察所载之船名曾否列入罗册,属册中之甲乙何等,由何年所保,保若干年,用以定保险价值。船名若为簿中所无,则保险货物之值即加数倍云”。书中提到,还有专门为英法海峡航行提供保险的公司,“若付以三本士,彼给凭单,倘遇险则偿千镑。人以为出资少而有巨利为质,罔不费三本士者,然十数年来,车船均无险事也”。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的日记,更记载形形色色的保险险种:“西国历来兴办人命保险,保火险,后有为其犬马保险,均与赌钱相似,视乎彼此运气。近又有为善歌者保咽喉险,善舞者保脚指险,善鼓琴者保手指险。据云保指险之常价,乃失一手指赔三十镑。一脚指赔四十镑。”作者感叹说,“保险日奇,不知将来何所底止”。
    书中有两处提到了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拍卖行--苏富比(又名索斯比)。一处称之为索色庇叫货场,另一处称之为索斯碧叫货铺。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八日记载:“西人亦重名人之手书,其价每出人意外,不知其所贵者何。”三日前索斯碧叫货铺中拍卖“乃勒森致哈米屯夫人一函,七十一镑。哈米屯夫人致乃勒森两函,五十镑五先”。按乃勒森今译纳尔逊,为英国海军名将。哈米屯夫人今译汉密尔顿夫人。两人的爱情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书中介绍了西方的申请破产制度,作者称之为“禀官报穷”:“闻英民业商,有因亏折无力周转将至闭歇者,可以禀官,称曰‘报穷’,乃将其出入及亏折之数详细呈官,官核是实,既允准歇业,则其人即不得列为上等人,而人亦咸耻之。凡其人往日被欠之户,按欠项多寡均分。然所得之数,无论几成,皆作了清,不能彼此更加理论,在西国此为商家不得已之下策也。”
    在教育方面,光绪三十年八月五日的日记介绍了英国刚刚兴起的“妻学馆”(即家政学堂),“专教幼女学治家之法,大略谓须知其所应知及经纪理财各要题”。次日日记记载了法国的妻学馆,“凡幼女入学,以十二岁至十五岁为率,学期百日,于持家、针线补缝、厨工烧煑及妇女分所应知之事,无论贫富,一生皆宜切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