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东西方世界的面貌慢慢发生改变。在唐人的心目中,中国的长安就是世界的中心,甘肃的敦煌就是一个华戎交汇的时尚城市,正所谓“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在某种意义上,丝绸之路是一种象征,经济富强的象征,文化自信的象征。敦煌就是这段盛世的见证者,敦煌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敦煌二五四窟中心塔柱背面 选自《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随着交通日益便捷,如今每天数以千计的中外游客怀揣对敦煌的好奇奔向莫高窟。然而短短的洞窟讲解,根本无法满足游客求知的愿望。即便置身洞窟之中,千年尘封的历史,总是让人感到亲切却又陌生。在新时代如何使用多元的新型手段,展示和传承敦煌艺术,这是摆在今天敦煌学人面前的重要问题。陈海涛和陈琦联袂出品的新书《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以及《舍身饲虎》《降魔成道》等系列动画作品,无疑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 敦煌艺术的多元再现 经过千年岁月的侵蚀,第二五四窟原本鲜亮的宝石蓝稍稍显得凝重了一些。这种颜料来自千里之外的古代阿富汗。可以想象,这样一处造价昂贵的洞窟,必然是经过周全设计和精心绘制的。在今天来看,无论是洞窟结构、雕塑还是壁画,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因此它也就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图说敦煌二五四窟》选择这样一个洞窟进行讲述,也是匠心独运。 敦煌莫高窟 资料图片 全书分为六章,外加两个附录,10万余字,385幅图片,用文字和图片构建起一个洞窟,内容包括洞窟开凿的历史背景、极负盛名的两铺本生故事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尸毗王割肉贸鸽》,以及独领风骚的佛传故事画《降魔成道》,最终结合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综合目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再现了当年洞窟宗教仪轨。结语部分则是把第二五四窟放在整个南北朝时期美学范畴所进行的评价。整体内容结构完整,一气呵成。 有趣的是,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封上的二维码,欣赏两部解构第二五四窟壁画故事的动画短片《舍身饲虎》和《降魔成道》。短片都包含两部分,一部分讲述故事,另一部分科普艺术价值,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呈现敦煌艺术的前世今生。 讲好敦煌故事 在笔者看来,《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主要讲述了四个故事。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陈海涛 陈琦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其一,这是一个誓死守卫家园的故事。474年,北魏朝堂举行了一场辩论。核心议题是,面对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北魏朝廷是否需要把敦煌人内迁到凉州(今武威)。那时丝绸之路已然形成,不仅是商贸之路,还是军事通道,敦煌自然是这条道路上的咽喉要地。从今天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敦煌是北魏政权西部的门户,敦煌以东的河西走廊是重要的军事缓冲区。丢掉了敦煌,外族势力长驱直入,直接冲击陇右和关中,洛阳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北凉和西凉对敦煌的争夺、李唐和吐蕃在敦煌的对峙,都反复说明敦煌不能失去。北魏朝堂的士大夫、戍守边陲将领的头脑中并没有今天“地缘政治”的概念,依然选择在莫高窟崖面极佳的位置开凿一个造价不菲的洞窟,一方面是表达宗教信仰,另一方面更代表着一种决心,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 其二,这是一个关于奉献与坚忍的故事。第二五四窟中后部南北两壁绘制了本生故事画。内容是萨埵太子为了救助饥饿的老虎和嗷嗷待哺的虎崽牺牲了自己;而尸毗王为了解救老鹰嘴下的鸽子奉献了肉身。这两则都是宗教故事,但是佛教文化在中国经过千年融合和发展早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鹿乳奉亲,就来自佛教典籍,原型是睒子孝养失明双亲。经过不断被筛选与提炼,这些故事依然在滋养着今天的国人。来自第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画》同样也是本生故事,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被搬上荧屏,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2000年后它又走进了课本,故事赞扬了善良、勇敢、感恩与诚实的美德。 其三,这是一个诠释工匠精神的故事。莫高窟就像一座艺术丰碑伫立在宕泉河畔,矗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然而在丰碑之上,却极少雕刻艺术创造者的名字。在本书的末尾,作者呈现了一张来自第二五四窟工匠掌纹的照片,这是我们能够发现为数不多的“落款”和“签名”。关于他们的资料可谓少之又少,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这4.5万平方米的壁画,读到那份匠心。本书第二、三、四章详细解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降魔成道三铺故事画,从中国传统美学“势”的角度,为读者呈现出画中的玄机。虽然莫高窟开创初期,汉地工匠大多直接模仿来自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的粉本,但是依然利用传统手艺,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本书特以《降魔成道》人物姿态的拿捏和尸毗王造型的修改进行了阐述,这是一种守护与创造、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吸引了无数艺术大师流连忘返,唏嘘赞叹。 其四,这是一个讲述文化自信的故事。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讲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对外交流的桥头堡,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的佛教壁画、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风格的雕塑、希腊风格的装饰图案、阿富汗的青金石颜料……而所有这一切都包含在这座模仿汉地木构建筑的殿堂里,它就像是一个融合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元素的熔炉。面对异域文化,中国文化显示出海纳百川的气度,敞开胸怀,兼容并蓄。之所以如此开放,终究可以归结为文化自信。也正是拥有这份自信,中国文化才历久弥新,愈发璀璨。 传承莫高艺术 今天纸本图书备受冲击,数字媒体日新月异,讲故事的媒介自然也在改变。为此,本书作者也进行了探索,石窟漫游和动漫的加入,无疑是紧随新时代的步伐,增强了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其中《舍身饲虎》曾经被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三届文化遗产动漫大赛”评为精品佳作。这项成绩的取得,和它对敦煌元素的吸收、对中国美术传统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这两部动画片充分利用敦煌元素,以近乎严苛的学术态度,对待每一个分镜头。在讲述故事的动画部分,导演立足敦煌,从莫高窟壁画中抽象出每个分镜头中的动漫细节,这在《舍身饲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大到城堡、小到装饰纹样,全部取材自莫高窟;不仅如此,因为第二五四窟开凿于北魏年间,所以短片尽量选取北朝时期的图像元素,而不用隋唐和宋元,这就避免了误导观众,特别是敦煌艺术爱好者。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九色鹿》,在内容上再现了莫高窟第二五七窟西壁《鹿王本生故事画》,在艺术表现上,美术恪守北朝壁画绘制特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曾经评论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树木“则若伸臂布指”,此时的敦煌山水画就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这部动画片堪称一部莫高窟北朝图像教科书。由于动画片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一部优秀的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将会是一生的,所以动画片的制作必须精益求精,也只有坚持这种工匠态度,方能久经考验。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事实证明,中国动画片急需吸纳中国美术传统。而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坚守和创新。今天欧美和日本动漫甚为流行,特别是日本动漫,以至于中国人制作一部《大鱼海棠》,都会有人怀疑是否抄袭日本动漫。答案当然“不是”,这些造型元素都来自于《山海经》《老子》等中国古代典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疑问,只是因为我们起步较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多么浪漫的想象。史前彩陶的绚丽神秘、商周青铜器的庄重、秦朝兵马俑的气势恢宏、汉代画像世界的联想无限、南北朝佛陀的静谧庄严……都是今天动画创作的源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张飞判瓜》《骄傲的将军》,再到《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中国水墨画、剪纸、皮影、戏曲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成就了中国美术片的一个艺术高峰。 在敦煌莫高窟保护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和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讲故事的方式自然不会止步于书籍和动画片,所以读者还可以扫描书封上的二维码,进入“数字敦煌”,开启第二五四窟的全景漫游,千里之外就可以身临其境一般感受敦煌艺术。目前该网站已经推出30个经典洞窟,分别代表了从北凉到元代各个时期艺术水平,而且这些洞窟多是不开放洞窟。众所周知,开放与共享才是实现弘扬中华文化的态度和途径。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更在世界,这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格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属于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学科。研究者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还需要扎根西部乐于奉献。敦煌学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贡献力量。敦煌就像是一颗历经千年无数工匠切割打磨的宝石,晶莹璀璨,绚丽多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力诠释它的美,延续它的美。(作者:张善庆兰州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