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的载体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博物馆实体藏品需要转换为数字化的电子媒介,例如图像、文字、声音及影像等形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应用的推广,使得APP开发成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博物馆APP的类型 国外一些博物馆在数字化和移动化上早有动作,例如法国卢浮宫的“卢浮宫HD”、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The Met”、英国大英博物馆的“The British Museum”,这些APP制作精美,用户体验较好;国内一批博物馆也迎头赶上,如故宫博物院的“每日故宫”、“故宫展览”等APP;其他博物馆也开发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APP,如“北京鲁迅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综合来看,这些博物馆APP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藏品介绍型。这类APP以图片展示为主,通常会附有详细的背景介绍及馆藏位置说明,有的自带语音功能,制作精美,可以使用户足不出户游遍博物馆,但普遍缺少互动,只是支持用户将喜欢的文物图片通过邮件或社交软件进行分享,比较适合具有一定历史人文基础、专注了解文物的用户群。典型的有卢浮宫的“MuséeduLouvre”,日本的“e-Museum”,故宫博物院的“Touch China”。 二是导览讲解型。此类APP更关注用户在博物馆内的实地体验,把用户手中的移动设备变成便携讲解器。有的还提供博物馆内部的楼层地图和导航定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上的摄像头自主导览参观,例如卢浮宫的“Louvre Audio Guide”、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博任我行”。有的通过手机摄像头在展品处的标识激活相关内容,获取讲解短片,同时也提供浏览中的分享功能。例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Beyond Planet Earth Augmented Reality”、中山舰博物馆的“手机导览”等。 三是互动游戏型。此类APP通过猜谜、卡牌等一系列简单的小游戏,把相关内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设计竞赛”,推出了互动绘画、测验答题等内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Faking It”,要求用户在两张照片中找出伪造的一张,这些照片素材都是馆藏珍贵的资料,让用户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游戏选定了超过40组照片配合猜谜游戏,告诉用户为何这些历史照片被“动刀”了;还有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MoMA Art Lab”,孩子们可以基于画图板,通过勾画不同线条、色块,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幅当代艺术画作。此外,还可以解构名家作品,根据不同提示了解原作的创作过程。 博物馆APP存在的问题 App的开发,将现有展览资源和新媒体结合起来,拉近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也让更多的人自发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但是,在APP应用开发建设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良莠不齐,跟风现象明显。当前,博物馆APP的开发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背后却是大量博物馆盲目跟风的畸形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完成任务”式,追求APP的存在感,并不立足自身馆藏实际,只是将App制作承包给互联网公司,不问形式、不求效果;“闭门造车”式,不关注APP市场的最新发展,“想当然”地进行应用开发,APP仅仅是制作成了图片展;“邯郸学步”式,过分追求APP的形式多样,却忽视了馆藏展品的数字化建设。 二是推广乏力,普及程度不高。博物馆APP开发的目的在于使博物馆承载的文化信息得到更广泛传播,这种传播应该以APP本身能够在大范围内被使用为前提。但是,包括大型博物馆在内的博物馆APP普遍处于一种“无人知晓、无人下载、无人使用”尴尬状态。在各类APP下载市场的排行榜上,很难发现博物馆APP的身影。如果博物馆APP推广乏力的状态不能得到改善、普及程度不能提高的话,其开发目的便无法实现,发展前景也难言乐观。 三是本末倒置,展品信息覆盖不足。APP建设应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现,但有些“邯郸学步”式的博物馆,本末倒置,把数字化建设理解成是APP应用的开发,这就导致此类博物馆APP无法为参观者提供更详实、更专业和更有吸引力的信息内容。有的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和文字展板内容基本无异,没有充分发挥APP信息容量大、展现形式多样、阅读观看方便的特点,为参观者提供足够有价值的信息。 四是内容同质,用户体验不佳。目前,博物馆APP在功能特点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将传统博物馆的展示和导览手段简单复制,没有真正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时代的用户习惯,结合自身特点做出个性化的程序设计和功能拓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技术支持不到位。 以APP建设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全面推进博物馆资源数字化。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历史保存和记录功能,APP须建设打造一个展览展示、教育活动、观众互动的便捷平台,全面推进面向大众的博物馆资源数字化建设,将博物馆信息以最快最便捷的形式传递出去,实现与观众“零距离”互动。荷兰国家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几年相继在网络上开放了其高清藏品影像资源,史密森学会在若干年前已建成网上服务,观众可对其900多万件藏品、资料进行在线查询,目前还在对这些资源做关联数据化的处理,让这些资源能更便捷地接入互联网,开放给各方所用。这些成功案例都可为国内博物馆的数据开放工作提供参考。 依托市场化运作,完善用户体验。博物馆APP大多属于“长尾应用”,这是自身建设的问题,也是应用本身的特点所致。因此,为避免博物馆APP被湮没,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招聘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复合人才,另一方面要勇于开拓创新,用好用活互联网资源,可尝试将自身的APP开发交由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网络公司,充分依托市场化运作,完善提高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真正让一批精品博物馆APP成为热门应用。 在具体开发方面,要注重APP应用的功能集成。一是集成展示功能。博物馆是人类文明传承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果要掌握某一方面的完整信息,可能仅通过对某个博物馆的某些展品的参观并不能实现,可以在APP内容建设中结合其他博物馆的同类、同系列等各种相关展品进行介绍,充分发挥移动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二是集成参观功能。可以将活动预约、门票销售或预约等与参观相关的重要功能移至APP等,现场只留少量工作人员,引导参观者下载APP,从而形成线下到线上的引流和用户转化。三是集成文创功能。可加入文创产品或纪念品商店,参观者在线可购买特色商品,或可通过一些销售活动进行引流,同时可与定位服务、个性化推送形成闭环式联动,提升营销手段。四是集成社交功能。注重微社交元素的注入,可与微信等大型社交平台合作,创新博物馆线上服务方式,使得APP在支持引导服务之外,还提供观众趣味鉴定、专家问答、自拍、社交等移动在线栏目,建立具有博物馆专业特点的微社区,实现与展项内容的交互,选取其中的优秀内容不断充实馆内的展示资源。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搜集,打造个性化服务与新型体验。关注大数据的信息搜集,通过服务与服务、设备与设备、线上与线下的串联,打造服务生态圈,提供互相衔接的闭环式服务。对于博物馆来说,传统孤立的参观讲解服务落后于时代,基于大数据的服务生态圈可以提供“衔尾蛇”式的一条龙用户体验,能够增强用户黏性,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长期建设和发展。同时,由于博物馆具有良好的产业链——展览、新闻、交通、旅游、社交、出版物、文创产品等,也拥有非常优质的用户群体——文化爱好者、学生、旅游者等,一旦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将提升“互联网+”博物馆的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