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墓地出土的原白色插羽毡帽 距今3500-3800年 帽子是新疆古代居民重要的服饰之一,考古资料表明,距今3800—4000年左右,在服装没有成型之前,新疆古代居民就开始戴帽了。近年来,新疆各地墓葬遗址中出土了毡、皮、毛布、毛线、丝绸等质地的帽子,但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好的帽子,还是若羌县罗布泊地区小河墓地出土的毡帽。 小河墓地出土的原白色插羽毡帽 距今3500-3800年 2003年小河墓地出土了几顶毡帽,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如一顶原白色毡帽,保存的非常完好。毡帽高27厘米,口径22厘米,用白色毡缝制而成,基本上呈圆筒形,帽身至帽顶为流线型,逐渐呈山丘状,造型十分优美。帽身表面缝缀着7道淡黄色毛绳,帽左侧插两根羽毛,毛绳上饰有用以装饰的伶鼬,时代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小河墓地出土的帽子,制作材料以羊毛为主,反映了当时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经济。此外,毡帽上的伶鼬、羽毛,还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小河墓地出土的褐色插羽毡帽 距今3500-3800年 毛毡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面料。学者们认为,毛毡要比编织和针织出现的早,考古人员在土耳其发现了6500多年前的毛毡。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若羌县铁板河古墓发现的“楼兰美女”,距今3800—4000年,上身用粗毛线编织的毛布裹身,下身裹一件处理过的羊皮,头戴插有二根羽毛的毡帽;1986年考古人员在哈密五堡墓葬中发掘出土了3000多年前黑色尖顶毡帽;1985年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中发现了距今2800年左右的尖顶黑褐色毡帽;1984年考古人员在洛浦山普拉汉晋时期墓葬中发现了红色和白色毛毡缝制的毡帽。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发现的一尊唐代木雕胡人,身着褐色长袍,头戴的翻檐尖顶帽子被学者们认为是用毛毡缝制的。由此可见,新疆古代居民穿戴毡帽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流传地域广泛。 唐代 头戴尖顶毡帽的彩绘木雕胡人俑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 毛毡是一种无纺布,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首先用水洗去羊毛油脂和杂物,用弹毛的弓将晒好的羊毛弹成絮状,一条毡所需要的羊毛约10公斤;第二步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帘子上,开始喷洒开水,然后快速把帘子卷好,用羊毛绳绑紧,再用脚踏着卷好的帘子在平地上来回踏蹬,这样不停地重复后,做成了毡坯;第三步是解开帘子,拉平毡坯,修整好边角,又洒上热开水,把毡坯卷起;第四步是工艺最关键也是最后一步,人要跪在帘上,用双臂反复搓滚毡坯,感觉已经平整了,毡坯展开拉平,晾干。这是现在维吾尔族乡村的制毡工艺,与古代新疆居民的制毡基本相同。 毡子除了制作帽、衣服和鞋靴之外,还用于搭建毡房和铺垫房屋、床和车子。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远嫁乌孙汗王为妻的细君公主,在伊犁草原生活了三年后留下了一首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窿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描绘出了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住毡房的情景。 后来这种简单实用的古代西北民族生活用品,也传入中原地区,唐代诗人李端所作《胡腾儿》一诗中,就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的句子。公元9世纪中期,回鹘人西迁进入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从游牧逐步改为农耕生产。但定居后的维吾尔人仍然大量养羊养牛,制作和使用畜产品,其中日常使用最多的就是毛毡。维吾尔人传统睡实心大土炕,毛毡因其柔软、隔潮、保暖,成为最好的铺炕材料。 小河墓地出土的草篓 距今3500-3800年 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毡帽的质地看起来十分的柔软,几乎没有什么杂物,这反映了至少在3600多年前新疆古代居民就掌握了比较娴熟的制毡技艺。此外,这顶毡帽注重装饰性,在毡帽一侧插有鸟的羽毛。以上考古发现的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秦时期新疆居民头上插羽的现象比较普遍,无论男女都喜欢戴扎有羽毛的帽子,并流露出他们原始、淳朴的爱美的天性,也有可能是他们捕获飞鸟后一种成就感和喜悦心情的表露。对于这种插羽的习俗,我国古籍中有一定的记载,《礼记·王制》曰:“东方曰夷披发纹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穴居”我们从民族学的角度考察,可以推测新疆先民头上插羽的习俗可能是一种对鸟的崇拜,在全国各地都有崇拜鸟的现象。1986年,浙江杭州余杭反山良渚文化遗址墓地(公元前3300-前2600年)发现了一件黄色“神人兽面像”玉琮,呈矮方柱形,射径17、高8.8厘米。“神人兽面像”中,戴在头上的羽冠是长方形刻有10余组单线和双线结合的放射状羽毛。古代殷商华夏族曾普遍崇拜玄鸟,《诗经》中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在屈原的诗中也提到“玄鸟”生商的神话,《思美人》中“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传说殷商的始祖契,是由他的母亲简狄吞燕卵而生。后来对玄鸟的崇拜,化入到衣冠中,从秦朝开始宫中妃子们头上插凤钗,与秦始皇的祖先崇拜鸟有关。到了汉代,皇太后、皇后在祭祀时要戴凤凰形象为主的冠饰。清代维吾尔族女子喜欢用羽翼装饰皮帽,如《西域闻见录》卷2记载:“女帽冬夏指用皮,而插鸟翼于前,以为美观。哈萨克族人喜欢猫头鹰,而且把它作为本民族的吉祥鸟,常常把猫头鹰视作勇敢、坚定的象征,倍加爱护。哈萨克族妇女喜欢把猫头鹰的羽毛插这高高的尖帽上,表达了她们对猫头鹰的喜爱。 “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表明了帽子的实际用途。帽子的实用意义于在御寒、防暑、防风沙,此外才是装饰和标识以及象征意义。若羌县罗布泊地区小河墓地出土的毡帽,应该是用羊毛制成的,质地厚实,在寒冷的冬季穿上一定十分的温暖,与此同时插在毡帽上的羽毛,为帽子增添了鲜活的色彩,流露出3800多年前新疆古代居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 距今2800年棕色尖顶顶毡帽 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从出土 毡帽上除了有羽毛之外,还系缀着伶鼬的毛皮,这是新疆其它地区墓葬很少见到的,又给毡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从有关资料获悉,伶鼬又叫银鼠,白鼠,是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成兽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伶鼬身体细长、尾小、肢短。冬毛全白,夏毛咖啡色与白色相间。分布于东北、内蒙、新疆、四川等地。山林、草原、湖泊、丘陵、盆地等均有分布,适应性极强,甚至生活于城市乡村等人类环境。大多数种类的毛皮珍贵、价格高昂。在国际毛皮市场上被誉为“东方水貂”。另外黄鼬的尾毛可制狼毫笔,是著名的制笔材料,其价值远超过紫羔皮,是读书人的至宝。那么3600多年前小河人为什么用伶鼬的毛皮装饰毡帽呢?有可能当时小河人比较喜欢这种灵巧的小动物,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比较适合各类动物生存,成群的鸟儿在湿地中休憩,伶鼬等动物出没于人们居住的环境周围,与罗布泊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尖顶毡帽 汉代 洛浦县山普拉墓葬出土 上世纪30年代,罗布泊猎人奥尔得克首次发现了小河墓地。奥尔得克是罗布泊探险史上的关键人物,楼兰古城也是他发现的。1934年,贝格曼在奥尔德克的引导下,来到小河墓地,并对其进行挖掘。1939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新疆考古研究》一书,对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进行了详细介绍。小河5号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信息,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广泛关注。直到2000年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探险考察队又意外发现了它。2002年至2005年,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的带领下,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文物,有毛织物、革制品、草篓、弓箭、木雕、玉石、铜片等珍贵文物,采集古尸标木30多具,其遗存保存之好,反映的文化现象之奇特为世界考古所罕见。墓地年代在距今约3450—4000年,是新疆青铜时代早期墓地之一。墓中死者头向基本朝向东方,仰身直卧,身上包裹宽大的毛织斗篷,腰围毛织腰衣,足蹬短靴。头戴毡帽,帽上缀鲜艳的红色毛线,插飞禽的羽毛,还缀1或2条沙漠中常见的大小如鼠的伶鼬。小河出土的毛织斗篷、毛织腰衣、毛皮靴和毡帽,是我国新疆古代先民的早期服装,特别是插羽毡帽,有一种原始、荒野的美,令人遐想不已。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责编:荼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