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玉时阶(1950- ),男,广西南丹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学研究 摘要:在发展潮流中,作为本土民族文化的“我”和作为外来文化的“他”,二者相互碰撞缠绕。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护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学者黄艳、易奇志发表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1期至第6期的“骆越文化研究系列论文”6篇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好的阐释,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研究也极为全面和深刻。 关键词:骆越文化;保护;书评 一、直面现实,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的观点之下,作者一下笔便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加快,大众文化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强,骆越文化的件播路径相对传统贫乏,骆越文化空有优秀的源,却无法实现良好传播”。确实,在西方文化大举进入中国的同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华文化(包括了各地少数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我们必须探讨两个概念,即文化和外来文化。关于文化的概念,很难精准的下一个定义,对它的解读多达百个以上。而我们较常用的,是把文化分解成几个要素进行考察,这些要素分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以及语言符号。精神文化主要指哲学和具体的科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和价值观念等等。它极具活力,不断推进创造的进程。物质文化主要指人类把自身的观念和需求附着在物质之上,这种创造实则也凝聚着人类文化,并且作为文化的载体存在。制度文化主要指一种规范体系,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准则。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是指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自身与周遭?所发生的种种社会关系。语言和符号是一种储存的手段,能把人们的创造流传下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所谓外来文化,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相对于本土文化而言的其他文化。对整个国家来说,是指除去本国的文化外,其他所有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即作用于自然与社会的总成果。相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指的是除这个地区外,其他地方所创造的文化。 二、描述详实,剖析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日常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整个大地,外国的工业产品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烙刻着他们本身意识形态的外来文化。正如作者所说,为惠及当地群众,也为了避免古朴的越文化被异化,在开发旅游项项目的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当地社区参与,并重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活态性。 在“骆越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当代价值”上,作者也有精彩的描写。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历来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在世界经济合作、文化交往日趋频繁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更需要重视文化安全,需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当代价值。要将民族传统文化充分运用到民族团结教育当中,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社会稳定上的作用。骆越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民族团结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氛围形成,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是旅游经济发展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两手硬”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的骆越文化传承研究”上,作者也有精彩的描写,认为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分别是中越两国的少数民族,同时也是古骆越文化的传承者,在语言文化、音乐文化、宗教信仰文化、饮食文化、婚育文化、扫墓祭拜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在语言方面一脉相承,在近代则因历史原因各自演化;在音乐文化方面,一致传承了左江越地的骆越天琴,就连使用的场景与道具都高度一致;在宗教信仰上,都依然存在源自骆越的自然崇拜、首领崇拜等.通过研究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骆越文化传承的异同之处,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跨国民族”“跨境民族”等概念的内涵。 三、有利有弊,内容较全面 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冲击之下,民族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该系列论文表示,外来文化的进入,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好的方面,比如,第一,有利于本族文化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外来文化的进入同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科学技术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力,让民族文化更大程度上地拥有走出去的可能性。 第二,为民族文化的转型提供动力,使民族文化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底蕴和内涵。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双方吸收彼此的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民族思维,使得民族和外界发生碰撞,从而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不断发展。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精神生活的多样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稳定民族地区社会情况。外来文化的进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族际间的交流会使得文化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这种丰富性还可以创造实际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精准扶贫”让民族地区的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地方社会的稳定。 但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第一,会造成民族自信心的丧失,对民族本土文化形成挑战。民族文化本来是支撑一个民族赖于成为一个民族的重要基石,但外来文化的大肆入侵,可能原本经济状况稍差的地区会发现,外来文化似乎更能创造经济效益,改善自己的生活。在这种重击之下,年轻一代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过洋节、学洋人的习惯与技艺,认为外来文化优于本族文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且对本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最严重的是20世纪初,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满清政府倒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看似强大的外来文化侵占了中国,那时候,出现了许多全盘否定本族文化,全面学习外国文化的声音,民族自信心在冲击中几乎消失殆尽。一个泱泱大国尚且如此,更别提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在遭遇强势的外来文化时,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 第二,不良的外来文化会严重影响民族地区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素来以高科技自称,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统治霸权,它利用自己的科技与经济优势,利用覆盖全世界的信息网络,加上他们本身的学术、教育支持,生产裹挟着自身意识形态的产品,不断地把它们推销到世界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包装着大众外壳的产品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它以完美的外壳,比如娱乐、舒适、正义等掩饰国家内部的黑暗与分裂,在悄声无息中改变了中国青年。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灌输不可避免地扭曲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意识侵占。再者,这种外来文化的大规模进入也造成了民族地区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年人的世界观被改变之后,很多便不再愿意留在家乡,为了追逐某些利益与理想背井离乡,大多数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如今只剩下一些老人守在原地,过着艰苦的日子。“空巢老人”的现象,凸显着社会伦理道德的挣扎。外来文化入侵民族地区,还能造成犯罪、吸毒等问题,比如某些村寨,本来是民风淳朴的村寨,在遭遇外来文化的侵入后,毒品顺势而入,摧毁了原本美好的村庄,毒品的肆虐不可避免地引起犯罪和其他严重的问题。 第三,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会使得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收缩。当外来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时,民族地区在对其进行学习时,假若无法守住自己本身的文化,让外来文化成为主导,那势必会影响民族文化的生存,压缩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这样的情况很多,比如,民歌的生存空间正是因为外来流行歌曲的大量进入,遭受到冷落,从而压缩了它生存发展的空间。 四、延伸和反思——“他”和“我”的共存 作为“他”的外来文化和作为“我”的民族文化在不可遏止的发展潮流中相互缠绕。 其实,文明是如何演进的?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文明的进程,其实就是不同地区的文化不断发生碰撞,在这种碰撞之中,相互交流和融合,逐渐整合出一种更适合未来发展的新的文化来。例如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一例外地都在进行着各种上形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先秦时代,中原与周边的戎狄进行交往;秦汉至于明清,这种交往在不断地扩大,各地文化的融合使得文明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推演。而事实上,明清时代,当世界各个版图的不断发现,航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交流理应扩大到整个世界。但中国固执的闭关锁国,错过了一次机会,这才使得中华民族文明的进程被外界的突然入侵打乱了步伐。 现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再次进入全球市场。事实上,在全球化体系中,任何国家都无法抵挡这样一股潮流。在这种情况下,便不得不面对这种外文化入侵的挑战。我们既不能盲目地固步自封在自己的传统里,也不能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我们理应用理性的态度,把二者结合起来。 怎么结合?这是现下最大的问题。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便一直在寻求这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在外文化的入侵中发展和保护中国。我想,这样的探索同样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梁漱溟先生曾提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中国自行发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科学技术道路的。正是因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类型的文化,所以在外力强势的介入下,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的毛病才会显露出来。这时候,想要发展好本土文化,最好就是先强根固本,再把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体系之内。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也是这种,要想使得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很好地融合发展,保留自己的特色精华所在,就必须把外来文化纳入自己的体系之内。 第一,要强根固本,发展经济,增强民族自信心。强根固本离不开发展经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而经济属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只有把经济提上日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才有可能进一步地发展文化。再者,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经济的发展不是不择手段地发展。现在,许多民族地区一味求发展,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而造成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后续发展劲头不足。所以,发展、经济的提升,是要立足可持续、立足长远的视野,寻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可行道路。经济的发展最好和地方特色相结合,比如广西龙脊梯田的旅游开发,建立在本身独特的梯田特色和民族特色之上,在此基础上,带动了一条文化产业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和地方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塑造民族人格,建立畅通的渠道以推广民族文化,提高整体的民族素质,有效地引导社会的风气与潮流。民族自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重建的,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二,积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培育民族的开放的文化心理,既要摆脱把“自我”的自己看成上宾的狭隘、保守的文化心理,看到别人的优秀之处,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新事物。同时,在与外部接触的同时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看到自身民族的不可替代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更好地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事实上,外来文化是可以当作一种手段的,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借鉴,用以作为保护民族地区本土文化的工具。 第三,不固步自封,增强本民族文化及其产品的创新力、服务力和吸引力。民族文化本身是很有特色的,但很多时候,当地的人们并不懂得如何把它们推广出去。首先,民族文化需要创新,这种创新并不是指改造民族文化,而是它的承载手段的创新。云南丽江和凤凰古镇等古村寨的成功开发,引来了不少古寨开发热潮。但行走在这样的旅游景点,人们会失望地发现,村落旅游的同质化相当严重。走在这里和走在那里根本就没有区别,连景区所卖的民族工艺品也都长得一模一样。这就是说,民族文化的呈现手段受到了某些模式的影响,盲目地跟从,缺乏创新力。要建立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必须抛除盲目的跟风,立足于本地特色,开发研究自己的相关产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也只有创新,才能让文化永葆生机、充满神秘的吸引力。同时,要增强地方的服务力,服务群众,加强透明度和沟通能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已不可能回到老子所描述的小国寡民的时代里去,唯有顺应潮流,融入世界大市场中去,才能以此为基础,寻得自己的一方立足之地。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探讨骆越文化保护,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而外来文化的入侵会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作者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点上来描述,很好地展示了一种人文关怀,这种忧虑并非毫无道理——我们几乎在每个地区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忧虑。然而,这也是一个契机,它提醒我们,是时候重拾民族自信心,发展好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推向全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