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免税通行证——车节、舟节 战国 错金青铜鄂君启节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2枚战国时期的免税通行证,其形状酷似竹节,两枚青铜竹节长短不一,表面有错金铭文。其中一枚叫车节,长29.6厘米,宽7.3厘米;另一枚叫舟节,长31厘米,宽7.3厘米。它们就是著名的错金青铜鄂君启节。 节,因为它的形似竹节而得名,一般是古时由帝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凭证,这两枚青铜竹节精巧细致,器表刻有铭文,铭文是采用错金工艺刻上去的篆书,金色的篆字铭文配搭绿色的青铜节,看上去非常华贵。 在当今的国际交往中,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商品贸易,都需要有通行的证明或证件。在中国古代,来往各地的贸易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证件。而节,就是古代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凭证,它有免税和通关的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护照和海关免税单据。在《周礼·地官·掌节》中,对“节”就有明确的记载:“凡通达天下者,必有节传辅之,无节几则不达。” 早在中国商代,就有了关检机构和制度。到春秋战国时,以传递命令的“符”和证明身份的“节”为代表的通行证开始产生,合称为“符节”。西汉时,节已经不是用青铜铸造,而是一柄缀有旌毛的长杆。到了唐朝,人们在各地通行时,依然需要持有官府颁发的一种名为“过所”的凭证。这种通行证到明朝已经演变为“路照”或“通关文牒”,形式跟今天的护照已经非常相近了。 鄂君启是谁? 这两枚青铜鄂君启节,是中国早期通行证的雏形。从青铜节上的铭文可以判断,鄂君启节颁发的时间是楚国“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也就是公元前323年的战国中晚期。那么如此珍贵的青铜节,最初的主人是谁? 公元前323年的战国中晚期,强大的楚国的疆域几乎囊括了半个中国,它物产丰富,商业活跃,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他有一个弟弟,叫启。楚怀王将启封为鄂君。鄂,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的鄂城县,鄂君则是对鄂城一带封君的尊称。 楚怀王在封启为鄂君的同时,还赐给他青铜节,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鄂君启节。在战国时期,中国的税务制度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财政,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税务的制度,而商人则要向国家按章纳税。鄂君启得到了楚怀王亲自颁发的青铜车节和舟节,就意味着他的水陆两路商队在楚国境内可以一律免税,畅通无阻。 青铜节为什么是竹节造型? 战国 错金青铜鄂君启节 为什么要把青铜节设计成竹节的造型呢?原来,最早出现证明身份的节,就是用竹子为原材料制作的,是为了方便书写铭文。在那时,还没有纸,人们只能在竹片或简牍上面书写,最初的节就采用了常见的竹子制作,后来逐渐演变为青铜铸造。那么,鄂君启节上的铭文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呢? 这两枚青铜节,车节有148字,舟节有163字。从铭文的文字记录得知,青铜节虽然可以免除鄂君启的税,但是商队的规模、路线将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在青铜竹节的错金铭文里,详细地注明:鄂君的商队船只不能超过150艘,车辆不能超过50辆,货物贩运时间以一年为限,并且严禁私运武器、青铜和皮革等战略物资。 对于商队的运货路线更有严格规定:鄂君启经水路湖北鄂城县出发,穿过洞庭湖、汉江、长江和鄱阳湖,然后到达安徽的枞阳;还可以从鄂城向南过湘江、资江和沅江,前往江陵和楚国曾经的都城—郢(音:颖)都。 如何防伪? 战国 错金青铜鄂君启节(局部) 这些青铜错金节既然能免除税款,那么,会不会有人伪造呢?从目前发现的当时的青铜竹节来看,上面的铭文均采用了错金工艺,很可能就是为了防止伪造。 错金,是中国春秋时期出现的一种工艺,具体方法是首先在青铜器铸造的时候铸出凹槽,以便在青铜器铸造成形后,在凹槽内镶嵌金银。凹槽还需要加工錾(音:赞)槽。錾槽就是在器表用墨笔画出纹样,然后根据纹样,錾刻浅槽,这在古代时叫做镂金。接着将金银片、丝放入槽内镶嵌好,最后经过锤打、错实、磨平。 在当时,民间很少有人会这门工艺,只有宫廷贵族才会有专门制作错金工艺的师傅,所以,青铜错金节是难以被仿制的。 时至今日,历经了2000多年的鄂君启节依然散发着迷人而古朴的光芒,刻于节上的错金铭文更造就了它独特的魅力。这两枚鄂君启节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人们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经济、税务制度提供了详细而宝贵的资料。而它的出土,也填补了中国考古界对于“节”这类实物保存的空白,是极为珍贵的青铜瑰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