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文物赏析】谷纹璧

http://www.newdu.com 2018-04-24 湖南考古 李忠超 参加讨论

    汉·谷纹璧
    2012年湖南洪江市托口镇大塘岭墓地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这件汉代谷纹璧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沅水流域托口水电站建设,于2012年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中在大塘岭墓地出土的。①该谷纹璧保存完整,外形较圆润,其正面密布谷纹,背面素面无纹,有黄色沁,整体色泽透亮,纹饰精美,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如果翻阅史料不难发现关于璧的记载。东汉许慎的《说文·玉部》曰:“璧,瑞玉,圜也。”璧是我国古代的圆形扁平状器物,内有孔,其材质一般为玉,但也有琉璃、玳瑁、滑石、木等质地。《尔雅·释器》中对璧、瑗、環的不同做了解释,认为“璧大六寸谓之宣,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環。”“好”是璧中间的穿孔,“肉”是指的璧的实体所在,即边缘,也就是说,《尔雅》将好和肉的尺寸比例作为一个判定依据。但是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来看,难以与该文献记载相符合,故夏鼐先生曾在《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中指出“发掘所得实物,肉好的比例,很不规则。它们既不限于这三种比例,并且绝大部分不符合这三种比例。我建议把三者总称为璧环类,或简称为璧”②所以现在一般把边缘窄而穿孔大的称之为环,边缘宽而穿孔小的称之为璧。这件大塘岭墓地出土的谷纹璧无疑是一件边缘宽而穿孔小的璧,在璧的正面较为规整地排列了横向19列,斜向22列(图一),共计240个凸起的谷纹。这些谷纹基本按照规律分布于条列之内,除个别因限于璧的缘边或因靠近内孔一侧而会局促地稍微偏移位置,但还是大体可划归于条列之中,在有的谷纹旁边仍旧依稀可见刻画的平行线槽,可见是有规划的排布谷纹的。并且一般处于边缘位置的谷纹相对于璧面正中的谷纹要小(图二),应该是有意缩小体量,以保证单个谷纹的完整性。
    图一 横向和斜向排列分布示意图
    图二 变小的谷纹
    在颜色上,这件大塘岭墓地出土的谷纹璧总体上呈蛋青色,在右下角(按如图摆放位置)有一长条呈绿色丝状的沁(图三),面积不大,随璧的弧形延伸,给谷纹璧带来几分意境。在谷纹璧的右上角(按如图摆放位置)则有黄色点状的沁(图四)。璧的背面颜色与正面颜色一致,但有细微裂隙,并布满土沁(图五)。
    图三 绿色丝状的沁
    图四 黄色点状的沁
    图五 大塘岭墓地出土谷纹璧背面
    关于璧的用途,根据《周礼》的记载,先秦礼仪用玉包括璧、琮、璜、圭、琥、璋六种器物,在湖南的考古发现中,璧是非常重要的礼仪用玉之一,“湖南考古出土的汉代玉器,根据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丧葬用玉和日常用玉。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因为有些玉器具有多种用途,可以互为通用,如玉璧,但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礼仪,故把它归入礼仪用玉类。”③由于玉璧用途的广泛和重要性,在很多墓葬中都可见玉璧的身影,并且即使由于受经济因素制约或其它因素限制,古人也会采用其它的材质来替代玉做成璧。在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除了少量的玉质璧(图六)之外,还有用木头制作的璧(图七)和玳瑁制作的璧(图八),在一号墓朱地彩绘棺的足档(图九)、一号墓漆屏风(图十)以及一号墓T形帛画(图十一)和三号墓T形帛画(图十二)中也都有璧的形象出现。汉代人的思想观念中,人们希望用玉璧引导墓主人的魂魄升入天国。
    图六 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玉璧
    图七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木壁
    图八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玳瑁璧
    图九 朱地彩绘棺的足档
    图十 马王堆一号墓漆屏风
    图十一 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
    图十二 马王堆三号墓T形帛画(局部)
    《周礼》中记载:“公执三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说明西周时期玉璧在各种礼仪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通过玉璧可以区分各种身份等级的不同,“子”比“男”的爵位等级要高,故所执的也是等级更高的“谷璧”。这件大塘岭墓地出土的谷纹璧正是记载中所说“谷璧”的类型。所谓“谷璧”,是指其上装饰有谷纹的璧,“谷纹”是指的璧面上凸起的小半圆,这种纹饰因形似谷粒而得名。另有在谷粒上撇出一个小尾巴的,像谷粒生发出幼芽一般,称之为“芽谷纹”。傅举有引《周礼·春官·典瑞》郑注“谷,善也,其饰若粟文然。”进而解释“粟为五谷之一,故叫‘谷璧’。”④关于“谷纹”的形成和演变,学界也有其它不同的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谷纹应来源于商代晚期呈谷尾窃曲状的羽毛纹,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作萌芽谷粒状清一色排列的标准形态。它的出现与谷粒没有任何关联,谷纹的称谓实则后人望文生义所致。”⑤但是不管是何种说法,在古人将其与农作物相关联的时候,说明在这个相关联的时间点及往后,谷纹就已经蕴含了代表祈求丰收,象征五谷丰登的寓意。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6个节气,同时也是春季的最后的一个节气,俗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暖,地里的农作物需要雨水灌溉,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我国古代将谷雨的三候定为:“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与“谷雨”节气相关的文句:
    《周礼》
    周公旦
    公执三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
    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
    注释:
    ①尹检顺:《托口水电站淹没区2012年度考古发掘》,《2012湖湘文化考古之旅》2012年,第57-63页。
    ②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第456页。
    ③喻燕娇:《湖湘出土玉器研究》,岳麓出版社,2013年,第184页。
    ④傅举有,徐克勤:《湖南出土的战国秦汉玻璃璧》,《上海文博论丛》2010年第6期,第29页。
    ⑤丁哲:《玉器谷纹的初步研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第13页。
    ⑥图片来源:题图和图1-5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图6-12来源于湖南省博物馆官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