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朱军: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创新(2)

http://www.newdu.com 2018-04-30 中国民族报 朱军 参加讨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发展方向,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家民族,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共同体,同时还是一种政治法律共同体。维持政治共同体存续的还需要合法性基础,就是建立在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在利用悠久统一国家的历史文化资源、抗击外敌入侵、实现民族解放独立的爱国主义资源的同时,更注重国家政权建设与民主政治的新时代实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了各民族成员政治认同的共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中华民族构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之下的国家民族构建,体现了鲜明的国家特色与民族特色。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框架之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的权利平等与政治参与,进而构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
    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发展方向。早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在全社会、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方向。讲文化认同,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要增进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坚的短板、重点与难点。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如果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乃至民族关系、地区关系失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各族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可见,我国在推进中华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不仅关注各民族成员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保障,还从本源性内容出发,更加关注关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权利保障。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唯物辩证关系的体现,即把发展视为第一要务,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筑牢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