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從政》箋釋一則

http://www.newdu.com 2018-05-09 武汉大学简帛网 尉侯凱 参加讨论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從政》甲17—甲18云:
    君子先[1]人則啟道(導)之,(後)人則奉相之,是㠯(以)曰,=(君子)難(得)而惕(易)(使)也,亓(其)(使)人,器之。少(小)人先=(先人)[2](敔)之,後人甲17則毀之,是㠯(以)曰,少(小)人惕(易)(得)而難(使)也,亓(其)(使)人,必求備安(焉)。甲18
    “毀”前一字作:
    
    整理者釋為“”。[3]周鳳五先生認為該字從肉從戈、盍聲,讀為“譖”或“讒”。[4]楊澤生先生認為該字從盍聲,讀為“陷”。[5]
    在對該字進行考釋之前,先來看看楚文字中一個舊釋為“”的字:
    (長臺關簡2-019) (仰天湖簡32)
    (包山簡41) (包山簡86)
    (包山簡269) (包山牘1)
    其中,長臺觀簡2-019、仰天湖簡32的辭例皆為“~”,包山簡41用作人名、簡86用作地名,包山簡269、牘1的辭例皆為“~”,徐在國先生據安徽大學藏戰國楚簡《詩經》的材料,將該字改釋為“兕”,分析為從“兕”,加注“厶”聲。“兕”之“”,從胡雅麗先生讀為“觳”,“兕觳”即像兕形的酒器,與《詩·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之“兕觥”類似。“兕”即“兕甲”,用兕牛皮作的鎧甲。[6]
    按釋“兕”可信。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甲骨文的“兕”字下部本來當為身體及四肢的象形,楚簡中卻經常寫成“能”形(如仰天湖簡32、包山簡41、86,這點徐在國先生已經指出),或訛作從肉從攴(如包山簡269),長臺關簡2-019及包山牘1中的“兕”,左下的“肉”形還算比較清楚,但右下的構件幾乎已經訛變到不可辨識的地步。《從政》中的“”,除去上部從“大”的部分,其下部之“”與上揭“兕”字十分相似,不同之處在於“”下部從“肉”從“戈”,而上揭“兕”下部則為“能”,或從“肉”從“攴”等,但古文字中從“攴”與從“戈”之字常可互換,[7]那麼“”下部之“”與包山簡269中的“”當為一字,即釋為“兕”,因此“”應隸定作“”,分析為從大、兕聲,在簡文中似可讀為“折”。“兕”通作“矢”,《老子》“陸行不遇兕虎”,馬王堆帛書甲本“兕”作“矢”,又《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曹惠公伯雉”,《管蔡世家》“雉”作“兕”。而“矢”為古“誓”字,《易·晉》“失得勿恤”,陸德明釋文:“失,孟、馬、鄭、虞、王肅作‘矢’,虞云:‘矢,古誓字。’”《禮記·表記》“信誓旦旦”,陸德明釋文:“誓,本亦作‘矢’。”“誓”從“折”聲,故“”可讀為“折”,訓為毀。《漢書·高帝紀》“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顏師古注:“以簡牘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毀之,棄其所負。”簡文“後人則兕(折)毀之”,謂小人在他人後面就會因嫉妒而毀謗他人。《楚辭·離騷》“惟此黨人之不諒兮,恐嫉妒而折之”,王逸注:“言楚國之人,不尚忠信之行,共嫉妒我正直,必欲折挫而敗毀之也。”可參。
    作為另外一種可能,“”上部所從之“大”也是聲符。上博一《孔子詩論》簡18“折杜”,何琳儀先生讀“折”為“杕”,認為二字皆屬舌音月部,可以相通。[8]既然“折”、“杕”能夠通用,那麼“大”讀為“折”自然也可以成立。如果這個推測不誤,那麼“”就應該是一個雙聲字,這一點頗可注意。
    附帶談談《孔子見季桓子》中的兩個“兕”:
    (簡7) (簡17)
    簡7的辭例為“卒<衣>備(服)(必)[9]中, (容)(貌)[10]不求~於人”,簡17的辭例為“衣備(服)(好)(以上屬簡19)□皆[11]求~於人”。整理者將簡7之“”釋為“”,認為是獸名,而將簡17之“”釋為“異”。[12]何有祖先生將簡7之“”釋為“異”。[13]趙苑夙先生將“”、“”二字皆讀為“盈”。[14]
    按“”、“”皆應釋為“兕”,在簡文中似可讀為“軼”。“兕”與“弟”通,從弟之“豑”從從失之“秩”可通,[15]那麼“兕”讀為“軼”當無問題。軼訓為過,《廣雅·釋詁》:“軼,過也。”《漢書·楊雄傳上》“軼五帝之遐疾兮”,顏師古注:“軼,亦過也。”《後漢書·馬融傳》“軼越三家”,李賢注:“軼,過也。”簡文“求兕(軼)於人”,謂需求超過常人。
    
[1] “君子先”三字,陳劍先生據下文補,見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聯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8日。又《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竹簡拼合與編聯問題小議》,《文物》2003年第5期,第58頁。下“後人”二字同。
    [2] 先=,整理者認為是“先之”合文,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0頁。陳劍先生認為是“先人”合文,見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聯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8日。又《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竹簡拼合與編聯問題小議》,《文物》2003年第5期,第58頁。
    [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第231頁。
    [4]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劄記》,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191—192頁。
    [5] 楊澤生:《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補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2月15日。
    [6] 徐在國:《談楚文字中的“兕”》,《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5期,第10—12頁。
    [7] 參看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2頁。
    [8] 何琳儀:《滬簡詩論選釋》,簡帛研究網2002年1月17日。又《滬簡<詩論>選釋》,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第251頁。
    [9] ,整理者釋為“此”,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206頁。陳劍先生釋為“”,讀為“必”,見陳劍:《<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2008年3月22日。又《<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重編新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2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165頁。
    [10] ,整理者釋為“觀侾”,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第206頁。何有祖先生認為上字從公從見,讀為“容”,下字從人、爻、口、心,讀為“貌”,見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11] 皆,整理者釋為“旨”,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第215頁。何有祖先生釋為“皆”,見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1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第206、215頁。
    [13] 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14] 趙苑夙:《論<孔子見季桓子>之“盈於人”》,簡帛網2008年6月28日。
    [15] 參看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兕與弟”、“豑與秩”條,齊魯書社1989年,第534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5月8日19:5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