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靈先生在2018年第3期《考古》上發表《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一文,公佈了2010年9月在殷墟大司空村東北一座窖穴內出土的一版刻辭牛骨。[1]牛骨公佈之後,引起學界廣泛探討。張惟捷、付強、王寧等先生紛紛撰文對卜辭內容進行解讀。[2]案此版卜骨刻有大段文句,與以往見到的殷墟卜辭不同。卜骨上下殘缺,內容奇詭難讀,諸家的解讀亦差異較大。筆者嘗試對其中出現的“ ![]() 卜骨右起第九行出現“ ![]() ![]() ![]() ![]() ![]() ![]() ![]() ![]() 裘錫圭先生揭示出甲骨文“ ![]() ![]() ![]() ![]() 其遲于之,若。 合集36824 丁丑卜, ![]() ![]() 丁丑卜, ![]() 壬戌卜, ![]() ![]() ![]() 壬戌卜, ![]() 從以上幾版對貞卜辭看,“ ![]() ![]() ![]() □□遲□□于 其 ![]() 貞, ![]() ![]() 丙寅卜, ![]() ![]() 第一版卜辭中“遲”、“ ![]() ![]() ![]() ![]() ![]() 裘先生揭示出此字的字義,可以說在此字的釋讀上邁出了一大步。剩下的問題是,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詞來溝通此字的字形和字義。此字字形作“ ![]() ![]() ![]() ![]() ![]() ![]() ![]() ![]() ![]() ![]() ![]() ![]() ![]() 我們認為,與此字字形和字義比較貼切的字,恰恰是金祥恒和裘錫圭先生反復提及的“疾”字。 首先看此字的字形。此字所從的矢、倒矢、 ![]() ![]() ![]() ![]() ![]() ![]() ![]() ![]() ![]() ![]() ![]() ![]() 通過對“雉”字寫法的分析可以看出,卜辭中矢、倒矢、 ![]() ![]() ![]() ![]() ![]() “ ![]() ![]() ![]() ![]() 再看“疾”字的字義。《說文》:“遲,徐行也。”“速,疾也。”《廣雅·釋詁》:“疾,急也。”與“遲”相對的詞有“速”、“疾”。文獻中“遲”和“速”常對言,《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子若欲戰,則吾退舍,子濟而陳,遲速唯命,不然紓我。”《左傳》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元戎十乘,以先啟行’,遲速唯君。”《荀子·修身》:“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而“遲”和“疾”亦常對言。如《尉繚子·勒卒令》:“其舉有疑而不疑,其往有信而不信,其致有遲疾而不遲疾,是三者,戰之累也。”《呂氏春秋·論威》:“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於知緩徐遲後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決義兵之勝也。”《漢書·天文志》:“行疾,用兵疾吉遲凶。行遲,用兵遲吉疾凶。”“凡君行急則日行疾,君行緩則日行遲。”《論衡·說日篇》:“近岸則行疾,遠岸則行遲。”將“ ![]() 最後結合卜骨內容對“疾”作一點理解。此卜骨上下殘斷,內容又奇詭難讀,尤其是若干細節比較難懂。唯從卜辭整體內容看,此卜辭與軍事有關。[18]卜辭中出現“牧 ![]() ![]() 綜上,我們認為,甲骨文中的“ ![]() ![]() 附記:筆者與付強先生曾就此卜骨反復探討,多獲賜教,謹致謝忱。本文匆忙草就,手頭沒有金祥恒、蔡哲茂先生文章,其他文章亦不及詳查,不知學界是否有人提及本文觀點,如提及,本文權當作廢。 [1] 何毓靈:《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考古》2018年第3期。 [2] 張惟捷:《安陽大司空村新出刻辭胛骨補釋》,中國社科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165.html,2018年5月1日。付強:《安陽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釋文補正》,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69,2018年5月1日。王寧:《大司空村出土牛骨刻辭釋文訂補及討論》,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513.html,2018年5月5日。 [3] 何毓靈:《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考古》2018年第3期。 [4] 張惟捷:《安陽大司空村新出刻辭胛骨補釋》,中國社科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165.html,2018年5月1日。 [5] 付強:《安陽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釋文補正》,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69,2018年5月1日。 [6] 何毓靈:《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考古》2018年第3期。 [7]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1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3頁。 [8] 金祥恒:《釋 ![]() ![]() ![]() ![]() [9]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1卷,第253頁。 [10]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1卷,第251-253頁。 [11]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裘錫圭學術文集》第1卷,第253頁。 [12] 蔡哲茂:《釋殷卜辭的“速”字》,《第五届中國文字學會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学,1994年。筆者未能見到這篇文章,相關觀點轉引自張惟捷先生文章。 [13]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88年,第608-609頁。 [14] 沈培:《卜辭“雉眾”補釋》,《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六輯,第237-256頁。 [15]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84年,第645頁。 [16]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48頁。 [17] 另外筆者曾考慮過將“ ![]() ![]() ![]() [18] 何毓靈:《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考古》2018年第3期。付強:《安陽殷墟大司空村出土牛骨刻辭再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426.html,2018年5月2日。 [19] 卜辭內容大概和王命“牧 ![]() ![]() [20] 何毓靈:《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村出土刻辭牛骨》,《考古》2018年第3期。 [21] 付強:《安陽殷墟大司空村出土牛骨刻辭再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0426.html,2018年5月2日。 [22] 卜辭正面右起第4行有“乞(迄)女(汝)往 ![]() ![]() ![]() [23] 卜骨右起第8行的 ![]() ![]() ![]() ![]()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5月8日21;3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