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绝学关键看后学 2017年10月30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消息,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古老的甲骨文实现了中国记忆到世界记忆的升级,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甲骨文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而对于起草申报文本的宋镇豪来说,在下笔之初,他就相信100%会通过。“我心里特别有底,为什么?作为世界五大古典文字之一,甲骨文是唯一一种流传到今天,还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字,称得上是历史延绵、生命不衰的古老字种,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事实上,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学界期盼已久。2013年7月国家文物局协同国家档案局委托宋镇豪负责起草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所要求的“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与“世界记忆国际名录”四个中英文本。他深感,这是责无旁贷的国家任务,也是学者应尽的历史担当,便即刻投入构思撰写中。 “甲骨文实物的收藏,在中国大陆地区有90多家机构单位。基于藏品单位甲骨文的数量、来源与递藏程序规范与否,档案登记明确可稽,且经专家真伪鉴定,级别划分,具备文物与文献遗产的多重国际级标准,我选择了以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所、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等11家珍藏的约93000片殷墟甲骨文为申报主体。”在申报文本中,他强调了甲骨文遗产的珍稀性和唯一性,以及保护所面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宋镇豪看来,甲骨文发现即将120周年之际,能进入世界记忆名录,是一份厚礼。“申报材料里列的全国11家机构,不论发生什么战争,任何国家不能碰这些藏品,这是世界层面的保护。目前各家博物馆对甲骨文的整理保护都启动了,更加重视和保护甲骨文,这是最大的意义。” “对甲骨文研究来说,120年里,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宋镇豪说,“国家层面的重视前所未有,这既是甲骨学人之幸,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宋镇豪认为,是不是绝学,关键是看有没有后继人才。作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甲骨学殷商史学科的带头人,他一直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强调在重大课题实施中“出精品,出人才”。他倡导多学科交叉,进行复合型研究,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专精,同时对他们的薄弱面予以扶强,奖掖提携后学。 为便于学术成果的刊布交流,在他的努力下,中断了17年之久的学科刊物《甲骨文与殷商史》于2008年复刊,它是海内外唯一一种甲骨学科的专门性学术刊物。同时,在他的倾力呼吁下,甲骨学被社科院列入特殊学科建设计划中,成为重点扶持“绝学”项目之一。 对年近七旬的宋先生来说,正在做的、计划要做的课题,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甲骨文尚未解决的难题很多,我脑子里的题目也很多。甲骨文怎么刻的,有什么规律性,对甲骨文分期断代有什么启示,甲骨文的文学体式是怎样的……课题永远是活生生、开拓性的,这都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少壮拳拳灯色暗,玄鬓岁月渐稀疏。”宋镇豪先生在《商代史》总序中写下的诗句,正是他数十年来执着探索、默默耕耘的写照。岁月催人老,但是他对甲骨文的痴迷却从未衰退。唯愿宋先生在甲骨文与古史研究中继续快乐地“与古人对话”,嘉惠后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