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平卿调研引发的思考
插图:贺少雅博士与平卿村民翻阅祠堂文书
三度进平卿,从观察简单的仪式,到掌握村落文化生态及其背后的生活逻辑,笔者对村落内在的文化构成和运行肌理一步步加深了解,也对民俗调查产生一些思考。众所周知,我国自古就有采风问政传统,统治阶层短暂地一次或者几次不断返回一个地区进行采访,了解当地文化的宏观图景,进行记录或者以资理政。古代很多民俗文献就是这种工作方式的成果。 应该说,作为一种文人情怀式的非学术研究,这种记录便已足矣,但是在当代民俗学科方法建构中仅采用这种研究方式则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从这几次调研中就深刻感受到,尽管每次调研都是尽心尽力,但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观察者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参与观察,获得的都是文化碎片或者表层,没有机会甚或很难深入到文化深层,去把握村庄的运作机制,更难以完整呈现出其文化肌理。 生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若没有长时间的融入和真正的生活参与,的确不敢说看到的和记录下来的就是真实的本地文化。因为我们忽略了太多生活的复调性和个体差异性。而这种多样性和个体性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真实的历史。 所以,我们所曾经习以为常的“文化”应该是什么?仅仅是外化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供我们单拿出来研究的衣食住行、冠婚丧祭吗?我们是否应该扩大文化的概念,至少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生活中间?民俗学的调查需要不断地返回调查地,这是民俗学注重历史变迁和传承的一面,但同时更需要共时的维度,需要做详尽横剖面的调查,需要长时段的深入调查,来了解文化构成的肌理和运行的理路。 所以,在尽可能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民俗学者应该更多地做“长时段持续观察”和“相对短时段深入剖析”相结合的调研,以最大程度地深入地域社会,了解地方社会文化表层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和生命真谛。 作者简介:贺少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博士后。 (原文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1997期(2017年11月23日) - 第04版:副刊) (责任编辑:admin) |